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转档和就业派遣在已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中,“转档”硕士研究生其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均可在入学前转入学校,入学后不再予以办理“转档”手续。“不转档”硕士研究生其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均不转入学校,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学校不负责就业派遣。若在学期间,发生原单位撤销、合并等情况,由学生自谋职业。“不转档”硕士研究生不参加学校奖学金的申请和评定,医疗自理。“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均为定向培养研究生。非在职考生其人事档案应转入,在职考生其人事档案应由定向单位负责管理。
六、转档与就业派遣已被录取的“转档”硕士研究生,应在入学前将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转入学校,入学后学校不再办理“转档”手续。“不转档”硕士研究生,档案、户口和人事关系不转入学校,不参加学校奖学金的评定,学校不安排住宿、公费医疗和就业派遣。“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研究生均为全日制定向培养研究生。非在职研究生的人事档案应转入学校,在职研究生的人事档案应由定向单位负责管理。
(五)录取1、学院本着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精神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硕士研究生招生的复试及录取工作。2、考生总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即初试成绩、复试成绩、外语听力成绩。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复试成绩及格者我校将根据考生的总成绩择优录取。3、未被我校拟录取的硕士考生,若自愿调剂到北京大学以外其他研究生招生单位,应达到《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并按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办理调剂。4、对于录取的硕士研究生,我院在新生报到当日核查其学历、学位证书原件,无学历证书者不予报到注册。
一招生专业2022年招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二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1学习方式为全日制2学习年限为2年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多不超过5年答案来源于2022年北京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三)考试1、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2、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规定统一进行,初试科目如下: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③文博综合注:其中考试科目③文博综合分为田野考古技术(含科技考古)、文化遗产展示(侧重于展览策划与推广、遗址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侧重于文物的化学保护与修复)及文物建筑(侧重于地面文物的维修与保护规划的制定)四组,每组总分均为300分,考生任选其中一组作答,不可跨组答题。若考生作答超过一组,根据答题顺序按前一组计分。3、初试方式为笔试。
6汉语考试成绩单复印件要求汉语水平考试汉办6级210分以上书写作文不低于65分7护照复印件护照必须是入学后三个月内仍然有效的普通护照8个人研究成果已发表的学术文章目录及摘要其他原创性研究成果如有请提供以上材料除推荐信外须提交一份原件一份复印件按规定申请时间邮寄或送达留学生办公室如邮寄申请材料建议使用邮寄请在信封上注明研究生申请材料申请材料不予退还答案来源于2022年北京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招生专业2018年招收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MCHM)。二、学习方式和学习年限1、学习方式为全日制。2、学习年限为2年。学习年限可适当延长,但多不超过5年。
4.报考我校的考生均须在教育部规定的时间内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工作、学习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名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有关报名的具体要求见北大研招网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的《北京大学(10001)2019年硕士研究生报名公告》。
(三)入学考试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如下: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③文博综合注:其中考试科目③文博综合分为田野考古技术(含科技考古)、文化遗产展示(侧重于展览策划与推广、遗址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侧重于文物的化学保护与修复)及文物建筑(侧重于地面文物的维修与保护规划的制定)四组,每组总分均为300分,考生任选其中一组作答,不可跨组答题。若考生作答超过一组,根据答题顺序按前一组计分。
(三)招生考试1、招生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2、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规定统一进行,初试科目如下: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③文博综合注:其中考试科目③文博综合分为田野考古技术(含科技考古)、文化遗产展示(侧重于展览策划与推广、遗址展示)、文化遗产保护(侧重于文物的化学保护与修复)及文物建筑(侧重于地面文物的维修与保护规划的制定)四组,每组总分均为300分,考生任选其中一组作答,不可跨组答题。若考生作答超过一组,根据答题顺序按前一组计分。3、初试方式为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