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03科目名称:西方经济学考试总体要求西学经济学是经济学及管理学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宏观和微观两部分。微观部分主要包括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企业生产和成本理论、市场竞争理、生产要素的。宏观部分包括国民收入的衡量及决定理论、就业理论、通货膨胀理论、乘数理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等。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802科目名称:运筹学考试总体要求运筹学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理论与方法基础,运筹学又称为决策数学,其主要内容为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科学管理、科学决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模型和方法。本科目要求考生了解定量管理和定量决策的基本原理,掌握运用运筹学分析、解决实际管理决策问题的基本方法。考试主要内容本科目考试总分共计为150分,主要考试内容如下。(一)、线性规划主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29科目名称:行政管理学考试总体要求行政管理学是行政管理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学的基本概念、行政环境、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行政、行政领导、行政立法、行政文化、财务行政、行政决策与行政目标、行政执行行政信息与行政咨询、行政公共关系与行政协调、行政监督、办公室管理与后勤管理、行政效率、行政改革等。要求考生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28科目名称:科学技术史考试总体要求科学技术史是关于科学技术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既要研究科学技术内在的逻辑联系和发展规律,又要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各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是一门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科学技术史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1、研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的逻辑,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2、研究社会因素的制约性,揭示科学技术
2019年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30科目名称:新闻传播理论与历史考试总体要求主要考察考生对新闻传播学科基本概念、原理和历史的掌握程度和基本素养。要求考生系统运用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及中国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前沿进行案例分析并发现与解决问题。考试内容包括新闻学基础理论、传播学、中国新闻传播史、媒介伦理与法规等。参考书目①《新闻学概论》,李良荣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②《
东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科目编号:631科目名称:中国史考试总体要求中国史综合考试的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所掌握的历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利于择优选拔,确保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考查目标包括掌握中国史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过程、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掌握基本理论,能科学地分析、比较和评价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了解历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并能以科学的理论
3.第三章非稳态导热内容:3.1一维非稳态导热的解析解
三、要求1.第一章绪论内容:1.1传热学概述1.2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1.2.1热传导1.2.2热对流1.2.3热辐射1.3传热过程要求:(1)掌握导热、对流、热辐射的物理概念及其传递过程的基本特点和相应的基本公式;(2)掌握传热过程的概念及传热过程的基本方程式,掌握传热系数的物理意义及其计算方法;(3)掌握导热、对流换热过程的热阻计算公式、串联过程热阻叠加原则;2.第二章导热基本定律及稳态导热内容:2.1导热的基本概念2.1.1温度场与温度梯度2.1.2热流密度矢量和傅立叶导热定律2.1.3导热机理和导热系数2.2导热微分方程的建立2.2.1导热微分方程
5.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了解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的现象,理解竖壁上纯净蒸气层流膜状凝结换热的分析解的推导过程。能正确、熟练地应用竖管外、竖壁上、水平管和管束外凝结换热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影响凝结换热的主要因素及强化途径。重点掌握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上的核态沸腾区、稳定膜态沸腾区和临界点。理解确定临界热流密度的工程意义。能够计算大容器的饱和核态沸腾换热、临界热流密度。了解影响沸腾换热的主要因素及强化途径。
第六章凝结与沸腾1.6.1强化凝结传热的途径2.6.2大容器饱和沸腾过程的特点3.6.3临界热流密度4.6.4强化沸腾换热的途径
(4)沸腾换热现象要求:(1)掌握凝结换热现象产生的条件,凝结现象的两种基本形式及产生的原因;
3了解各种因素对对流换热的影响;对强迫对流、自然对流的换热相关准则有正确的认识;掌握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学描述方法;能够选择并应用准则数方程进行对流换热计算;掌握凝结和沸腾换热的基本规律。4掌握热辐射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熟练掌握角系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有效辐射力的概念和辐射换热等效网络的方法,以及形状因子等概念,进行多个表面间辐射换热的计算;掌握气体辐射的特性和规律。7掌握温度、热量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传热实验设计、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的一般方法。
第五章凝结与沸腾换热掌握凝结和沸腾两种对流换热方式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和强化措施;掌握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了解竖壁、倾斜壁、水平管和管束的膜状凝结的工程计算以及大容器饱和沸腾及临界热流密度的计算。第一节凝结换热现象第二节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第三节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第四节沸腾换热现象第五节沸腾换热计算式第六节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
(六)凝结与沸腾换热理解凝结换热现象及计算、沸腾换热现象及计算。
第六章凝结与沸腾换热1.凝结换热现象2. 膜状凝结换分析解3.影响膜状凝结的因素4.沸腾换热现象5.影响沸腾换热的因素了解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的现象,理解竖壁上纯净蒸气层流膜状凝结换热的分析解的推导过程。能正确、熟练地应用竖管外、竖壁上、水平管和管束外凝结换热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了解影响凝结换热的主要因素及强化途径。重点掌握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上的核态沸腾区、稳定膜态沸腾区和临界点。理解确定临界热流密度的工程意义。能够计算大容器的饱和核态沸腾换热、临界热流密度。了解影响沸腾换热的主要因素及强化途径。
6.第六章凝结与沸腾换热内容:(1)凝结换热现象;(2)膜状凝结分析解及实验关联式;(3)影响膜状凝结因数的讨论;(4)沸腾换热现象要求:(1)掌握凝结换热现象产生的条件,凝结现象的两种基本形式及产生的原因;(2)掌握纯净蒸汽在竖壁上作层流膜状凝结时的努谢尔特理论分析;(3)能对不凝性气体、蒸汽流速、蒸汽过热等对凝结换热的影响作出准确的解释;(4)掌握产生沸腾现象的条件,能正确区别大容器沸腾、强制对流沸腾、饱和沸腾和过冷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