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中国音乐学院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报考系别、研究方向、导师目录、名额(适用于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招生)系别方向代码研究方向导师(按姓氏笔画排序)名额类型001音乐学系01民族音乐学(含音乐文献数字化研究)王先艳、朱卓建、刘勇、刘嵘、齐琨、张天彤、杨红、杨春薇、杜亚雄、陈爽、陈铭道、李月红、李丽敏、姚艺君、赵晓楠、赵塔里木、袁环、桑海波、黄虎3学术型02世界民族音乐研究03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附件3:中国音乐学院2019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表(适用于全日制学术型、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港澳台招生)研究方向代码研究方向初试复试2018年12月2019年4月统考统考初试(音乐理论课)初试(专业基础课)复试笔试3小时笔试3小时笔试3小时笔试3小时笔试3小时面试01民族音乐学政治外语命题论文写作中外音乐史+和声与曲式民族音乐基础理论面试02世界民族音乐研究03中国传统音乐研究04
1.音乐学各方向(代码01—08):(1)和声
四、报考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政审合格,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2.承诺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单位或地区就业。3.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迟须在2017年9月1日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6年以上(含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至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4.身体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专家)推荐。
3.声乐表演艺术研究(代码为14)初试要求:(1)中国古诗词歌曲1首初试要求:(1)中国古诗词歌曲1首初试要求:(1)中国古诗词歌曲1首初试要求:(1)中国古诗词歌曲1首(2)中国民歌(包括民歌改编或戏曲风格作品)1首(3)中外艺术歌曲1首(4)中国歌剧唱段或西洋歌剧咏叹调1首复试形式:口试复试形式:口试复试形式:口试复试形式:口试
七、报名材料说明1.各类表格及证件(1)《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计划报告》原件2017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计划报告(2)《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专家推荐书》原件(2份)2017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3)《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招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原件2017博士学位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4)《报考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原件2017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5)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我校毕业生不需要提供,同等学力人员如修读过硕士课程,需提交成绩单;如未修读过硕士课程,需提交学士学位课程成绩单),需加盖
1.各类表格及证件(1)《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计划报告》原件2017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计划报告(2)《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专家推荐书》原件(2份)2017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3)《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招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原件2017博士学位研究生政治思想品德考查表(4)《报考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原件2017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5)硕士学位课程学习成绩单原件或复印件(我校毕业生不需要提供,同等学力人员如修读过硕士课程,需提交成绩单;如未修读过硕士课程,需提交学士学位课程成绩单),需加盖所出具院校教务部
五、研究方向及学制研究方向、导师:见附件1学制:三年招生名额:预计招收6名(以国家当年正式下达的计划为准)
一、培养目标培养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立志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发展服务,在音乐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音乐艺术理论研究能力并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学术成果(1)报考音乐学各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理论、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理论、音乐声学、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治疗学)的考生,须提交如下材料:①与报考研究方向一致的学术论文2篇且已公开发表(不少于6000字);②所报考研究方向的学科研究现状及对本学科发展前景看法的报告(不少于2000字)。(2)报考作曲技术理论各研究方向(和声、音乐作品分析、配器)的考生,须提交如下材料:①学术论文2篇,其中1篇应为正式发表且与所报考研究方向一致的论文(不少于6000字);②和声、音乐作品分析专业提交1首独立创作的三重奏以上编制的室内
二、招生政策坚持“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的原则,实行“自愿报考、统一考试、单独划线、择优录取”的政策。
三、招生生源西部12省(区、市),海南省,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4省民族自治地方和边境县(市),湖南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享受西部政策的一县两区)和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内地西藏班、内地新疆班、民族院校、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培养基地和少数民族硕士基础培训基地的教师和管理人员。根据《教民厅〔2016〕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下达2017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文件精神,我校2017年不招收汉族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