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说明1、经调剂后,仍无合格生源的导师,其博士招生指标由学校收回,统筹二次名额分配。2、调剂录取的面试,按《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综合考核办法》要求执行。 附件一:调剂申请表.doc 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 2018年3月27日2018年博士调剂申请表(空).doc
一、招生计划东北林业大学根据2015年实际招收195名博士研究生(含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14人)制定201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终招生名额以教育部下达计划数为准,学校将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调整。教育部2016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已下达,我校为13人,我校各学科均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学生。
9、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各专业附加要求:(1)082902木材科学与技术: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为,①木质复合材料化学②木材物理学与检测技术(2)082903林产化学加工工程: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为,①纸浆造纸工程②树木提取物化学(3)0829Z1★生物材料工程: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为,①聚合物流变学②高分子材料研究方法(4)0829Z5★生物质复合材料: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为,①复合材料界面②生物质材料分析方法
二、工作流程1、所有博士外语初试过线的公开招考考生,均参加报考的一志愿专业复试。2、复试后,各单位按《东北林业大学2018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综合考核办法》核算成绩,并按总成绩排序,将复试成绩报研招办。3、按择优录取的原则,未能被一志愿拟录取的合格考生可申请调剂录取。4、拟调剂考生填写《调剂申请表》,经原报考导师、拟调入导师、拟调入学科、拟调入单位审批后,报研究生院审批。5、调剂申请审核通过的考生,由拟调入学科组织第二轮面试(同一二级学科内调剂,不需要再组织面试)。拟接收调剂生的学科将考生面试结果,报本单位汇总后,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6、研究生院对全
三、工作要求 1、申请调剂录取的考生应为已参加我校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开招考)的考生,初试成绩达到我校划定的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复试合格但未被一志愿导师拟录取的考生; 2、申请调剂复试的考生须为报考普通计划的考生,专项计划不得调剂; 3、申请调剂复试的考生一志愿报考专业和申请调剂复试专业须为同一一级学科内的相同或相近专业,且报考导师与拟接收导师研究方向应相同或相近; 4、申请调剂复试的考生原则上仅可申请一个专业。
二、培养机制改革根据国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有关意见,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现阶段分别按照每生每学年8000元确定。研究生奖助办法参照教育部、财政部以及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相关文件执行。此外各学院、学科将根据学生具体科研工作情况发放数额不等的生活补助。
二、培养机制改革、学习年限、毕业及学位授予根据国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有关意见,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2-3年,现阶段按照每生每学年8000元确定;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现阶段按照每生每学年7000元确定。研究生奖助办法参照教育部、财政部以及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相关文件执行。此外各学院(室)、学科将根据学生具体科研工作情况对全日制研究生发放数额不等的生活补助。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毕业时,我校根据其学习年限、学业成绩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发给相应的、注明
二、培养机制改革根据国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有关意见,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现阶段分别按照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10000元确定。研究生奖助办法参照教育部、财政部以及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相关文件执行。
二、培养机制改革根据国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有关意见,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现阶段分别按照每生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10000元确定。研究生奖助办法参照教育部、财政部以及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相关文件执行。
二、培养机制改革1、根据国家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有关意见,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高等学校向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其中博士研究生的学费标准,现阶段按照每生每学年10000元收取。研究生奖助办法参照教育部、财政部、黑龙江省以及东北林业大学相关文件执行。2、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的精神以及《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结合东北林业大学实际情况及博士生培养规律,为进一步提高博士生的招生质量,科学地发挥和规范导师在博士生招生中的作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选拔优秀博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