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参考书目1.《新闻学概论》(第五版),李良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2.《传播学教程》(第二版),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二、考试要求测试考生对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运用能力。

第八章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第一节国民党统治区的新闻事业第二节革命根据地的新闻事业第三节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新闻事业第四节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定期报刊和日报产生的时间、地点及其标志。产生的时间、地点及其标志。产生的时间、地点及其标志。产生的时间、地点及其标志。

(一)媒介与社会1.理解传播媒介1)传播的含义与类型2)传播的过程与要素2.1)传播过程与传播模式2.2)传播的五个关键要素3)传播媒介的界定与分类3.1)传播媒介的界定3.2)传播媒介的类型2.媒介的社会功能1)守望与预警的功能2)协调与商讨的功能3)传承与教化的功能4)娱乐与商业的功能3.媒介的社会影响1)媒介与政治舆论2)媒介与经济发展3)媒介与社会文化4)媒介与国际关系5)媒介的效果与效果理论5.1)效果与效果研究5.2)媒介与说服5.3)媒介与议程5.4)媒介与教养4.社会中的媒介1)社会制度与媒介环境2)科学技术与媒介发展

3.题型结构:(1)简答题:3题,30分(2)论述题:2题,40分(3)案例分析题:2题,80分

(三)媒介内容生产1.媒介内容生产的外部环境1)媒介制度1.1)媒介制度及其功能1.2)媒介制度的类型2)媒介产业2.1)作为产业的媒介业2.2)媒介产业的特点2.3)媒介产业的全球化3)媒介组织3.1)媒介组织的类型3.2)媒介组织的结构3.3)媒介组织的管理2.媒介内容生产的流程1)报纸的生产1.1)报纸的选题与策划1.2)报纸的采访与编辑1.3)报纸的版面设计1.4)报纸的出版发行2)节目的生产2.1)节目的策划2.2)节目的采制和播出2.3)节目的栏目化与频道化3)网络媒体的内容生产3.1)网络媒体平台的设计与维护3.2)网络媒体内容的采制和编辑

(二)媒介的形态与发展1.媒介形态的历史沿革1)口语传播2)书写传播3)印刷传播4)电子传播5)数字多媒体传播6)媒介形态沿革的规律与特征2.传统媒介及其传播特征1)报纸及其传播特点2)广播及其传播特点3)电视及其传播特点3.互联网及其传播特征1)数字技术与新媒体2)网络传播的媒介特征3)网络传播的主要类型3.1)网络中的人际传播3.2)网络中的群体传播3.3)网络中的组织传播3.4)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第一部分: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一节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的溯源第二节唐代的新闻传播与早期的官报第三节宋代官办的“邸报”和流行于民间的“小报”第四节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五节明代的新闻传播事业第六节清代早期和中期的新闻传播活动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第一节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第二节鸦片战争前澳门广州的近代报刊第三节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在香港的兴起第四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报业的崛起第五节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第三章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第一节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第二节维新运动与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第三节维新派报刊的业务特点与历

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第一节中国近代报业的开端第二节鸦片战争前澳门广州的近代报刊第三节鸦片战争后近代报业在香港的兴起第四节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上海报业的崛起第五节在华外报网的形成与外报的历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