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2019-08-23 11:46  四川师范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1.历史学
  • 2.旅游管理
  • 3.酒店管理

 


学院概况

◆教授19人,副教授22人,二级教授2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5人

◆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计划项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

◆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旅游管理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省级重点学科的重点建设项目:中国近现代史

◆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旅游学概论》

◆省级精品课程:《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国民族民俗学》、《旅游学概论》、《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省级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武则天研究中心、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近现代西南区域政治与社会研究中心、成都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成都历史与成都文献研究中心

 

咨询电话:028-84760823  84760745

学院地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


 

专业设置

◆本科专业

历史学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中国史

世界史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旅游管理科学

课程与教学论

学科教学(历史)教育硕士(ed.m)

 

1.历史学 

创办时间 1952年 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综合项目试点专业

普通本科,国家级特色专业,招生类别:文史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国家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需要,历史学基本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并具备一定实践技能、富有创新精神、身心健康的面向基础教育的复合型师资,以及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教育、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历史文献学、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世界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世界国别史、中国社会史、历史地理、巴蜀文化专题等。

 

就业方向:在党政机关、文化教育、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教育、文秘及科研等工作;在文化产业、地方文史等领域从事开拓性工作;继续攻读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民族学、艺术学、考古等学科的学术型或专业型硕士学位。

学制及学位: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

 

2.旅游管理

创办时间 1997年

普通本科,招生类别: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科研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旅游学概论(双语)、旅游规划与开发、酒店管理概论、旅行社管理、导游学、旅游商务英语等。

 

就业方向:可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营销策划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旅游景区和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可从事旅游类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可从事旅游与休闲行业的管理工作;可自主创业;可攻读管理学相关专业的学术型或专业型硕士学位。

学制及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3.酒店管理

创办时间 2013年

普通本科,招生类别:文理兼收

培养目标:酒店管理是全球十大热门行业之一。近年来,国际人才市场上酒店管理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拥有扎实的现代管理理论和酒店管理专业知识,人文底蕴深厚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毕业后能在高星级酒店、俱乐部、高级餐饮机构等旅游接待服务业单位和教育科研部门、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财务管理、会计学、统计学、酒店管理概论、酒店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品牌建设与管理、酒店商务英语、酒店公关礼仪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高星级酒店、高端物业管理公司、高端餐饮企业、会展企业、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酒店管理、接待服务业管理及教学科研工作;也可以攻读管理学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

学制及学位: 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原标题: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学院概况◆教授19人,副教授22人,二级教授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5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历史学◆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计划项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历史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旅游管理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省级重点学科

2022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6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208各专业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内为拟接收推免生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将视考生报考及考试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如推免生录取人数未达预计人数,且该专业统一考试上线生源充足,未完成人数用于对应专业统一考试。未备注“可招收少干”的专业不接受少民骨干计划考生报考。电话

2023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6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59电话:028-85996612办公/通讯地址:江安校区文科楼2区526室学院备注:报考条件请参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考古文博学院)202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3年我院计划招收博士研究生59人,实际招生人数待国家下达2023年招生计划后结

2021年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导师姓名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备注106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205各专业招生人数为预计招生人数,“()”内为拟接收推免生人数,实际录取人数将视考生报考及考试情况进行适度调整。如推免生录取人数未达预计人数,且该专业普通招考上线生源充足,未完数用于对应专业普通招考。联系方式:网址:http://historytourism.scu.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招生专业介绍

专业介绍1.旅游管理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合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高星级酒店等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主干课程: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规划和开发、

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安排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安排请考生在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第二行政办公区二楼)报到之后,再持《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学生证、护照、军官证)及毕业证书(应届生除外)、指纹验证单、大学期间成绩单、政审表(研究生院网站下载)、已发表的科研成果等,于3月30日(周五)上午08:00—12:00先到二办211研招办报到,然后到历史文化

2021年四川大学推荐免试(硕士/直博生)招生专业目录-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

学科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及研究方向导师姓名预招推免人数备注106历史文化学院(旅游学院)硕士:80直博:10联系方式:网址:http://historytourism..cn/电话:028-办公/通讯地址:望江校区文科楼407室030401民族学2科学学位01(硕士)当代西藏发展研究徐君嘎尔让02(硕士)文化人类学徐君陈波李锦03(硕士)西南民族

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学院概况◆教职工89名(其中欧洲设计学院外教10名);◆教授6人、副教授12人,博士3人;◆第三届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设计领域分专业委员会委员1人;◆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专家1人;◆双师型教师15人;◆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理事1人;◆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1人;◆中国服装设计师协

四川师范大学体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学院概况◆教授17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含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34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3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

四川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

学院概况◆教授17人,副教授34人◆具有博士(含在读博士)学位的教师34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40名◆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3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