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确定复试名单我校于2015年1月15日前根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资格审查结果和特岗教师的年度考核情况、本科期间学习成绩,按不低于3:1的比例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并在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示。取得复试资格的特岗教师通过报名系统打印《2014年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以下简称《资格审查表》),签字确认后交任教学校,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参加复试时将《资格审查表》原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大学本科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本科期间学习成绩单复印件、近3年年度考核表复印件交我校研招办审核。凡不符合

二、组织管理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指导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复试录取工作,确定各学院招生规模,分配招生指标,审定拟录取名单,并负责监督、指导、巡查各学院复试工作情况。研究生处具体实施,组织和协调复试录取工作。2.各招生学院要加强对复试工作的领导,成立以院长或主管研究生的副院长为组长的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复试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的复试录取工作。

六、复试录取的监督1.由学校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我校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复试录取各个环节,保证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2.各招生学院的复试领导小组要对复试工作及结果负责。考生如对复试结果提出质疑,各招生学院复试领导小组应负责解释。3.严肃招生纪律和责任追究制度。所有参与复试录取工作的人员都要认真负责,严格保密,切实维护复试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对徇私舞弊的工作人员要追究责任。4.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复试名单、复试录取办法、复试成绩和拟录取名单等信息及时公布,接受舆论和社会监督。5.实行回避制度。本年度有亲属参加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复试录取的教师和

三、复试工作安排2016年1月22日,复试考生持复试通知要求携带材料到研究生处报到进行资格审查,审查合格后缴纳复试费并领取准考证和复试情况记录表。然后到报考学院办理报到手续,了解具体复试安排。1月23日全天,到报考学院参加专业课笔试和综合素质面试(具体见学院安排)。1月25日,考生登陆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看拟录取名单。

四、复试方式和内容1.专业基础课笔试:闭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2小时。主要考察考生对本专业(领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2.综合素质面试:面试形式与内容由各招生学院确定,要求的总原则是加强对考生的教育基础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等方面的考察。各学院应根据学科特点,认真研究面试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事先制定考核的要求及评分规则等。具体要求:①每生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②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不少于3人;③复试小组成员分别按满分100分给出评分,平均分即为考生的面试成绩。④复试小组必须对每位考生面试情况作详细记录,并在复试结束后与复试成绩单一同

一、指导思想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和科学选拔的原则。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确保质量,宁缺毋滥。

七、本办法解释权归研究生处。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处2016年1月20日

(三)确定复试名单我校于2016年1月15日前根据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资格审查结果和特岗教师的年度考核情况、本科期间学习成绩,按不低于3:1的比例择优确定复试名单并在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www..cn/Site/yjszs/html/)公示。取得复试资格的特岗教师通过报名系统打印《2015年特岗教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资格审查表》(以下简称《资格审查表》),签字确认后交任教学校,核准表中内容、填写推荐意见,并在电子照片上加盖公章。参加复试时将《资格审查表》原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大学本科学历和学位证书原件和

五、录取方法1.复试总成绩由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两部分构成,每部分均以百分计。计算方法为:复试总成绩=笔试成绩×50%+面试成绩×50%。2.各专业按考生复试总成绩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等条件下,获得县级及以上荣誉称号者优先录取。3.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不及格者(60分以下)不予录取。4.各招生学院应按学校统一要求将考生的复试结果等资料及时报研究生处。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批准后,由研究生处负责统一公布拟录取名单并通知考生办理相关手续。备注:(1)未参加复试的考生不予录取;(2)提供虚假信息者,一经查出,无论何时发现一律取消录取资格。

(四)复试录取复试时间约为2016年1月,复试具体要求、录取办法和工作安排届时会在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复试内容:专业笔试、综合能力面试,复试中将加强对考生的教育基础知识、教育教学技能、综合素质和培养潜力等方面的考察,择优录取。复试专业课考试科目名称及参考书目如下:招生学院及电话招生领域名称复试专业课参考书目教育学院0561-3801014教育管理教育学《当代教育学》袁振国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文学院0561-3802303学科教学(语文)现代汉语《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高教出版社(第3版)。数学科学学院0561-3802117学科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