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人员于2018年5月25日下午17:00前向研究生院招生处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以“专业领域+姓名”命名),提交材料的电子邮箱:xuxiangqin@.cn。(1)《浙江大学工程博士报名登记表》(附件一)(递交包含本人签名、单位推荐意见PDF版,拟报考导师可以不用签名,以“专业领域+姓名+登记表”命名)或《硕博连读攻读工程博士申请表》(附件二)(递交有本人签名和硕导签署推荐意见的第一页PDF版,以“专业领域+姓名+申请表”命名)、《浙江大学工程博士报名信息汇总表》电子版(“专业领域+姓名+信息表”命名)(附件三);(2)
一、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需求,面向企业(行业)工程实际,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在相关工程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工程技术创新、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等能力,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为培养造就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四、报考方式和考核程序(一)报名阶段1、考生可结合工作和学习背景,联系我校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两个领域相关且承担过工程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的学院(系),咨询相关情况及导师信息。2、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人员于2018年5月25日前向研究生院招生处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以“专业领域+姓名”命名),提交材料的电子邮箱:xuxiangqin@.cn。(1)《浙江大学工程博士报名登记表》(附件一)(递交包含本人签名、单位推荐意见PDF版,拟报考导师可以不用签名,以“专业领域+姓名+登记表”命名)或《硕博连读攻读工程博士申请表》(附件二)(递交有本人
二、招生领域和人数根据教育部有关工作安排,我校现在启动电子与信息(085271)、能源与环保(085274)两个领域第二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招生,两个领域拟录取人数合计70名左右。
(一)报名阶段1、考生可结合工作和学习背景,联系我校电子与信息、能源与环保两个领域相关且承担过工程领域的重大、重点工程项目的学院(系),咨询相关情况及导师信息。2、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人员于2018年5月25日前向研究生院招生处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以“专业领域+姓名”命名),提交材料的电子邮箱:xuxiangqin@.cn。(1)《浙江大学工程博士报名登记表》(附件一)(递交包含本人签名、单位推荐意见PDF版,拟报考导师可以不用签名,以“专业领域+姓名+登记表”命名)或《硕博连读攻读工程博士申请表》(附件二)(递交有本人签名和硕导签署推荐意见
2、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人员于2018年5月25日前向研究生院招生处提交以下材料电子版(以“专业领域+姓名”命名),提交材料的电子邮箱:xuxiangqin@.cn。(1)《浙江大学工程博士报名登记表》(附件一)(递交包含本人签名、单位推荐意见PDF版,拟报考导师可以不用签名,以“专业领域+姓名+登记表”命名)或《硕博连读攻读工程博士申请表》(附件二)(递交有本人签名和硕导签署推荐意见的第一页PDF版,以“专业领域+姓名+申请表”命名)、《浙江大学工程博士报名信息汇总表》电子版(“专业领域+姓名+信息表”命名)(附件三);(2)身份证复印件、
1、研究生院咨询联系方式联系人:王美青,电话0571-88981469,邮箱:mqwang@.cn,联系人:王美青,电话0571-88981469,邮箱:mqwang@.cn,
(5)学籍或学位在线验证报告:已获硕士学位考生:学位证书在线验证报告。登录“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网”http://www.,在线申请学位验证,打印下载本人的学位认证报告。如不成功可根据要求申请书面认证,获得“学位认证报告”;应届考生:学籍认证报告。登录“高等教育学生信息咨询网”www..cn,进入“学信档案”在线申请学籍验证,打印下载本人的学籍认证报告。如不成功可根据要求申请书面认证,获得“学籍认证报告”。
2、相关学院(系)咨询联系方式学院(系)名称联系人电话(0571)邮箱机械工程学院宋晓云87951931songxy@.cn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洁87952876msecj@.cn能源工程学院方惠英87951008fhy@.cn电气工程学院金若君87951691eegrs@.cn建筑工程学院路琳琳88208680linlinlu@.cn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王亚纳87951502yawang@.cn海洋学院袁雯静0580-2092889hzczywj@.cn
3、参加综合考核的考生根据学院(系)的相关工作安排,按照学院(系)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并参加学院(系)组织的博士生入学综合能力考核。复试时考生还需提供能反映科研水平和工程能力的正式证明材料,包括:(1)《浙江大学工程博士报名登记表》或《硕博连读攻读工程博士申请表》纸质版原件(内容完整);(2)“专家推荐书”(附件四)两份,由两位与申请学科相关的副教授以上职称专家填写推荐信;(3)已取得的获奖、科研成果(含专利)、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等原件及复印件;(4)硕士学位论文全文;(5)学籍或学位在线验证报告:已获硕士学位考生:学位证书在线验证报告。登录“中国学位与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