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报考条件2010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一般应有学位证书)的在职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和其他中等学校的文化基础课专任教师或管理人员,以及省、市、区、县教育研究部门或政府机关教育系统中有相当于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职务的教研员或管理人员。

2.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国语(英语)、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专业考试,共计4门。

2.网上报名考生在2013年6月20日―7月10日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以下简称“学位网”,http://www.http://gs..cn/mhtml:http:/gs..cn/upload/.mht!x-usc:http:/www./),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本人近期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考生网上报名成功后,打印报名系统生成的《2013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报名登记表》,认真核对本人报考信息,如有信息填写错误,考生应

(四)工程硕士1.报考条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可以报考:(1)2010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学士学位。(2)2009年7月31日前获得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报考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的考生可不受年限的限制,入学前未达到上述年限要求而被录取为工程硕士的,须修完研究生课程并从事工程实践两年以上,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设计)后,方可进行硕士学位论文(设计)答辩。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我校录取工程硕士总人数的10%。2.考试科目硕士学

八、学位授予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且成绩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可授予硕士学位。修满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且成绩合格,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由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进行审核,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可授予硕士学位。

六、培养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按照学校制定的相关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或500学时。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按照学校制定的相关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或500学时。

六、培养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并按照学校制定的相关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并按照学校制定的相关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

3.考试方式第一阶段,外国语(英语)、教育学和心理学综合全国联考。第二阶段,联考成绩达到我校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参加由我校自行组织的政治理论、专业考试。

四、报名方式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报名程序如下: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报名程序如下:1.资格自审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符合报考条件。如不满足相关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即使报名参加了考试,学校不予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负。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的考生,在学校资格审查时须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所有报考者须满足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在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前,必须认真阅读所报考学位类别应具备的条件,确定自己符合报考条件。如不满足相关条

七、培养方式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并按照学校制定的相关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并按照学校制定的相关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