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材料寄至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组委会,赵慧亮收,联系电话:(EMS或顺丰,请备注“国家艺术基金报名材料”)。
电子材料:
以上材料电子稿的压缩包(JPG格式,分辨率300dpi,作品名为: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尺寸(cm)-创作年代;例如:xxx-xx-12*30cm-2018年。)发送到gzmzmjgy@***邮箱,邮件名称和压缩文件均以“姓名+单位+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命名。
备注:无论录取与否,报名材料概不退还。
纸质材料寄至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组委会,赵慧亮收,联系电话:(EMS或顺丰,请备注“国家艺术基金报名材料”)。
电子材料:
以上材料电子稿的压缩包(JPG格式,分辨率300dpi,作品名为: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尺寸(cm)-创作年代;例如:xxx-xx-12*30cm-2018年。)发送到gzmzmjgy@***邮箱,邮件名称和压缩文件均以“姓名+单位+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命名。
备注:无论录取与否,报名材料概不退还。
1、项目简介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设立,受文化部、财政部领导和监督,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发展的公益性基金。“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由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秀中青年学员进行专业培训。该项目以继承、发展、弘扬优秀的苗族民间工艺为宗旨,深入苗族生活地域现场考察和教学,让学员对贵州苗
4、培训时间2018年5月12日—7月30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18年5月12日—5月31日)理论学习阶段(集中、校内);第二阶段(2018年6月2日—6月21日)贵州苗族民间工艺实践教学(集中、校外);第三阶段(2018年6月22日-7月30日)艺术创作实践阶段(6月22-26日集中,进行创作辅导)。
2、报名需提供以下材料纸质材料:纸质材料:(1)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报名表一式两份(粘贴1寸彩色标准证件照)(报名表见附件),并经过所在院校、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同意的推荐书,盖章确认(视为同意学习)。(2)本人身份证(正反)、学历证书、职称证书复印件一份。(3)本人工艺作品、设计作品3-5张。(4)本人作品获奖证书及相
报名方式1、报名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18年4月25日截止(以收到报名资料日期为准)。2、报名需提供以下材料纸质材料:纸质材料:(1)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报名表一式两份(粘贴1寸彩色标准证件照)(报名表见附件),并经过所在院校、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同意的推荐书,盖章确认(视为同意学习)。(2)本人身份证(正反)、学历证书
项目说明1、项目简介国家艺术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设立,受文化部、财政部领导和监督,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原创精品力作、培养艺术创作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发展的公益性基金。“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由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优秀中青年学员进行专业培训。该项目以继承、发展、弘扬优秀的苗族民间工艺为宗旨,深入苗族生活地域现场考察和教学,让学
2、学员遴选(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恪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且身体健康,无色盲、色弱;(2)年龄原则上要求20—45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3)具有较高艺术设计理论水平和工艺美术技艺能力,近年来一直从事民间工艺和文创产品设计的实践工作。(设计作品获得省级以上的奖项者优先)(4)保证培训期间必须有足够时间全程学习70天,如学员来自单位推荐,则须出具书面承诺
联系地址及方式报名咨询:赵老师项目咨询:陈老师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国家艺术基金《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组委会”邮编:550025Email:gzmzmjgy@附: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学员报名表(点击下方标题可下载)注:本简章终解释权归《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
(4)本人作品获奖证书及相关业绩材料复印件一份。纸质材料寄至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花溪大道贵州民族大学美术学院《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组委会,赵慧亮收,联系电话:(EMS或顺丰,请备注“国家艺术基金报名材料”)。电子材料:以上材料电子稿的压缩包(JPG格式,分辨率300dpi,作品名为: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尺寸(cm)-创作年代;例如:xxx-xx-12*30cm-20
2、师资情况采用学校教育与师徒传承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为贵州苗族民间工艺创新设计培养后备人才。(1)导师团队:聘请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四川美术学院、贵州民族大学等教育、文化、行业系统的知名专家和教授。乔晓光: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四个一批”人才,长期从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研究与教学。贾京生: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印染实验室主
管理办法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培训期间的经费支出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条例执行。项目培训期间所有学员学费全免、来我校交通费(往返一次,凭票报销)、住宿费、伙食补助、考察实践费用、集体作品出版、作品展览等费用均由实施单位承担。根据国家艺术基金章程等相关规定和本项目培养管理办法,学员须遵守“《贵州苗族民间工艺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人才培养》项目学员学习管理规定”,并签订相关协议。对于学习期满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