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厦门理工学院甘肃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5524(需要考467分);
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7234(需要考463分);
3.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092(需要考461分);
4.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966(需要考459分);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29441(需要考458分);
6.数字媒体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9910(需要考457分);
7.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29910(需要考457分);
8.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389(需要考456分);
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30389(需要考456分);
10.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389(需要考456分);
11.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389(需要考456分);
12.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科普通类排位30389(需要考456分);
13.工程力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0862(需要考455分);
14.材料类理科普通类排位30862(需要考455分);
15.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1346(需要考454分);
16.电子封装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1346(需要考454分);
17.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1848(需要考453分);
18.水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1848(需要考453分);
19.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31848(需要考453分);
20.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中外合作办学排位31848(需要考453分);
21.测绘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816(需要考451分);
22.汽车服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8698(需要考422分);
23.日语文科普通类排位6712(需要考500分);
24.工商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6913(需要考499分);
25.文化产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7121(需要考498分);
26.会展经济与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7121(需要考498分);
27.物流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7121(需要考498分);
28.汉语国际教育文科普通类排位7726(需要考495分);
29.酒店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7726(需要考495分);
30.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8707(需要考454分)
2017年厦门理工学院各专业甘肃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甘肃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三个专业)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7 | 25524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63 | 27234 |
软件工程 | 461 | 28092 |
车辆工程 | 459 | 28966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58 | 29441 |
数字媒体技术 | 457 | 29910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57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普通类 | 456 | 30389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56 |
工业工程 | 456 |
土木工程 | 456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456 |
工程力学 | 455 | 30862 |
材料类 | 455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454 | 31346 |
电子封装技术 | 454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53 | 31848 |
水务工程 | 453 |
工程管理 | 453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53 |
测绘工程 | 普通类 | 451 | 32816 |
汽车服务工程 | 422 | 48698 |
日语 | 文科 | 500 | 6712 |
工商管理 | 499 | 6913 |
文化产业管理 | 498 | 7121 |
会展经济与管理 | 498 |
物流管理 | 498 |
汉语国际教育 | 495 | 7726 |
酒店管理 | 495 |
英语 | 454 | 18707 |
计算机类
软件工程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软件工程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项专业(2019年),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认证专业(2017年),是我校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的省级特色专业。本专业定位于软件工程及其当前软件发展的热点技术,执行复合型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专业紧扣“厦门外包服务示范城市”和“国际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在传统“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深度结合“产、学、研、用”,构建三种经历(企业经历、项目经历和游学经历)的育人模式。专注于软件开发技术,面向医疗、交通、3D打印、电子娱乐、智能家电、智能控制等各应用领域的软件研发、维护和管理,培养当前市场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目前,专业教师承担软件工程省级精品课程、软件测试技术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等省级课程的建设。另外,专业还支撑校级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建设。 在专注教学之余,专业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工作。专业支撑的省级、市厅级科研机构有:福建省图像理解与模式识别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医疗数据挖掘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软件评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数据挖掘与智能推荐高校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软件体系结构重点实验室、厦门市软件测评中心、厦门市3D创意设计与打印公共服务平台、国家服务外包人才资源研究院厦门示范与推广中心等。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扎实地掌握软件工程理论、知识、技能与方法,培养有规范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具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优秀的职业素养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能在软件企业从事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设计,集成与开发和软件测试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工程型的人才。 【专业特色】 软件工程专业特别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业务认知结合的培养方法,将聘请知名企业的工程师承担部分课程的教学,引入企业真实案例,使学生亲临亲历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从而积累一定的企业工程经验,以适应软件企业对人才规格的需要。本专业紧跟当前技术潮流,将新的应用技术纳入教学计划,鼓励创新创业和个性化发展。并积极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建设了设施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及各类紧扣企业需求的实验平台。 【主要课程】 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软件项目管理、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文献阅读与写作、软件测试技术、软件体系结构、移动开发技术、JavaEE架构与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大型数据库技术实践、软件工程综合实践等。 【就业方向】 在各种国内、国际软件企业从事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软件设计、集成与开发工作。也可以从事移动开发、项目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测试、系统维护、软件售后及技术支持、信息系统安全管理人员、软件开发与测试的培训及咨询等工作,以及进一步攻读计算机相关领域的硕、博士研究生。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四年)——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福建乃至全国,尤其是厦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器及其控制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具备工程师基本素养的,能在电力或电器行业从事设计制造、产品研发、试验检测、系统运行等工作,能逐步成长为本领域的技术精英(骨干)或中高层管理专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 本专业是教育部“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试点专业,具有招收工程硕士资格,是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之一,是福建省一流专业和特色专业,也是福建省首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所引进的教师50%以上为“双师”型教师。与厦门ABB开关有限公司、厦门华电开关有限公司、许继(厦门)智能电力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等电器制造企业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学生就业前景广阔。2006年开始本专业与ABB公司开展产学合作,2012年我校进一步与ABB(中国)有限公司签署扩大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其中,ABB公司在我校设立的奖学金、助学金中,一等奖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全部用于奖励本专业的优秀学生。 【主干课程及就业方向】 培养目标契合地区行业发展,校企联合培养特色显著,“双证制”应用型人才优势突出。 1.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向 【主干课程】 电路理论、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气工程基础、高电压技术、高压电器、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 【就业方向】 从事电力系统、供电系统、电力设备制造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试验分析、工程建设与管理等工作。 2.电器及其控制方向 【主干课程】 电路理论、自动控制原理、工程电磁场、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气工程基础、高电压技术、高压电器、电器学、低压电器、电器制造工艺学等。 【就业方向】 从事高、低压开关电器及成套设备等输变电设备的设计制造、控制、运行维护、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3.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方向 电器及其控制方向的学生入学一年后,经过遴选,部分学生可按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方向培养。通常采用3+1方式进行培养,即前3年主要在学校培养,第4年采用校企结合,以企业为主的培养方式。一方面是校企合作,项目设计(企业产品设计)、企业实习(专业实践);另一方面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其主干课程与电器及其控制方向相同。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 四年) 【专业特色】 工程管理专业为福建省本科一批招生专业,本专业设置工程项目管理和工程造价两个专业方向。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的人才具备土木工程技术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接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学生主要学习建筑设计、施工、建筑经济和法规、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建筑设计、施工组织管理、建筑工程概预算、招投标文件和合同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 【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工程造价专业必需的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及造价工程师的基本素质,具有独立应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程预算、结算及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工程合同管理、土木工程施工、工程力学、工程结构、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经济学、建筑法规等。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公司、工程咨询企业、设计院、建设监理单位、项目业主方、招投标代理公司、房地产企业以及工程咨询、设计等单位中从事相关的工程项目管理等工作。 【毕业生升学与就业优势】 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适合厦门市及海西地区需求,就业形势良好,毕业去向主要为项目管理公司、工程咨询企业、设计院、建设监理单位、项目业主方、招投标代理公司、房地产企业,部分毕业生进入政府机关或者事业单位,部分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毕业生以基础扎实,后劲足,实战能力强,迅速融入工作环境等特点广受用人单位好评。
电子信息类
电子封装技术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本科 四年) 【专业特色】 电子封装技术专业为教育部电子信息类特设专业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和应用型学科,以电子信息专业硕士授权点、福建省功能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光电技术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教育厅“集成电路与系统产教融合创新”工程中心为支撑,服务厦门及周边地区电子制造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本专业2018年通过IEET工程及科技教育专业认证,积极对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和《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加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的意见》要求,着力构建基于龙头企业(通富微电子、士兰微、三安集成电路、宸鸿科技等)、行业协会(厦门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及公共服务中心(厦门市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等)和校内教学科研实验室的三维立体实践平台,推行基于真实环境的案例教学,着力培养电子封装创新实践型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适应东南沿海经济区尤其是厦门市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和电子制造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从事电子封装制造技术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开发、设计与制造和生产管理的能力,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电子封装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有效沟通与交流能力、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感,能在集成电路制造与封装、微系统集成、整机组装等微电子制造封装和电子材料制备领域,从事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工艺研发、质量检测、企业管理与经营销售、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等工作,能逐步成长为电子制造领域的技术精英(骨干)或中高层管理专家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模拟电子技术、集成电路封装技术、微电子学概论、半导体工艺技术、电工技术、半导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微连接原理、微系统封装基础、电子封装材料及其制备工艺、高密度封装基板、封装热管理、电子封装可靠性、光电子器件与封装技术。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集成电路、光电子与显示器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国防电子等行业,以及电子封装材料、电子封装设备、电子封装工艺等企业和研究机构,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封装测试、产品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和经营销售等工作。毕业去向多以广东、福建、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为主,60%以上在厦门就业。近三年毕业生的考研上线率超20%,就业率超98%,校友满意度达90%以上,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的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大量毕业生就职于联芯集成电路、通富微电子、士兰微、三安集成电路、宸鸿科技等厦门市集成电路和光电器件制造与封装企业,符合条件的还可享受厦门市政府的集成电路企业就业安家(租房)补助。
物流管理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物流管理专业(本科 四年)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1.港口物流管理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熟悉物流产业政策法规,系统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熟悉和掌握港口贸易实务、港口物流的组织、运作与管理,能对港口物流产业经济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具有团队合作及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物流管理人才。 2.物流工程方向: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管理学、工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熟悉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系统掌握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物流系统规划与工程技术集成应用、物流解决方案的技术设计、实施与评价,物流节点设施的设计与仿真优化、物流信息技术的集成与应用等方面的技术与能力,并具有团队合作及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级物流工程人才。 【主要课程】 1.港口物流管理方向:管理学、经济学、物流管理、国际物流实务、港口物流、报关实务、集装箱运输管理、港口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等。 2.物流工程方向:管理学、经济学、物流工程、物流系统设计技术、物流运筹实务、物流技术与装备、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配送中心规划等。 【就业方向】 1.港口物流管理方向:本方向毕业生主要在港口物流企业、进出口贸易公司、口岸管理部门、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其他工商企业从事与物流有关的计划、组织、运作和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物流产业经济分析与咨询、物流产业政策研究等理论研究工作,或者进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 2.物流工程方向:本方向毕业生主要在物流企业、港口、码头、机场、铁路等交通运输部门、咨询公司,以及其他工商企业从事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控制与优化等方面的工作,或者进入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专业教学及研究工作。 【专业特色】 基于企业实际工作任务,集专业能力训练、职业素质养成和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一体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厦门理工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 四年)——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专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通过专业 【专业特色】 该专业以福建省高原学科、省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作为支撑,构建以“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工业机器人”和“现代机械设计理论”为特色的培养体系。学生广泛参与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形成亲产业、项目带动的导师制学生培养特色,引导学生设计研发机械、机电产品。 【主要课程】 本专业主要开设的课程有: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液压及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机床系统设计、工业自动化应用等。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机械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具备较强的机械工程应用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具备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运行管理等工作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工程实践、工程创新能力。毕业生能在机械工程领域内,从事工艺设计与实施,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机电一体化产品、自动生产线的设计与制造、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科研、技术和营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