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申请。获得推荐资格的校内外学生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进行报名。
2.学院审核。各学院对报考本学院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核,并通知符合条件考生参加复试。
3.组织复试。复试形式(笔试、面试等)由各学院确定,但对同一专业、领域拟接收的免试生(含本校及外校)必须采用同样的复试形式、同样的评分标准。各学院、各学位点应严格复试、宁缺毋滥,复试不合格者不得录取。
复试时请携带以下材料:个人陈述、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获奖证书、外语等级考试证书及其他业绩证明材料。
4.排序录取。各学院将复试合格考生按复试成绩排序后报研究生院审核。经研究生院审核,报校推免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
5.签署协议。被录取考生应与学院签订协议。获得推免资格后不得因就业、参军、考公务员、出国、报考他校硕士研究生等理由放弃推免资格。
被接收的推荐免试生,第四学年的政治表现和学业成绩不符合推荐条件者,取消推荐免试生资格。
2022年2月7日-21日登陆“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或“体教联盟APP-体育招生”中的“运动员保送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进行报名。
办学地点:南昌市紫阳大道99号江西师范大学瑶湖校区(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训练专业)
南昌市北京西路437号江西师范大学青山湖校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江西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联系人:杨老师电话:0791-88120151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791-88172665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始创于1936年的国立江西体育师范专科学校,历经国立南昌大学体育专修科、江西体育学院、江西师范学院体育系和江西师范大学体育系等历史沿革,是国内办学历史较早、办学规模较办学条件较好的体育学院(系)。1953年,国家专业、系科调整,我校体育学科整建制筹建了中南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前身)。
学院是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现设有体育教育(省级品牌专业)、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四个系和大学体育教研部,拥有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青少年健美操培训中心、江西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师资培训基地、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与省级教学科研平台。学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500余人,生近200人。学院是全省唯一拥有体育学博士一级学科和体育学科教育硕士、体育硕士授予权的单位,涵盖学术型、应用型、全日制、在职等四个方面,现有在校各类硕士研究生2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较雄厚,教学科研成果较显著。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专任教师10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7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20%以上,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占40%以上。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公开主编出版论著和教材30余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及省级期刊共发表论文380余篇。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规划课题一项。另外,承担国家体育总局各类课题20余项,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80余项,有近百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研三等奖。2016年,我校体育学科A类期刊论文数(2012-2015)排名荣居全国地方师范大学第2名。
学院教学设施充足,能满足教学需求。共有10场(长胜馆田径场、瑶湖体育场、网球场、篮球场、室内田径训练场、足球场、排球场等)、5馆(长胜馆、瑶湖体育馆、风雨球馆、体育大楼场馆、防卫馆)、2池(二个游泳池)以及力量训练房、健康路径等。两个校区体育教学、训练、锻炼用地总面积137471平方米,其中室内总面积133188平方米。
在办学过程中,学院始终以培养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为宗旨,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并在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近几年先后涌现出了杨文军、金紫薇、吴优、高玉兰、李荣祥、欧阳鲲鹏、劳义、倪振华、敖金平、寿旻超等50多位世界冠军、亚洲冠军和全国冠军,以及吴海燕等现役国家队队员,并且一直以巨大优势占据省运会比赛高校组第办学以来,学院已面向全国输送万名毕业生,成为江西省竞技体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实践及科学研究中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4.如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真实,一经发现即取消申请人免试资格;
申请者须提供的材料:1.江西师范大学2014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2.本人陈述;3.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并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密封后在封口骑缝处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4.在学期间曾从事过课外科技活动,获奖或表现突出(附获奖证书复印件),须由学校教务处书面证明;5.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证书复印件与学校教务处出具的CET4成绩证明或六级证书复印件;6.所在学校教务处或研究生招生办公
一、申请条件: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表现,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身心健康;2.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高校2018届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并取得所在学校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3.毕业时能获得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
二、申请材料:1.江西师范大学2019年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pdf;2.本人陈述;3.历年在校学习成绩单(须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4.在学期间曾从事过课外科技活动,获奖或表现突出(附获奖证书复印件);5.二级甲等(含以上)医院体格检查表6.我校相关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注:本校本学院考生可不提供以上材料。
一、申请条件: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表现,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身心健康;2.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高校2019届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并取得所在学校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3.毕业时能获得本科毕业证及学士学位证。
申请条件: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政治表现,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身心健康;2.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高校2014届普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并取得所在学校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
三、申请办法1.学生申请。获得推荐资格的校内外学生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进行报名。2.学院审核。各推免接收学院对报考本学院的推免生进行资格审核,并通知符合条件推免生参加复试。3.组织复试。复试形式(笔试、面试等)由各学院确定,但对同一专业、领域拟接收的推免生(含本校及外校)必须采用同样的复试形式、同样的评分标准。复试不合格者不得录取。4.排序录取。各学院将复试合格推免生按复试成绩排序后报研究生院审核。经研究生院审核,报校推免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5.签署协议。被录取推免生应与学院签订协议
三、申请办法1.学生申请。获得推荐资格的校内外学生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进行报名。2.学院审核。各推免接收学院对报考本学院的推免生进行资格审核,并通知符合条件推免生参加复试。3.组织复试。复试形式(笔试、面试等)由各学院确定,但对同一专业、领域拟接收的推免生(含本校及外校)必须采用同样的复试形式、同样的评分标准。复试不合格者不得录取。4.排序录取。各学院将复试合格推免生按复试成绩排序后报研究生院审核。经研究生院审核,报校推免领导小组审议通过后予以公示(公示期7天)。5.签署协议。被录取推免生应与学院签订协议
申请办法1.申请人请到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网主页(http://graduate..cn/)查阅研究生招生说明及专业目录,下载有关表格(1、申请表2、个人陈述表3、推免资格证明等)。并于2013年9月25日以前将填好的全部申请材料(统一用A4纸打印两份)寄(或送)至我校硕士点所在学院,过期不再受理申请;2.学院对申请人材料审查后,报研究生院审批。研招办将于2013年9月28日
申请办法1.学生申请。获得推荐资格的校内外学生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进行报名。2.学院审核。各学院对报考本学院的考生进行资格审核,并通知符合条件考生参加复试。3.组织复试。复试形式(笔试、面试等)由各学院确定,但对同一专业、领域拟接收的免试生(含本校及外校)必须采用同样的复试形式、同样的评分标准。各学院、各学位点应严格复试、宁缺毋滥,复试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