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昌航空大学贵州各专业排位: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2983(需要考518分);
2.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26688(需要考508分);
3.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722(需要考503分);
4.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29989(需要考500分);
5.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9989(需要考500分);
6.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0455(需要考499分);
7.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31349(需要考497分);
8.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1349(需要考497分);
9.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1768(需要考496分);
10.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9884(需要考479分);
1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5331(需要考469分);
1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45882(需要考468分);
13.交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6473(需要考467分);
14.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6473(需要考467分);
15.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6473(需要考467分);
16.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7053(需要考466分);
1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47053(需要考466分);
18.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47053(需要考466分);
19.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科普通类排位47053(需要考466分);
20.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7631(需要考465分);
21.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8182(需要考464分);
22.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8182(需要考464分);
23.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8182(需要考464分);
24.教育技术学(游戏软件开发)理科普通类排位48815(需要考463分);
25.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8815(需要考463分);
26.材料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8815(需要考463分);
27.生物医学工程(电子)理科普通类排位49361(需要考462分);
28.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9361(需要考462分);
29.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9361(需要考462分);
30.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9946(需要考461分);
31.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9946(需要考461分);
32.电子封装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1188(需要考459分);
33.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1188(需要考459分);
34.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1188(需要考459分);
35.德语文科普通类排位9361(需要考544分);
36.工商管理(民航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9564(需要考543分);
37.公共事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9784(需要考542分);
38.英语(外贸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9784(需要考542分);
39.经济学(金融与投资)文科普通类排位10009(需要考541分);
40.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669(需要考538分);
41.法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0669(需要考538分)
2019年南昌航空大学各专业贵州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贵州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18 | 22983 |
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 | 508 | 26688 |
电子信息工程 | 503 | 28722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00 | 29989 |
土木工程 | 500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99 | 30455 |
自动化 | 497 | 31349 |
金属材料工程 | 497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496 | 31768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本科二批 | 479 | 3988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69 | 4533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468 | 45882 |
交通工程 | 467 | 46473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467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467 |
物联网工程 | 466 | 4705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66 |
工程管理 | 466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466 |
通信工程 | 465 | 47631 |
网络工程 | 464 | 48182 |
环境工程 | 46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64 |
教育技术学(游戏软件开发) | 463 | 48815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63 |
材料化学 | 463 |
生物医学工程(医疗电子) | 462 | 49361 |
工业工程 | 462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62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61 | 49946 |
应用化学 | 461 |
电子封装技术 | 459 | 51188 |
机械电子工程 | 459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459 |
德语 | 文科 | 544 | 9361 |
工商管理(民航管理) | 543 | 9564 |
公共事业管理 | 542 | 9784 |
英语(外贸英语) | 542 |
经济学(金融与投资) | 541 | 10009 |
新闻学 | 538 | 10669 |
法语 | 538 |
经济学类
经济学(金融与投资)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特色:本专业起源于南昌航空大学1992年设置的工业经济专业,至今已积累了20多年的办学经验。1997年正式招收经济学本科学生,2012开始一本招生。2004年成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19年成为江西省一流建设专业。在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居“经济学”专业全省第三。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开拓精神,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与专业技能;能在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工作;能在经济学各个分支学科进行扩展和深造的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10名,硕导7名,博士8人。其中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2人被评为校教学十佳。
主要课程:课程设置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宽口径、厚基础,以“金融与投资方向”为特色。主要专业课程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金融学、投资经济学、金融工程学、证券投资学、风险投资、金融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国际贸易、财政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技术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
就业领域:培养的毕业生能胜任政策研究部门、金融机构和工商企业的经济分析、预测、规划、管理等工作。从历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学生的主要流向是:(1)在银行、证券、保险、信用社、金融租赁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管理或具体业务工作;(2)在企业从事投资规划、经济分析与管理等工作;(3)参加国家及地方公务员考试,考入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4)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考取研究生。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二个研究领域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硕士推免资格。培养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现代化信息处理、现代化生产的控制和管理、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气控制、航空电气及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分析、设计、研究和应用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下设“工业自动化”和“航空电气”两个专业方向。
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及PLC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专业方向一:工业自动化
本方向培养从事现代化生产的控制和管理、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电气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等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分析、设计、研究和应用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业自动化方向:网络集成自动化、供配电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电力传动控制系统、LabView编程与虚拟仪器设计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民航、国防、机械、电子、电力、汽车、石化、建筑、钢铁、冶金、食品等行业从事自动化领域的系统分析、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及管理工作。
专业方向二:航空电气
本方向培养从事现代化生产的控制和管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电气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特别是航空电气等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分析、设计、研究和应用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航空电气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飞机电源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运动控制技术、DSP原理及应用。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民航、国防等行业从事航空电气领域的系统分析、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及管理工作。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学制四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硕士推免资格。本专业学生实施分层次、分类型培养。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春晓班”、出国留学交换生、校企联合培养班。国内多家企业在该专业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如“江铃奖学金”、“昆山华恒奖学金”等。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是研究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自动化制造系统和先进制造模式的学科。培养具备机械制造基础理论、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过程自动化和现代集成制造系统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内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生产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机电控制与PLC应用、现代机械制造装备、数控加工及编程技术、流体力学与热力学基础。
就业领域:可从事机械制造领域,航空航天等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民航机场的产品设计与开发,计算机技术应用,数控加工及设备维修改造,自动控制,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简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设立的社工、法学、公管、新闻、播音与主持艺术五个本科专业之一,于2004年在原社科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经学校申报,江西省教育厅批准设置,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本专业以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专门人才为目标,旨在培养适应21世纪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及管理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强化学生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行政职业能力的培养,塑造跨学科、应用型人才,突出人力资源管理和航空特色,鼓励学生报考研究生以提升学历、通过公务员考试等渠道进入政府、事业单位从事相关管理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应聘社区、环保、慈善等非营利公益性部门、航空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实际管理和服务工作。
主要课程:主要设置有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学、公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绩效管理、社会保障、航空事业管理、政治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等课程,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学科建设:本专业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于2013年获批“区域管理与公共政策”[专业代码:0305J1]硕士点,2014年开始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招收MPA公共管理硕士。本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4届,200多人;在校研究生3届,50多人。本专业已形成本科-研究生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师资建设:本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优化结构,经过10多年的长期努力,形成了一支学历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师们100%毕业于外校,其中大部分来自国家“985”重点大学。教师所学专业,有管理学、经济学、 政治学、 社会学等 ,学科基础宽,整体结构合理,能够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现有专兼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9人,讲师7人,80%具有博士学位。
教师教学水平:本专业教师教学态度明确、热爱教育事业,注重为人师表,近年来有不少教师受到各级表彰。本专业教师积极编写教材和实验指导书,出版2本航空特色教材《航空事业管理》《航空安全管理》(航空工业出版社)。从教师教学效果来看,本专业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不断更新教学资料与授课内容,始终使专业教学保持在与经济社会高度衔接并紧密接轨的动态一致,体现本专业的现实性、应用性与时代性特征。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必修课学生评教中,教师授课成绩均为优秀与良好。
教师科研水平:本专业坚持以教学为本、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办学方针,遵循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原则,把科学研究工作提高到培养师资、保证教学质量、促进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高度来认识,努力开创科研的新水平。根据文法学院的背景和历史沿革,学院的办学特色是跨学科,应用性。本专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和航空事业管理方面在国内具有显著特色和明显优势,我院“航空文化研究所”“农村法治发展研究所”“江西经济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成为我专业的一大亮点和特色之一。本专业老师近年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点)5项,省部级项目30多项,获得江西省社科奖二等奖三等奖数项,科研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影响。为本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提供了来自经济社会一线课题,也为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创造了良好条件,科研大力促进了教学,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就业去向: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去向:(1)国家与地方政府公共管理部门;(2)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单位;(3)城市供水、供电、燃气、公交、轨道交通等公用事业单位;(4)社区、环保、慈善等非营利公益性部门;(5)社会养老、失业救助、社会保险等民生和社会保障部门;(6)航空企事业单位;(7)国企、外企、股份制企业及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部门。
仪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的前身是经原国家国防科工委和国家教委于1982年批准设立的无损检测专业,是国内高等院校中首家设立的无损检测本科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构件质量与控制”国防特色学科和江西省一流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在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居“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全省第一。
专业方向:方向一:无损检测
方向二:无损检测(卓越计划)
方向三:精密测试与仪器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要求掌握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热、声、光、电、磁等特性对构件进行检测与评价的综合工程技术。培养从事工业无损检测与评价、无损检测仪器开发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水平:本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建设最早且培养规模最大,拥有国内最为完备的无损检测技术实验室,是国内系统培养无损检测本科及研究生的本科高校之一,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学水平居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前列,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居“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全省第一。
科研平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江西省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联盟盟主单位。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人选2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1人,中国无损检测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2人,专业委员会委员6人,江西省无损检测学会理事长1人,具有中航工业、无损检测学会高级培训教师资质12人,有8位教师持有无损检测三级证书。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工程材料、传感器原理、材料加工工艺、无损检测物理基础、声学检测、射线检测、电磁检测、光学无损检测、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新技术、无损检测仪器、无损检测标准等。
就业领域:可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先进制造、石油化工、能源、交通、特种设备等行业和科研院所等从事无损检测、无损检测设备开发、质量管理等工作。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我校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本专业成立于2000年,是学校特色工科专业之一,入选江西省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示范硕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的支撑专业。2011年获“高分子材料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实验中心”。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教师1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1人。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等专业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近代化学基础、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研究方法、塑料模具设计、聚合物改性等。
就业领域:本专业突出“面向航空,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定位,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军工、石油、化工、汽车、船舶、轻工、建筑、电子电器及医药等诸多领域的科研(设计)院所和企业从事橡塑、涂料、粘合剂和复合材料的合成、加工、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还可以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等)、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耐热材料、超强超韧材料等)、精细高分子材料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发工作,也可以通过研究生学习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培养质量:已为我国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100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大部分活跃在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第一线,部分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近几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考研率在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