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求:

创新潜质或学科特长要求:在数学、物理、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成绩者。

培养方案(模式)1.分段式培养模式采用分段式培养模式,学生1~4学期完成通识教育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强化基础,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第4学期学生可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以及微电子科学与工程4个专业进行自由选择,第5~6学期进入各自所选定的专业学习;第7~8学期在相关企业进行项目实践及毕业实习。2.动态管理模式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较强创新

3.强化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全部学生在入学初即配备学业导师,在导师指导下参加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工作。

创新潜质或学科特长要求:学科竞赛类;科技创新类;语言文学特长类方面有突出成绩者。

培养目标发挥历史学、哲学、经济学三个学科交叉融合优势,通过厚基础、宽口径的教育,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科学思维、人文情怀和实践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拥有远大理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心胸开阔,善于合作;2.具有多维知识视野、扎实掌握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融会贯通;3.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4.求真务实,经

培养方案(模式)1.鉴于软件工程的学科特点,前两年不分专业,发挥学分制的优势,以选修课模块引领和强化学生的兴趣,两年以后分专业,学生可进入到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习。2.培养方案,强化学生学术素养的提高,融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倡导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深入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与个性化培养,学生在本科学习期间,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具有鲜明个

创新潜质或学科特长要求:在数学、物理、信息技术和科技创新等方面有突出成绩者。

培养目标1.选拔有良好学术素养的学生,培养学术型创新拔尖人才,推荐进入高水平国内外院校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2.强化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3.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开阔的国际视野、良好的科学素养、突出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级软件专业人才。

软件工程类创新实验班简介软件工程类创新实验班包含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3个专业。2016年,以软件工程专业为核心专业,成功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省财政资金支持2000万,为探索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软件工程专业为我校首批位列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学院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学院高度重视学

3.如何用“互联网+”思维理解云计算?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