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艺术与科技专业,25名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复合型、实践应用型和思维创新型,具有人文、艺术、科技素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博物馆、主题馆、会展设计、公共艺术、教育等相关领域从事专业工作。
主要课程:设计理论、空间设计基础、展示信息设计、材料与结构、道具设计、照明设计、品牌展示设计、博物馆设计、大型会展策划与设计。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名
培养目标:以研究艺术设计领域内各类信息的沟通与传达为方向,其中包括平面设计、品牌设计、信息设计、互联网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内容。课程设置关注社会文化动向与中国产业动态,同时关注传统媒体与新生媒体的特征,致力培养具有多元的视觉表达能力与运用多种媒介技术的能力,以及具备设计思维的高级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书籍设计、品牌形象设计、设计策划、叙事设计、信息编辑、品牌视觉设计、视觉交互设计、品牌插画与角色设计、影视广告、交互媒体设计、数字编排、信息可视化设计、信息与空间、数据视觉化、声音设计、交互设计、论文写作、毕业设计。
(一)艺术与科技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知识复合型、实践应用型和思维创新型,具有人文、艺术、科技素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展览策划、博物馆、主题馆、会展设计、公共艺术、教育等相关领域从事专业工作。
主要课程:设计理论、空间设计基础、制图、展示信息设计、媒材与装置、品牌展示设计、博物馆设计、大型会展策划与设计。
办学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围绕平面设计、品牌设计、包装设计、文创设计、互联网设计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程设置上既做到补短板,又着力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培养具有多元的视觉表达能力,能灵活运用多种媒介技术手段,适应艺术设计领域各类信息沟通与传达,具有学习和成长性的设计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字体设计、编排设计、品牌插画、文化创意品牌设计、广告影片、营销传播、品牌塑造、设计考察、校企合作课题设计、专题设计、论文写作、毕业设计。
办学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
(二)环境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水平环境艺术设计人才。能够掌握环境设计专业基础和相关学科理论,具备环境设计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能在艺术环境设计、教育等相关机构、领域从事专业工作。
主要课程:艺术及设计基础训练、专业历史理论、功能与空间、陈设与装饰、效率与规范、品牌与空间、节点与细部、主题与风格、改造与更新,以及专题型工作室课程等。
办学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
(二)产品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产品设计原理、用户研究方法、设计开发流程及管理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具有优良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用户需求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理解力、实践力;能在产品研发制造、专业设计服务、用户调查研究、教育培训机构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设计开发、设计服务管理、用户需求研究、专业培养等方面工作的高水平创意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为了建立跨专业的、更适合学科发展及产业趋势的“问题导向式”教学科研平台,学院在产品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教学体制,负责本科学生第1学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主要课程有:产品结构原理、人机工程学、信息与可视化、设计思维、专题设计等;
以社会需求和学院核心优势为导向,成立“智能与体验创新”、“产品与系统创新”、“文化与社会创新”、“纤维与空间创新”、“时尚与品牌创新”五个教学研究中心,负责本科生2-4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用户研究进阶、交通工具设计概论、交通工具设计专题创新家居用品设计、智能产品项目实践、生活方式设计、服务与体验设计、智能产品项目实践、用户行为与家居产品设计、CMF与产品系统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社会创新设计、文化整合创新设计文化研究与综合设计实践、毕业设计及论文等。
办学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
(二)工业设计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应用所学灵活处理工业产品的使用者、造型、色彩、功能、、结构与材料、工艺、环境和市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并统一表现在产品的系统设计上的基本能力。紧跟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基本掌握综合处理交互和服务设计等非实体产品设计的能力。能在各制造业企业的设计部、培训机构、政府的产业管理机构等单位从事新产品开发、教学、管理等方面以及自主创新创业的高水平创意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为了建立跨专业的、更适合学科发展及产业趋势的“问题导向式”教学科研平台,学院在产品设计的基础上,建立“专业”的教学体制,负责本科学生第1学期的专业知识学习,主要课程有:产品结构原理、人机工程学、信息与可视化、设计思维、专题设计等;
以社会需求和学院核心优势为导向,成立“智能与体验创新”、“产品与系统创新”、“文化与社会创新”、“纤维与空间创新”、“时尚与品牌创新”五个教学研究中心,负责本科生2-4学期的研究性学习,开设的主要课程有:用户研究进阶、交通工具设计概论、交通工具设计专题创新家居用品设计、智能产品项目实践、生活方式设计、服务与体验设计、智能产品项目实践、用户行为与家居产品设计、CMF与产品系统设计、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社会创新设计、文化整合创新设计文化研究与综合设计实践、毕业设计及论文等。
办学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
(三)考试地点:专业课两门考试地点: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广州市番禺区大学城外环西路168号),考生须于3月10日上午专业考试开考前半小时到我校熟悉专业考场。省统考三门考试地点:详见准考证所示。
(一)艺术与科技专业,25名培养目标:培养知识复合型、实践应用型和思维创新型,具有人文、艺术、科技素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博物馆、主题馆、会展设计、公共艺术、教育等相关领域从事专业工作。主要课程:设计理论、空间设计基础、展示信息设计、材料与结构、道具设计、照明设计、品牌展示设计、博物馆设计、大型会展策划与设计。
(二)视觉传达设计专业,20名培养目标:以研究艺术设计领域内各类信息的沟通与传达为方向,其中包括平面设计、品牌设计、信息设计、互联网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专业内容。课程设置关注社会文化动向与中国产业动态,同时关注传统媒体与新生媒体的特征,致力培养具有多元的视觉表达能力与运用多种媒介技术的能力,以及具备设计思维的高级设计人才。主要课程:书籍设计、品牌形象设计、设计策划、叙事设计、信息编辑、品牌视觉
(一)招生对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培养前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校招生的体检要求,所报考的专业必须与考生原就读的专科专业相对应,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报考:1.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的应届专科毕业生。2.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就读外省普通高校的应届专科毕业生。3.广东省户籍的普通高校往届专科毕业生及在报名确认截止日期(2
招生对象及报考条件(一)招生对象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品德良好,遵纪守法,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勤奋学习且具培养前途,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校招生的体检要求,所报考的专业必须与考生原就读的专科专业相对应,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可以报考:1.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的应届专科毕业生。2.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就读外省普通高校的应届专科毕业生。3.广东省户籍的普通高校往届专科毕业生及在
招生专业、人数、培养目标、主要课程1、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25名。2、培养能够进行商业展示和文化展示设计,具备创新意识,将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传播学相结合的展示设计专门人才。主要课程:设计理论、版式文编设计、人体工程学与制图、材料与构造、展示道具模型、展示照明设计、展览建筑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展览馆大型会展设计等。
招生专业、人数、培养目标、主要课程1、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25名。2、培养能够进行商业展示和文化展示设计,具备创新意识,将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传播学相结合的展示设计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理论、版式文编设计、材料与构造、多媒体应用、摄影、展示道具模型、展示照明设计、橱窗品牌展示设计、建筑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展览馆及大型会展设计等。
招生专业、人数、培养目标、主要课程1、艺术与科技(展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25名。2、培养能够进行商业展示和文化展示设计,具备创新意识,将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传播学相结合的展示设计专门人才。主要课程:素描、色彩、设计理论、版式文编设计、材料与构造、多媒体应用、摄影、展示道具模型、展示照明设计、橱窗品牌展示设计、建筑空间设计、室内设计、商业展示设计、博物馆、展览馆及大型会展设计等。
招生专业、人数、培养目标、主要课程1、艺术与科技专业25名。2、培养以现代设计理论为基础,结合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与传播学相结合的展示设计专门人才,注重多种媒介艺术的综合利用和艺术表现。主要课程:设计理论、空间设计基础、展示信息设计、媒介表现、展示道具设计、展示照明设计、橱窗品牌展示设计、博物馆设计、大型会展设计等。
招生专业、人数、培养目标、主要课程(一)艺术与科技专业,25名培养目标:培养知识复合型、实践应用型和思维创新型,具有人文、艺术、科技素养和综合设计能力的专业人才。能够掌握展示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在博物馆、主题馆、会展设计、公共艺术、教育等相关领域从事专业工作。主要课程:设计理论、空间设计基础、展示信息设计、材料与结构、道具设计、照明设计、品牌展示设计、博物馆设计、大型会展策划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