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化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金融工程 | - | 3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 | 3 | |||
| 应用化学 | - | 4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 | 3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 | 3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 | - | 5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 5 | |||
| 材料化学 | - | 3 | |||
| 金属材料工程 | - | 3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 5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 | 2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 | 2 | |||
| 自动化 | - | 5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3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 | 3 | |||
| 软件工程 | - | 2 | |||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 | 2 | |||
| 土木工程 | - | 4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 3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 3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4 | |||
| 制药工程 | - | 4 | |||
| 能源化学工程 | - | 3 | |||
| 石油工程 | - | 4 | |||
| 油气储运工程 | - | 4 | |||
| 环境工程 | - | 3 | |||
| 安全工程 | - | 4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 |
| 商务英语 | - | 4 | |||
| 会计学 | - | 3 | |||
| 人力资源管理 | - | 4 | |||
| 物流管理 | - | 4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化学类(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33 | 50820 |
| 能源化学工程 | 普通类 | 565 | 29088 | ||
| 制药工程 | 565 | 29088 | |||
| 安全工程 | 565 | 29088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65 | 29088 | |||
| 金属材料工程 | 565 | 29088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65 | 29088 | |||
| 材料化学 | 565 | 29088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566 | 28486 | |||
| 应用化学 | 566 | 28486 | |||
| 环境工程 | 566 | 28486 | |||
| 石油工程 | 566 | 28486 |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66 | 28486 | |||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566 | 28486 | |||
| 自动化 | 567 | 27935 | |||
| 油气储运工程 | 567 | 27935 | |||
| 金融工程 | 567 | 27935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567 | 27935 | |||
| 电子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567 | 27935 | |||
| 土木工程 | 568 | 27422 | |||
| 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 | 568 | 27422 |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568 | 27422 |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69 | 26845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570 | 26315 | |||
| 商务英语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8 | 6242 |
| 人力资源管理 | 589 | 5999 | |||
| 物流管理 | 589 | 5999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592 | 5380 | |||
| 会计学 | 592 | 5380 |
培养目标:
培养系统掌握经济、管理、国际贸易、经济法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具有物流经营、管理、决策、物流系统开发与优化设计等专业知识和能力以及较强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物流专业人才。
主干课程:
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国际货运代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
就业方向:
在工商企业、物流企业、港口、海关等从事企业物流流程管理、仓储管理、运输与配送管理、采购管理、货运代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和供应链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制药及相关行业和领域,培养具有制药工程专业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制药及相关行业和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工程技术改造和创新、以及新品研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同时注重学生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知识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使毕业生成为符合社会及行业发展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学生毕业后经过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能够达到下列目标: (1)具有较好的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与道德水准; (2)具备现代制药安全、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意识,能在制药及相关领域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经营管理、工程技术改造和创新、以及新品研发等方面工作; (3)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一定的领导管理能力; (4)在制药及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和不断提升专业水平的能力; (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具备创新意识; (6)具有人文关怀理念,有意愿并有能力服务社会。
主干课程:
化工原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工业药剂学、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药物生产质量管理工程等。
就业方向:
在药品生产企业、工程设计单位、药品检验单位、药品行政管理部门、药品经营企业、医药教育单位、药物研究开发单位等,此外亦能适合与制药工程专业相关的其它企事业单位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以复合型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金融 工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系统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及 金融工程的基本原理与技术,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金融财务方面的知识;突出金融数量方法的 学习,强调对于金融问题的分析、研究、应用能力和金融工程素质的培养,在专业基础理论和实务 创新的平台上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掌握现代金融工程学理论、证券分析技术与融资操作技能, 具有较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学习金融工程学的基础知识,强调实践内容与理论内容相结合,注重 基本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两方面实践,突出实践内容的技术性、综合性和探索性。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培养既掌握金融工程理论与实务,又熟悉金融工程领域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 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人际沟通和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基 本能力;
2.掌握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科学研究方法与技能,具有扎实的数学、计量经济学 基础,掌握基本的数学建模技巧和进行金融市场实证研究的技能;
3.注重与信息技术、管理、工程学等其他学科或专业的交叉,具有较强的金融分析能力、策 划能力、金融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掌握企业(个人)投资和融资、金融产品的设计、金融工程软件操作等方法或技能,具有创 新型金融手段的设计、开发与实施能力,并具备产品定价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5.英语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能熟练地查阅英文文献。
主干学科: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宏观经济)、国际金融(双语)、投资学、金融工程学 (双语)。
核心课程:金融衍生工具、货币银行学、风险管理、计量经济学、数理金融、统计学、财政学、会 计学、投资银行实务、公司金融、财务报表分析。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课程(含金融工具模拟设计、证券模拟交易、SAS软件操作等)、 社会实践(含社会调查、实习等)、科研和论文写作(含毕业论文、学年论文、科研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经济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依托我校与三大石油公司共建的学科优势,以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苏省优势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为学科平台,以“石油加工”、“生物质能源转化”以及“储能新材料”等为专业导向,着力培养能够在能源化工及其相关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能源化工工艺学、现代能源化工技术、化工节能与过程热集成。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大化工领域及其它过程工业,毕业生可以在能源化工及其相关行业从事低碳能源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能源高效转化、化工用能评价等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生产设计和技术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掌握国际贸易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相关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计量经济学、国际金融、货币银行学、国际经济合作、市场营销等。
就业方向:
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政府机构及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
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江苏,辐射长三角,面向21世纪的高分子材料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和科学发展、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高分子材料成型模具。
就业方向:
高分子材料及相关领域企业单位的生产、研发、质检部门经理、技术骨干;高校、研究机构等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教学、科研人员。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化学和化工实验技能、工程实践、计算机应用、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方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对现代化工生产过程进行模拟计算和过程优化、对现有化工生产工艺与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以及对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进行开发与设计的基本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流体流动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热力学、反应工程、化工安全技术与环境保护、化工技术经济与管理、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节能与过程热集成。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就业领域涉及大化工领域及其它过程工业,毕业生可以从事化工、炼油、医药、能源、冶金、材料、环境、外贸等领域的科研、开发、设计、生产及管理工作。

2018年常州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食品质量与安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市场营销、生物工程、商务英语、化工与制药类(中外合作办学)(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日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金属材

2018年常州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安全工程、市场营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4个专业。2018年常州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常州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

2018年常州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应用化学(办学地点:科教城校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安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办学地点:科教城校区)、生物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办学地点:科教城校区)、社会工

2018年常州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护理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能源化学工程、油气储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物流管理、汉语言文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安全工程等10个专业。2018年常州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

2018年常州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公共事业管理(城市房地产管理)、物流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会计学、油气储运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

2018年常州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油气储运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化学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法学(律师实务)、商务英语、安全工程、应用化学、金融工程等12个专业。2018年

2019年常州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材料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能源化学工程、制药工程、商务英语、会计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土木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

2018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招生专业:空中乘务、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德语、软件技术(嵌入式培养)、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市场营销、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应用日语、动漫制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互联网金融、云计算技术与应用、软件技

2018年常州工学院安徽省招生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3个专业。2018年常州工学院安徽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常州工学院安徽省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

2018年常州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能源化学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油气储运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物流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