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同学,在四年级春季学期结束前与导师协商,在政治、法律、社会学科专业范围,特别是在交叉领域内确定结业答辩选题,通过答辩,汇报自己对相关文本和主题的思考,回答考核小组提出的问题。
(三)退出机制在修读“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期间,同学可以随时向项目教学办提出书面申请,退出项目,已经完成的学分,将按北京大学现有本科培养方案,根据各院系具体规定,转变为相应类型的限选课或选修课学分。如第三学年(大学四年级)五月份未能通过结业答辩,视为自动退出该项目。
(六)未来发展“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鼓励和指导同学在相关院系攻读硕士和博士(直博)学位,同时鼓励和推荐有兴趣的同学到世界一流大学深造。
(五)学分替换参加“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同学所完成的课程学分,可以用来满足各院系培养方案中的专业限选和自主选修课程的学分要求。本项目开设的“政治、法律与社会经典阅读”课程和“实践与调研”课程,可替代相关院系对读书会、实践与调研方面的学分要求。原则上不鼓励学生大幅增加总体学分数量,根据上述方案,本学部学生增加学分控制在15学分之内。
(二)项目特设核心课程(9学分)课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任课老师新开课中国政治33何增科(主持人)新开课法律思维与法学方法22车浩(主持人)新开课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研究22周飞舟、田耕、王娟新开课政治、法律与社会经典阅读22包万超(主持人)说明:特设核心课程仅面向本项目学生,实行小班教学。
项目管理选修“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学生,其所在原院系学籍不变。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法学院和社会学系共同设立项目教学委员会,教学办公室设在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
(一)基础必修课(14学分)课号课程名称周学时学分任课老师新开课政治学33俞可平(主持人)法理学44强世功、朱苏力、凌斌社会学概论44佟新、刘能社会科学经典与前沿33关海庭(主持人)说明:《政治学》是仅面向本项目学生,实行小班教学的特色基础课程。
(五)荣誉证书参加“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同学仍需完成学生学籍所在院系的本科专业教学要求,并在毕业时获得该专业的学位证书。“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将依据北京大学相关跨学科项目的统一管理方案,在本科主修专业毕业时同时授予北京大学“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荣誉证书。
(二)招生机制本项目面向社会科学部和元培学院选择社会科学部相关院系专业的本科二年级学生报名,不接受已选修双学位或辅修专业的学生,每年招收和培养学生不超过20名。首届学生面向2017级本科生,从2018年6月起招收,2018年秋季开学。
招生报名方式申请报名学生需填写《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报名表》,提供3000字左右的论文代表作品或读书报告。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申请者请将报名表和论文代表作电子版和纸质版提交给本院教务。元培学院及其他院系申请者请将报名表和论文代表作电子版及纸质版提交到项目教学办教务老师处。项目申请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15日17:00(北京时间)。政府管理学院本科教务袁胜花:zgpx@pk
(四)项目答辩参加“政治、法律与社会”项目的同学,在四年级春季学期结束前与导师协商,在政治、法律、社会学科专业范围,特别是在交叉领域内确定结业答辩选题,通过答辩,汇报自己对相关文本和主题的思考,回答考核小组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