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报名方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1)网上报名考生于2012年6月25日—7月10日登陆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并缴纳报名费。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请各位考生务必通过网上电子支付的方式完成报名费的缴纳。(2)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间为2012年7月13至16日,在规定的现场报名时间内,网上报名成功的报考者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应携带相关材
1.2012年工程硕士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第一阶段,所有考生参加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以下简称“GCT”)。该阶段主要测试考生的综合素质。考生只可选择1个培养单位报考。第二阶段,根据我校对“GCT”成绩的要求,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联考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在规定时间地点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综合考试。八、录取我校根据考生的“GCT”和专业综合考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道德品行表现择优录取。九、培养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人事关系及户口等仍在原单位,学习年限
(2)现场确认现场确认时间为2012年7月13至16日,在规定的现场报名时间内,网上报名成功的报考者到指定现场报名点照相、确认报名信息。考生应携带相关材料以证明其符合报考条件,由现场确认点工作人员审验,同时现场打印资格审查表并由考生本人签字确认。报名信息一经签字确认,一律不得更改。考生于10月17日后可在学位网下载准考证。
九、培养在职人员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人事关系及户口等仍在原单位,学习年限3~5年,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其中在校本部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半年。学习的课程依据培养方案设置,并充分考虑推荐单位的需要。课程学习采用面授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北京理工大学将安排教师到办学点进行面授。课程学习一般在两年内完成。学位论文(设计)结合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进行。为保证培养质量,北京理工大学将在学位论文(设计)开题后,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不合格者,中断培养。中断培养且课程考试合格者,学校可颁发研究生课程学习结业证书。
十一、其他1.我校2012年只招收英语语种的考生。2.考生报考前应先根据报考条件进行资格自审,符合报考资格者进行网上报名。凡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考生我校不予录取。3.我校录取具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录取总人数的10%。4.考生可根据考试大纲自学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参加社会举办的考前辅导班学习。5.报考教育部下达招生规模内硕士生的考生,不能转录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下达录取限额内的在职攻读工程硕士生。
五、报名1.单位推荐及报考集体报考我校工程硕士的考生,报考前所在单位须与我校签订工程硕士培养协议书。以个人身份报考我校工程硕士的考生,报考前须联系所报考工程领域的招生学院,确定能否以个人身份报考该领域。2.报名方法报名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的方式。(1)网上报名考生于2012年6月25日—7月10日登陆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并缴纳报名费。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请各
(1)网上报名考生于2012年6月25日—7月10日登陆全国统一报名网站“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按照要求填写、提交报名信息和上传本人电子照片并缴纳报名费。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2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请各位考生务必通过网上电子支付的方式完成报名费的缴纳。
三、招生名额项目管理领域招生规模为200人,其余工程领域招生规模不限。
二、招生的工程领域材料工程,动力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控制工程,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兵器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航天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项目管理,物流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安全工程,工业设计工程,生物工程。
八、录取我校根据考生的“GCT”和专业综合考试成绩并结合其平时道德品行表现择优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