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考试安排入学考试(初试地点由所选报名点指定,关注所选报名点通知)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2、初试日期和时间2014年1月4日(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上通知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3、初试科目(初试方式均为笔试)①英语二(代码:204)总分100分②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代码:199)总分200分,包
三、招生与考试(一)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11年8月前毕业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大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2009年8月前毕业即可),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二)报名方法: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1、网上报名: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以下简称“研招网”),按要求操作。2、现场确认:11月
(四)考试大纲及命题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
(四)考试大纲及命题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统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或教育部指定相关机构组织编制。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三)考试安排入学考试(初试地点由所选报名点指定,关注所选报名点通知)2013年12月25日-2014年1月6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我校不再给考生寄发《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和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2、初试日期和时间2014年1月4日(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上通知为准)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3、初试科目(初试方式均为笔试)①英语二(代码:204)总分100分②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代码:199)总分200分,包
三、招生与考试(一)报考条件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或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2011年8月前毕业即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大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或5年以上工作经验(2009年8月前毕业即可),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二)报名方法: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1、网上报名: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以下简称“研招网”),按要求操作。2、现场确认:11月
(五)考试大纲及命题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工作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
4、考试大纲及命题英语二为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为全国联考科目。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
4、考试大纲及命题英语二为硕士研究生招生全国统考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为全国联考科目。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的命题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组织;全国统考和联考科目考试大纲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