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2019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院系(预计招生人数)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二级学科/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学术型2人)戏剧与影视学电影学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2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④中外电影历史与理论文学系(专业学位10人)艺术硕士电影电影创意与策划4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
院系(预计招生人数)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二级学科/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对于考生报考条件(提交作品内容及形式)等方面有无特殊要求,必须详细、具体。(进入复试后,由院系进行审核)文学系(专业学位10人)艺术硕士电影电影创意与策划3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材料分析与写作 电影剧本创作5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复试成绩(含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复试成绩=专业笔试成绩(20%)+专业面试成绩(10%)+听力成绩(10%)+英语口语成绩(10%)+专业技能考试成绩(50%)复试成绩将在我校研部网站4月5日公布。3.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四、报名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进行网上报名,并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缴费和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省(区、市)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单独考试考生应选择招生单位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报考西南大学单独考试的考生需选择西南大学作为报名考试点。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旅游管理、工程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和其他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手续。硕士

一、专业学位简介专业学位(professional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目的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学术型学位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主要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而专业学位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授予学位的标准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

五、初试12月25日上午业务课一12月25日下午业务课二12月26日考试时间超过3小时的考试科目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长不超过6小时。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长不超过6小时。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长不超过6小时。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长不超过6小时。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长不超过6小时。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长不超过6小时。每科考试时间一般为3小时;建筑设计等特殊科目考试时间长不

(一)网上报名要求1.网上报名时间为2016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16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3.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考试结束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

十一、专业学位学费收费标准、学制、学习形式:专业类别专业代码学制学习形式学费标准(元/年)公共管理硕士1252003年非全日制15000工商管理硕士1251003年非全日制20000金融硕士0251003年非全日制20000旅游管理硕士1254003年非全日制20000国际商务硕士0254003年非全日制20000艺术硕士(音乐)1351013年全日制13000艺术硕士(音乐)1351013年非全日制18000艺术硕士(美术)1351023年全日制13000应用统计硕士0252002年全日制10000应用统计硕士0252003年非全日制13000法律硕士

4.考生(含全日制、非全日制)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并于现场确认时提交所在单位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和院系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

5.专业学位(含全日制、非全日制)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5)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