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复试复试时间预计在3月中下旬复试方式具体复试细则请关注本院网站发布的复试通知进入复试后申请人须提交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以及外语水平证明原件等材料并按照院系要求进行核查持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者还须同时提交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原件供核查如院系对学历学位证书或外语水平证明等材料有疑问时申请人须按照院系要求提交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申请人应当在本院公布的考试时间和地点参加复试未能按照规定参加考试的视为弃权答案来源于2022年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说明

四、选拔方式1.新闻与传播学院收到考生的报名材料之后进行形式审查,对材料齐全且符合要求者视为报名合格的考生。2.初审在招生当年1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从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研究潜力等方面进行初审。根据审核结果和当年招生计划,原则上按照3:1的比例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根据生源情况可适当增减;3月初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站公布具体复试名单、时间等详细信息。3.复试a)复试方式是笔试+面试,笔试科目:新闻传播学综合知识;b)若复试包含笔试的,由二级学科导师组导师自行出题、评分;c)面试由五位(含)以上博士生导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

一、报名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2.考生的学位必须符合下述条件之一:1)己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3)获得学士学位后,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领域己工作6年或6年以上(从获得学位到录取为博士生当年的9月1日)的人员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3.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须己在报考学科、专业或相近研究领域的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2篇以上学术论文(独著或第一作者),或己获得省、部级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排名前三名);4.健康状况符合北京大学研究生入学体检标准。

2.初审在招生当年1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材料,从外语水平、专业基础、研究潜力等方面进行初审。根据审核结果和当年招生计划,原则上按照3:1的比例择优确定进入考核的候选人,根据生源情况可适当增减;3月初在新闻与传播学院网站公布具体复试名单、时间等详细信息。

三、报名申请1.采取网上申报,请在规定的报名时间登陆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网(网址:http://admission..cn/bm)进行网上报名,并打印《报名表》。具体时间及程序10月中旬可在北大研究生院主页查询。2.网报成功后,申请者向我院研究生教务办公室寄(送)达以下申请资料:1)通过网上报名系统打印的《报名登记表》,在《登记表》封页空白处明确填写申请的专业、方向、导师;2)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的证明信,在录取后须补交学历学位证明文件,经确认后方可报到注册);3)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

七、其它事项1.学习年限、毕业就业、学费、奖助学金、学生住宿按我校招生简章的规定执行;2.有关招生指导教师的情况可参阅我院网站的2016年博导简介;3.如发现申请人提交虚假材料、作弊及其它违纪行为,将根据学校规定严肃处理。包括取消录取资格及学籍等;4.各个环节的具体时间等要求请及时关注研究生院和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网上通知,恕不另行通知;5.本说明由新闻与传播学院负责解释。

五、录取1.笔试、面试成绩在60分以上的考生视为合格者;2.各二级学科导师组在考试成绩合格的考生中按照学科和导师的计划招生人数由高分到低分录取;3.如果某位导师没有录取任何考生、或者其录取的人数低于计划招生人数,该导师的招生名额可以转给本专业其他导师或其他专业。

六、监督机制学院将建立以主管研究生副院长和学院领导、学院党委纪检委员为主组成的学院招生委员会、专业导师组成的专业审核组二级审核制度,确保选拔的公平、公正、公开。

八、招生咨询我院招生信息请查询网页:www.sjc..cn招生咨询热线(010)62758122。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年7月

3.复试a)复试方式是笔试+面试,笔试科目:新闻传播学综合知识;b)若复试包含笔试的,由二级学科导师组导师自行出题、评分;c)面试由五位(含)以上博士生导师或具有相当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每位老师均对考生打分,考生的面试终成绩按平均分计算;d)考生的笔试、面试成绩按百分制打分,各二级学科导师组根据不同的考试方式,计算考生的终考试总成绩,考试总成绩中各部分所占比重详见“复试规则”(将于复试前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