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黑龙江 | 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招考方向:创新实验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36 | 179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实验班) | 630 | 2316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628 | 2532 | ||||
应用物理学(王大珩物理科学班) | 627 | 2624 | ||||
应用化学(张大煜化学菁英班、理学) | 627 | |||||
电子信息工程(含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 | 627 |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招考方向:创新实验班) | 627 |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华罗庚班) | 627 | |||||
自动化 | 626 | 272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26 | |||||
金融学类(金融学(英语强化)、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强化))(非英语语 | 626 | |||||
应用物理学 | 625 | 2844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25 | |||||
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625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624 | 2947 | ||||
工程力学(含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624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623 | 3046 | ||||
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实验班) | 623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 623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 | 623 | |||||
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 | 622 | 3152 | ||||
材料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 | 622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物流管理) | 622 | |||||
车辆工程(英语强化)(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 622 | |||||
工业设计 | 621 | 3257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 | 621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20 | 3378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620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 620 | |||||
生物医学工程 | 619 | 3479 | ||||
金属材料工程(日语强化)(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 | 619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618 | 3591 | ||||
水利类(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618 | |||||
土木工程(含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国际班)。) | 618 | |||||
软件工程 | 617 | 3712 | ||||
生物工程 | 617 | |||||
交通工程 | 617 | |||||
工程管理 | 617 |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 | 617 | |||||
力学类(工程力学)(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600 | 5911 | |||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含软件工程(中(中外合作办学) | 600 | |||||
物理学类(应用物理学)(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中外合作办学) | 598 | 6207 | ||||
新闻传播学类(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 | 文科 | 普通类 | 571 | 868 | ||
公共事业管理 | 568 | 982 | ||||
英语(招英语考生,加试口语)(含英语、翻译。) | 568 | |||||
哲学 | 565 | 1098 | ||||
日语(招英语考生,加试口语) | 565 | |||||
俄语(招英语考生,加试口语) | 565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掌握现 代管理理论,具有国际化视野、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具有实践能力与沟通技能,能够在营利性和 非营利性机构从事管理工作或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企 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分析和解决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和问题的基本 能力;
4.熟悉我国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国际企业管理的惯例与规则;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生产运作 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哲学系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多项,在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译著多部,在国内外重要哲学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国际化 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综合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机构 和科学研究单位从事工业产品创新设计及相关的服务模式和商业模式设计、传播设计、人机 交互设计、环境与展示设计等领域的开发、研究、策划、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工业设计师 后备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 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 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业设计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创新与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 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艺术素养;
2.具有从事工业设计工作所需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了解相关的技术和社会发展 趋势;
3.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设计基础、工业设计工程基础、 设计表现、设计历史及理论、人机交互、设计材料及加工、数字及实体模型制作、可持续设计、服务 模式及商业模式设计等基础知识;
4.有较强的设计表现技能、动手能力、美学鉴赏与创造能力,以及较强的计算机、互联网、多 媒体和外语应用能力;
5.具有在了解社会和消费者的需求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科学理论,分析、提出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能够参与产品或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策划、设计、运行和维护的能力;
6.熟悉工业设计相关的知识产权法规、安全及环保的政策、规范和标准;
7.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了解工业设计的发展趋势与理论前沿;
8.具有较好的设计管理能力、不同专业和学科间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对危机 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设计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知识体系由4个核心知识领域构成,即基础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 的基本原理、工业设计的程序与方法、工业设计表达;理论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历史与理论、 人机工程学与设计心理学、知识产权保护、设计管理;技术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工程基础、工 业设计材料与成型工艺、工业设计的安全性;实践知识领域,包括工业设计实践。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设计概论(32学时)、人机工程学(48学时)、工业设计史(32学时)、计算机辅助 工业设计(64学时)、设计心理学(32学时)、设计程序与方法(48学时)、设计快速表现(48学 时)、材料成型与工艺(40学时)、产品形态设计(48学时)、结构设计(64学时)、系统设计(48 学时)、设计管理(32学时)、设计研究基础(32学时)、产品开发设计(48学时)、专题设计(48 学时)。
示例二:设计概论(32学时)、人机工程学(32学时)、工业设计史(32学时)、计算机辅助工 业设计(64学时)、产品设计原理与方法(120学时)、综合设计表达(64学时)、材料与工艺(40 学时)、产品系统设计(120学时)、设计美学(32学时)、民族艺术考察与设计(64学时)、设计管 理(40学时)、产品开发设计(120学时)、专题设计(120学时)。
示例三:设计心理学(40学时)、人机工程学(60学时)、工业设计史(80学时)、计算机辅助 设计(CAD)(80学时)、材料与技术(240学时)、综合构造(80学时)、专业绘画(80学时)、专业 方向设计(80学时)、社会实践1(传统文化与设计)(60学时)、社会实践2(现代工业与设计) (60学时)、专题设计(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设计基础实验、人机工程学实验、模型及样机制作、影像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 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 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 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 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 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 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 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9分,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1分,数理基础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6分,俄语(英语考生)文科录
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5分,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
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运动康复、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理学)、环境生态工程(生态与食品工科实验班)(含环境生态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商务英语(招英语考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能源化学工
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数字媒体技术、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日语(招英语考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事业管理、工程造价、网络工程、公共事业管理、自动化、广播电视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土木工程
2018年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英语(含英语、翻译。)(招英语考生)、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华罗庚班))、公共事业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实验班)、软件工程(含软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2018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化学类(应用化学(理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6分,机械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80分,运动康复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92分,食品科学与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18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0分,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0分,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0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1分,通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1分,数字媒体技术理科
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哲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5分,日语(英语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5分,俄语(英语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5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8分,英语(英语考生)(英语、翻译)文科录取分数
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日语、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测绘工程、日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风景园林、公共事业管理、
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应用化学(理学、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张大煜化学班)、数理基础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盘锦校区)、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工、制药与新材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