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南京大学报考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类)网上报名须知报考材料

4.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联系电话:025-89683251;E-mail:njuyzb@南京大学研究生院招生办二〇一七年三月十日

2、报送研究生院的材料须同时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联系人:周小俊联系电话:58731201邮箱:yzb@.cn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二?一五年十一月六日附件:2016年博士报考资格审查汇总表1.xls关于做好2016年博士招生“硕博连读”、“申请-审核”生源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

(五)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基本条件:1.符合(一)中第1、2、5各项的要求。2.我校全日制学术型二年级在校硕士研究生,已完成规定的课程学习和考核,成绩优秀,对学术研究有浓厚兴趣,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以硕博连读方式报考博士生的考生于2015年11月提出申请,具体报名、考核、录取要求以届时公布的工作办法为准。

(三)以硕博连读招生方式报考的基本条件1.符合(一)中第1、2、5、6各项的要求。2.我校全日制非定向一年级、二年级学术型硕士研究生。3.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或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等及以上,具有较强的创新和科研能力。4.硕士阶段课程成绩合格。5.符合报考学院提出的其它条件,学院提出的其它条件须经学校审核同意。

一、网上报名1.本次报名仅面向在南京大学取得硕博连读资格的在读硕士生。2.请考生仔细阅读《南京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招生专业目录。3.网上报名前考生需要准备好身份证、近期正面免冠电子证件照(格式:JPG、PNG、BMP均可;照片大小:252*312象素;文件大小不大于50K)。4.生成报名登记表为PDF格式,报名前请在电脑中安装PDF阅读器,尽量使用IE浏览器。5.请于2018年12月25日下午至2018年12月31日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博士网报系统(网址:http://yz..cn/)进行报名,并用A4纸打印《博士学位

二、研究生院对考生报考材料进行初审(12月8日发至学院),各博士点所在学院组织考核专家小组进行复审,并于12月15日将审核结果提交研究生院汇总后统一公示(格式见附件)。公示无异议的考生直接进入复试考核环节,初试免考。报名“申请-审核”未通过的考生,如果符合“公开招考”条件,可以修改考试方式、参加公开招考,由研究生院负责通知相关学生。各学院对报考本专业考生的审核结果负责,对考生的质疑和异议做出必要、合理的解释。考生报名数据和纸质材料涉及考生隐私,须按保密规定管理,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相关信息。

二、报考材料请本校硕博连读类考生于2019年1月4日前,将下列材料提交给报考院系的研究生秘书。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请考生打印本表,在后一页确认签名,并由所在院系加盖公章)。2.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招生计划的考生,提交由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盖章的《报考2019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3.考生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4.两封所报考学科专家推荐信。5.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属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将不予录取或取消入学资格、学籍,并通

二、报考材料请本校硕博连读类考生于2018年1月19日前,将下列材料提交给报考院系的研究生秘书。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网上报名成功后系统将自动生成,请考生打印本表,在后一页确认签名,并由所在院系加盖公章)。2.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专项招生计划的考生,提交由考生所在省(市、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处(或高等教育处)盖章的《报考2018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3.考生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4.考生提供的所有报考材料均应属实、准确,如有弄虚作假,将不予录取或取消入学资格、学籍,并通报考生所在单位。南京大学研究

二、报考材料请本校硕博连读考生于2017年3月22日前,将下列材料提交给报考院系的研究生秘书。(1)《博士学位研究生网上报名信息简表》(确认签名),并由南京大学相关院系加盖公章。(2)考生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