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调剂工作组织机构我校根据教育部要求,学校将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组、招生工作组、调剂及复试督查组,负责全校研究生招生调剂、录取及督查工作。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录取工作。职责如下: 1.负责制定学校复试录取工作规定,核定学校研究生招生计划分配方案;2.审核各培养单位的复试、调剂与录取办法,统筹管理学校复试工作;3.组织复试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4.推进复试、调剂、录取等信息公开;5.统筹协调督促解决学校及培养单位复试录取工作中的发生的重大问题。我校实行校院二级管理模式,调剂工作主体有各培养学院具体组织实施。各院(室、中心)成
3.调剂(校内、校外调剂)的申请程序为:(1)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在网上公布调剂信息,并开通教育部网站的调剂系统,接收调剂考生的报名。在规定时间内,研究生招生办公室督促各招生单位二级用户将符合要求的校外调剂考生的申请及电子档案及时进行甄别并发送至各学科。各学科收到调剂生源信息后,进行生源遴选,将拟通知复试名单上报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2)各院(室、中心)组织考生进行复试,复试的要求与一志愿录取相同。复试完成,学院招生领导小组签字后将复试成绩、调剂生遴选细则交研招办完成录取工作。(3)调剂考生的复试工作可根据录取进度由各单位灵活安排,拟录取的调剂考生应立
二、调剂基本条件1.考生初试各科及总成绩达到所报考学科门类的A区考生国家复试基本分数线(含)要求;2.考生第一志愿报考专业(领域)与拟调剂专业(领域)相同或相近,同时调剂须符合招生章程中规定的调入专业(领域)的报考条件。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3.统考科目相同,业务课相同或相近。
4.本办法由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负责解释。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2018年3月19日
4.本校生源向校外调剂:对初试成绩符合国家要求而未被我校录取的考生,可向其他招生单位调剂。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将按教育部有关要求积极协助这部分考生办理相关调剂手续,试卷将根据录取学校的调档申请机要邮寄。一志愿已经被我校录取的考生不得调剂到外校。
一、学习形式及招生人数(一)全日制全日制研究生是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学习年限或者学校规定年限内,全在校学习的研究生。(二)非全日制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国家研究生招生规定,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具有实施研究生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录取,在基本学习年限或者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学习的研究生。(三)招生人数我校2018年招生规模数(含直博生、推免生)为1920人(全日制1390人,非全日制53
一、招生人数我校2015年招生规模数为1200人左右(含非定向、定向)。各学科均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专业目录另行发布。
一、招生人数我校2014年招生规模数为1200人左右,(含非定向、定向)。各学科均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招生专业目录另行发布。
一、招生人数我校2016年招生规模数为1200人左右(含非定向、定向)。各学科均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目录另行发布。
(三)招生人数我校2018年招生规模数(含直博生、推免生)为1920人(全日制1390人,非全日制530人)左右,其中全日制学术学位研究生860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530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530人。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正式下达招生计划为准,拟招收推免生和直博生人数以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各学科均招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简章另文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