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解决问题

2018年西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综合面试内容

2018年西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综合面试内容
中专网 更新时间:2023-03-14 06:10:40 提问时间:2018-07-29 19:52

相关问答

  • 职中

    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接收方案未参加“优研计划”暑期夏令营、校园行活动的推免生,需参加导师组的推免生复试,形式为综合面试,具体安排请和导师联系(报名软件工程导师组推免生,由学院统一安排导师组面试)

    1楼

    2.未参加“优研计划”暑期夏令营、校园行活动的推免生,需参加导师组的推免生复试,形式为综合面试,具体安排请和导师联系(报名软件工程导师组推免生,由学院统一安排导师组面试)。综合面试考核内容:英语口语、专业知识、科研潜质、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 职中

    2015年西安工业大学在职人员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第二阶段达到规定的GCT成绩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接到通知后参加组织的专业课考试和综合面试

    2楼

    第二阶段达到我校规定的GCT成绩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接到通知后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课考试和综合面试。1、第一阶段: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GCT试卷由四部分构成:语言表达能力测试、数学基础能力测试、逻辑推理能力测试、英语运用能力测试。GCT试卷满分400分,每部分各占100分。考试时间为3个小时,每部分为45分钟。2、第二阶段:专业课考试和综合面试。(1)专业课考试。(2)综合面试:着重考查考生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专业能力,了解考生的岗位经历和工作业绩,并对考生的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择优录取。1、第一阶段:GCT考试时间:2015年10月

  • 职中

    2022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专业课综合面试

    3楼

    2022年西安外国语大学欧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工作细则专业课综合面试:专业课综合面试由专业教师组成考核小组担任考官,用考生所学专业语言进行,考生以抽签方式确定题目并回答问题,考官根据各人表现给予成绩,满分100分。

  • 职中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综合面试

    4楼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综合面试(含思想政治素质及品德)

  • 职中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综合面试

    5楼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化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综合面试(含思想政治素质及品德)(10分钟/人)

  • 职中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综合面试

    6楼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公管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综合面试(含思想政治素质及品德):约15分钟,思想品德考核、学生的基本情况(学习经历、竞赛获奖、科研经历等)、学习能力(基础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表达能力、思维批评能力、信息归纳与整理等)、发展潜力、科研素养、就读意愿、个人规划等内容。占比60%。

  • 职中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综合面试

    7楼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综合面试(含思想政治素质及品德)

  • 职中

    2019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接收其他推免生,根据“推免服务系统”通知的时间,参加并通过导师团队组织的综合面试的推免生,务必在发出复试通知后4小时之内完成接受复试通知,通过复试后必须在学院招生办公室进行现场录取确认

    8楼

    2.其他推免生,根据“推免服务系统”通知的时间,参加并通过我院导师团队组织的综合面试的推免生,务必在发出复试通知后4小时之内完成接受复试通知,通过复试后必须在学院招生办公室进行现场录取确认。注意:因导师招生名额有限,无论何种原因未按时确认录取的推免生,我院将取消其录取资格并在“推免服务系统”中取消录取通知,把录取机会留给其他推免生。

  • 职中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综合面试

    9楼

    2022年西安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细则综合面试

  • 职中

    2018年西安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综合面试内容

    10楼

    (二)综合面试内容(1)专业素质和能力: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外语听说能力,特别是专业外语的应用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综合素质和能力: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