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哈尔滨工程大学学生健康检查表(通知及附件下载)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2017年3月16日
2.填报学术成果情况申请人完成基本信息填报后,使用身份证号码、姓名、网上报名系统生成的报名号,登录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学术成果填报系统(网址:http://202.118.177.70:8000)。申请人需填写报名基本情况和已取得的学术成果。提交信息并依次打印《博士申请考核制申请人基本情况表》和《博士申请考核制申请人获得学术成果情况表》,认真核对无误后签字。
(四)各学院应在学校通知基础上制定本学院学科考核工作方案,并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博士生导师(含博士生副导师)的全年招生人数(含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博士生)不可超过学校博导招生计划申报工作实际审批的数量。
(三)材料报送经导师考核合格的申请人须认真准备以下申请材料:1.《博士申请考核制申请人基本情况表》2.《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与从我校研究生院主页下载的《哈尔滨工程大学2017年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申请考核制)》封皮(附件2)装订成册;3.《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生招生申请考核制申请和考核表》。4.《博士申请考核制申请人获得学术成果情况表》及佐证材料。包括已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件(含期刊封皮和目录复印件),已录用未刊出的论文复印件和录用证明复印件。如论文被EI、SCI等收录,需提供文章检索证明复印件;如论文发表的期刊为EI、SCI等刊源,
三、工作要求(一)各单位应对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各学院的院长是本单位“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工作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做到程序透明、操作规范、结果公开。(三)实行回避制度。有亲属或利害关系人申请本学院“申请考核制”博士生的人员不得参加选拔的相关工作。(四)各学院应在学校通知基础上制定本学院学科考核工作方案,并报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备案。博士生导师(含博士生副导师)的全年招生人数(含直博生、硕博连读生、申请考核制博士生)不可超过学校博导招生计划申报工作实际审批的数量。(五)博士生“申请考
(六)学科考核学科考核分为知识水平和综合能力考核两部分,由各学院负责组织。考核可以采取笔试、实验、面试和撰写科研报告等方式进行,具体考核方式由各学院自行确定。面试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的博士生导师组成,并配备一名秘书进行记录及数据统计等事务性工作。面试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面试过程应严格进行记录,并在学院教务办留存3年。面试的全过程须录音、录像。学科考核结束后,学院按照学科考核成绩对申请人进行考核排序。网上缴费:参加学科考核的考生,另需缴纳考试费100元/人,请登录http://pay..cn/payment网页进行网上缴费。
一、申请条件(一)符合我校2019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其中应届硕士毕业生必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历、学位证书。(二)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在本学科某一领域有学术专长或已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三)报考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考生,必须为普通全日制毕业硕士研究生;报考类别为定向就业的考生,原则上要求普通全日制毕业硕士研究生,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人,要求必须为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已获硕士学位人员。研究生报考类别按就业方式分为定向就业和非定向就业两种类型。定向就业的研究生按定向合
(四)申请人还须满足以下条件之一:1.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2.其他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或“教育部学位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以上学科”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3.取得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人,本条要求可以适当放宽,但报考学院应以适当方式在初试中考核此类考生专业基础和专业素养,并在综合考核通知中公布相关考核内容及标准。
(三)申请人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硕士研究生:1.“211工程”高校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2.非“211工程”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或“教育部近学科排名前50%以内(含50%)学科”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3.取得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人,本条要求可以适当放宽。全日制工程硕士各领域,可参照其对应工学门类下学术型专业对待。
一、申请条件(一)符合我校2017年博士生招生简章中规定的报考条件,其中应届毕业硕士生必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历、学位证书。(二)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专业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专业能力,在本学科某一领域有学术专长或已取得突出的学术成果。(三)申请人为满足以下条件之一的硕士研究生:1.“211工程”高校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2.非“211工程”高校的“国家重点学科”或“教育部近学科排名前50%以内(含50%)学科”的往届或应届毕业生;3.取得国外高水平大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对于确有特殊学术专长和突出科研能力的申请人,本条要求可以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