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免试生必须与我校各学院招生老师保持密切联系,按照各学院接收推免生的规定提供材料、并确认待录取。各学院招生老师联系方式物质学院:俞老师,021-20685060,021-54200204student.spst@.cn生命学院:章老师,021-20685087,021-54205336student.slst@.cn生命学院:马老师,021-20685080,021-54201291student.sist@.cn
六、联系方式(一)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上海市邯郸路220号,邮编:200433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网:http://www.gsao..cn电话:(021)65643991传真:(021)65644159E-mail:gs_admission@.cn(二)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生办公室上海市北京西路1320号,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招办邮编:200040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www..cn/研究生教育->招生信息电话:021-62893799传真:021-62893799
(四)联系方式: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管理办公室。邮寄地址:上海市民生路1208号705室(请在信封上注明“应聘博士后”),邮编:200135。联系人:杨柳电话:021-38620625传真:021-68546619E-mail:yangliu@申请期间,请用电话联系咨询,请勿自行求访。
一、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联系方式单位代码:83285联系人:王炼联系电话:021-24180259通信地址:上海市元江路3888号院部大楼626室研究生部邮政编码:201109联系邮箱:ht8yrs@.cn
1.推荐免试生必须与我校各学院招生老师保持密切联系,按照各学院接收推免生的规定提供材料、并确认待录取。各学院招生老师联系方式物质学院:姜老师,021-20685060student.spst@.cn生命学院:章老师,021-20685087student.slst@.cn信息学院:马老师,021-20685079student.sist@.cn
四、其他注意事项 (一)在基地工作的博士后人员的人事档案、户口、政治审查、组织关系、子女入学等由所在博士后流动站负责。上海研究院不接收博士后及其配偶和子女的户口和人事档案关系; (二)上海研究院将定期对基地工作的博士后工作人员在基地期间的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价,并有权根据考核成绩决定留用与否。凡做退出基地工作处理的博士后,须退还已使用的日常经费,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经济赔偿; (三)在基地工作的博士后住房,由上海研究院统一安排和管理。博士后须按时交纳公寓租金。租住期间博士后不得将公寓转租或借给他人使用;如有转租或借给他人使用者,一经发现,立即收回。工
一、博士后招收方向 1.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研究 2.科技创新中心体制机制研究 3.经济社会数据调查研究 4.现代金融研究 5.自由贸易区研究 6.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7.城乡一体化和社会治理创新研究 8.上广中产阶层生成机制研究 9.智慧城市综合研究 10.上海共性技术研发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11.开发性金融的“一路一带”战略研究 12.服务业和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贸易收益研究 13.跨境电商物流的政府监管问题研究 14.长三角产业发展与就业人口结构问题研究 15.上海土地制度改革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 16.全球科创中心建
二、申请程序 (一)有意来基地工作的申请人需向上海研究院科研处提交书面申请、在基地工作期间的博士后项目选题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二)上海研究院将与合作单位组织专家组,采用面试、答辩等形式对提出申请的博士后申请人进行考核,给出评审意见。 注:基地接收评审博士后申请的时间为每年的7月、10月、12月和其他合适的时间。
三、相关申请材料 (一)上海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工作申请表、上海研究院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考核意见表、博士后研究人员工作协议书、有效证件(如身份证、护照或军官证)、上海研究院研究项目立项表; (二)其他可证明本人研究水平的材料; (三)博士后进入基地前,上海研究院、合作导师及博士后本人三方须签订“上海研究院博士后协议书”,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以及工作目标、课题要求、在站工作期限、知识产权成果归属、违约处罚等; (四)博士后进入基地时,须与其合作导师商议制订“上海研究院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工作计划书”,内容包括在基地期间的工作计划、研究项目的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陈涛 邮箱:chengt1986@电话:021-56331271 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北大楼318室邮编:200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