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2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 | 2 | |||
| 电子信息工程 | - | 2 | |||
| 土木工程 | - | 2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 2 | |||
| 水利水电工程 | - | 2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 | 2 | |||
| 建筑学(学制5年) | - | 1 | |||
| 城乡规划(学制5年) | - | 1 |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2 |
| 工程管理 | - | 2 | |||
| 旅游管理 | - | 2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4 | 41954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427 | 41202 |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29 | 40693 | |||
| 电子信息工程 | 431 | 40195 | |||
| 旅游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4 | 14005 |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5 | 39170 |
| 水利水电工程 | 438 | 38394 |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8 | 13595 |
| 工程管理 | 442 | 13196 | |||
| 城乡规划(学制5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43 | 37148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59 | 33122 | |||
| 建筑学(学制5年) | 475 | 29228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 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 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没计、研 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 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 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 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 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 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和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 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48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48学时)、流体力 学(48学时)、流体输配系统(48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I、II)(80学时)、电 子与电子技术(64学时)、建筑自动化(48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时)、建筑概论(32学时)、建 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暖通空调(64学时)、城市能源系统(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48学时)。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104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机械设 计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48学时)、电工技术与实验(6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与实验(68学 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48学时)、流体 输送管网(48学时)、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48学时)、暖通空调(112学时)、冷热源(64学时)。
示例三: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 时)、流体输配管网(56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32学时)、供热工程(48学时)、空气调节 (56学时)、锅炉与锅炉房设备(48学时)、制冷技术(40学时)、通风工程(32学时)、燃气供应 (32学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32学时)、建筑设备安装技术(2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 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考生如果对本人成绩有异议,须按有关程序向我校教务处提出复查申请。
1.受理时间
2021年5月31日-6月1日
2.申请程序
考生须下载填写《湖南城市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成绩复查申请表》(见附件),并携带身份证和准考证来湖南城市学院教务处考籍办(创新创业楼110办公室)申请查询,逾期不予办理。
3.复核内容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成绩复查仅限于核查考生答卷是否存在漏判、成绩累计错误、登分录入错误。复核结果只向考生提供所复核科目成绩总分,不提供各题分值。考生本人不得查阅考生答卷。
4.复核程序
复查工作由教务处和学校纪委监察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5.复核结果
如成绩复核有误需要更改的,教务处在6月3日将电话告知有关考生,请确保申请表中所填联系电话畅通无误。成绩无误者,恕不一一通知,如在6月3日未接到通知的,则表明成绩复核无误。
湖南城市学院教务处
2021年5月25日
附件:湖南城市学院2021年专升本招生考试成绩复查申请表

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浙江省招生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汉语言文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地理信息科学、建筑学、房地产开发与管理、化学工程与

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江苏省招生专业:测绘工程、安全工程、商务英语(只招英语考生)、风景园林、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建筑学、工程造价、汉语言文学、复合材料与工程、城乡规划、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网络与新媒体、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英语(招英语考生)、土木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等8个专业。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黑龙江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

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商务英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汉语言文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6个专业。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辽宁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湖南城市学院辽宁省录

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网络与新媒体、旅游管理、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测绘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地理信息科学、财务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汉语言文学等10个专业。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

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安全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英语、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城乡规划、复合材料与工程等11个专业。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

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中医学、应用心理学、药学、中医学(5+3—体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医学、生物技术、医学影像学、地理信息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类(包含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国际经

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天津市招生专业:工商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学制五年)、城乡规划(学制五年)、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天津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湖南城市学院天津市录

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北京市招生专业:建筑学、工程造价、建筑学(五年制)、城乡规划等4个专业。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湖南城市学院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18)类型批次招生类

2018年湖南城市学院吉林省招生专业:建筑学(学制5年)、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程管理、旅游管理、网络与新媒体、城乡规划(学制5年)、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12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