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其他本简章由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负责解释。

1.初试(全国联考)考试科目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以下简称“GCT”),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限英语)。2015年全国联考GCT考试成绩一年有效。考试时间为2015年10月25日8:30—11:30,考试地点请见准考证(参加第二阶段考试时需核查准考证,请务必妥善保存)。

六、录取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成绩择优录取。录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但未获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不超过我校当年录取总数的10%。各类别均不进行跨学位类别或跨专业领域的调剂录取。2016年初公布录取结果并发放录取通知书。

一、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或在学校从事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教学的教师;3.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学历,一般应获得学士学位;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十一、违纪处罚对考生考试作弊及其他违反考试纪律的行为,我校将通知其所在单位,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严肃处理。

五、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两段。第一阶段为全国联考,所考科目的命题及阅卷工作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统一组织;第二阶段由北京大学负责组织。1.初试(全国联考)考试科目为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英文名称为GraduateCandidateTest,以下简称“GCT”),GCT命题依据《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指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外语运用能力测试(限英语)。2015年全国联考GCT考试成绩一年有效。考试时间为2015年10月25日8:30—11:30

八、培养与管理1.工程硕士生的培养管理统一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组织,并按照北京大学制定的工程硕士培养方案进行培养。2.录取的学生须遵守学校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学习时间。3.学习成绩合格者方能取得相应课程的学分,学习年限为2-4年。

三、报名方式、时间、地点采用网上报名与现场确认相结合的方式。考生于6月23日—7月11日访问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网址:http://www.),登录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信息平台,考生登录入口:http://www./zzlk),按信息平台说明和要求注册、上传电子照片、完成网上报名,网上缴纳报名考试费,生成并打印《2015年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报名登记表》。考生于7月12日—15日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港澳台身份证件、华侨身份证或外籍护照)、满足报考条件的高

十三、招生咨询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招生办公室电话:(010)62767168,62767180,62767181地址:北京大学理科一号楼1723室电子邮件:zhaosheng@ss..cn学院网址:www.ss..cn邮编:100871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10)62751354监督电话:(010)62756913地址:北京大学新太阳学生中心502房间邮政编码:100871

(1)专业基础考试科目设置如下:考试科目参考书目作者出版社①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王立福等北京大学出版社《实用软件工程》第二版郑人杰清华大学出版社②数据结构《数据结构》许卓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③数据库《数据库系统概论》2000年版萨师煊、王珊等高等教育出版社④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微型计算机基本原理与应用(第二版)》王克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⑤电子线路模拟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清华大学电子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华光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