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山西各专业排位:
1.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基地班)、信息与计算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7167(需要考578分);
2.物理学(师范、非师范)理科普通类排位7376(需要考577分);
3.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376(需要考577分);
4.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理科普通类排位7580(需要考576分);
5.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师范、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7999(需要考574分);
6.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非师范)、软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7999(需要考574分);
7.测绘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184(需要考573分);
8.会计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184(需要考573分);
9.化学类(化学(师范、非师范)、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184(需要考573分);
10.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师范、英才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184(需要考573分);
11.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8184(需要考573分);
12.能源动力类(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438(需要考572分);
13.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8438(需要考572分);
14.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8662(需要考571分);
15.公共管理类(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8662(需要考571分);
16.外国语言文学类(双外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德语、意大利语)(外语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913(需要考586分);
17.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文科基地)秘书学)文科普通类排位956(需要考585分);
18.社会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65(需要考583分);
19.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65(需要考583分);
20.历史学类(历史学(师范、非师范)、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65(需要考583分);
21.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文科普通类排位1065(需要考583分);
22.地理科学类(地理科学(师范、英才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065(需要考583分);
23.古典文献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117(需要考582分)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山西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山西 | 数学类(包含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基地班)、信息与计算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8 | 7167 |
| 物理学(师范、非师范) | 577 | 7376 |
| 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77 |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576 | 7580 |
| 生物科学类(包含专业:生物科学(师范、国家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 | 574 | 7999 |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非师范)、软件工程) | 574 |
| 测绘工程 | 573 | 8184 |
| 会计学 | 573 |
| 化学类(包含专业:化学(师范、非师范)、应用化学) | 573 |
| 地理科学类(包含专业:地理科学(师范、英才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573 |
| 工商管理类(包含专业: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 573 |
| 能源动力类(包含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572 | 8438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包含专业: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572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571 | 8662 |
| 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 571 |
| 外国语言文学类(双外语)(包含专业:俄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德语、意大利语)(五年)(需口试)(外语语种英语) | 文科 | 586 | 913 |
| 中国语言文学类(包含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国家文科基地)秘书学) | 585 | 956 |
| 社会学 | 583 | 1065 |
| 经济学 | 583 |
| 历史学类(包含专业:历史学(师范、非师范)、文物与博物馆学) | 583 |
| 新闻传播学类(包含专业: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583 |
| 地理科学类(包含专业:地理科学(师范、英才班)、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 | 583 |
| 古典文献学 | 582 | 1117 |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南京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师范) 培养目标:本专业从现代地理教育理念出发,培养综合发展、适用中等以上学校的地理、环境、社会等课程教育教学岗位需要的高级师资。培养可从事环境资源、区域经济与城乡规划和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高级管理及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宇宙环境、流体环境、生态环境、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测量与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地理建模、地理教学论等20多门专业必修课以及城市地理、旅游地理、区域经济学、海洋地理等10多门专业选修课,并有多门实践和实习课程,其中有庐山等地理综合实习,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实践能力和全面的师范生技能。 专业特色:该专业拥有以长江学者领衔的教育部创新团队等一大批专家教授,其中教授19人,博导17人,学科建设水平位居国内领先地位。拥有《自然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雄厚的学科实力,给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深造氛围。该专业已从传统的单一培养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才扩展为培养既可从事中等学校教师职业也能在资源、环境、城乡规划与生态保护等领域从事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还为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输送优秀人才。 就业去向:毕业生可在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及高等院校的相关专业从事教学与科学研究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管理与规划方向) 为了适应国家对国土资源管理与规划形势发展的需要,我院于1993年开设了该专业,是江苏省内最早设立此类专业的高校之一。学院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大量的专业实践基地,毕业生在学习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同时还具有扎实的专业实践技能基本功,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从事城乡土地资源管理、建设规划开发和地价评估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以及从事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与研究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土地管理、测绘学、土地评估、土地经济、国土规划、地籍管理、地产法律制度、房地产经营与开发、地理信息系统、土地信息系统、遥感应用等20多门专业必修课程和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城市规划等一系列选修课。 专业特色: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是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该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素养的同时具备很强的业务实践能力。产学研紧密结合是该专业的重要特色。依托该专业师资力量设立的江苏省金宁达土地资产评估高新技术公司具有国家一级资质。在土地资产评估、地籍管理和专题地图开发等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学生从入校开始就有机会参与专业实践实习,培养从事相关业务的能力。 就业去向:毕业生主要就业部门为各级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土地价格评估机构以及从事房地产开发的工商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土地评估、国土管理及国土资源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教育研究性工作。
测绘类
测绘工程
南京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测绘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领域。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赋予了这门古老学科新的内涵和生命。特别是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使测绘学科正在步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实时化和可视化的新阶段,成为信息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和范围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测绘学科的应用领域,扩大到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与地理信息有关的各个领域。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在信息时代数字测绘体系以及航天航空、农业、环境、交通、军事等相关领域从事测绘新型高级工程技术、科研等工作的专业人才与管理人才,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摄影测量、数字测图与数字地图学、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主要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国民经济建设相关领域中的基本的专业应用能力。 主要课程:测绘学概论,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测量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其应用,摄影测量原理,地图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原理与应用,以及工程测量、数字摄影测量,卫星导航定位算法与程序设计、遥感图像解译,数字图像处理、GIS工程与实践、、空间数据库原理、数字高程模型,电子地图学、空间分析与辅助决策、空间信息可视化等多门专业课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于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设有地理信息系统(理学)和测绘工程(工学)两个本科专业,一理一工,相辅相成;该专业具有一流的教学科学研究队伍,优越的实习实验环境。培养具有信息化测绘理论与技术和空间信息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本专业的特色之一。该专业的毕业生有良好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很好的深造前景和广阔的就业机会。 就业去向:可从事数字测绘、国家与地方的基础地理信息建设、应用与开发工作,也可在航天航空、农业、环境、交通、军事、国土资源管理、规划、物流等相关领域从事测绘信息的获取、处理和行业应用的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社会学类
社会学
南京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专门人才应具有社会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社会调查研究的技能和较强的社会工作能力,能在劳动、人事、民政、保险等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司、地方基层管理部门和社区服务部门从事实际管理、科研和教学、规划与决策等工作。 主要课程:社会学原理、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农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社会学、组织社会学、人口社会学、行政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史、社会组织管理、社会问题、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等。 就业去向:政府机关及有关事业单位、高等院校。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科学与工程
南京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食品科学与工程(该专业男、女兼招)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适应现代化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具有食品科学与化学、营养学、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食品领域从事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品开发、人群营养指导、营养保健及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食品工程原理、生物化学、大学数学、大学物理、机械制图、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原料学、营养学、疾病与营养、食品化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果蔬采后生理与贮运技术、烘焙食品工艺学、畜产食品工艺学、发酵工艺学、食品机械与设备、市场营销学等。 专业特色:该专业采用通识教育+工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十分重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营养学、乳品科学以及烘焙技术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该专业具有高层次的师资队伍,获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设有完善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各类专业实验室,并在上海早苗食品有限公司、南京奶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雨润肉食品有限公司、南京桂花鸭食品有限公司、江苏省食品有限公司、江苏省及南京市食品卫生监督检验中心等单位建立了就业实习单位。 就业去向: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与食品、医药行业有关的企业、政府职能部门、食品安全检测与监督机构、学校及科研院所工作。
中国语言文学类
古典文献学
南京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文史修养,掌握古籍整理、古
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理论,具有较强的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
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文学、史学、汉语言文献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古籍整理和中国古典文献学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有关理
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掌握古典文献专业的基础理
论、科学方法、基本技能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古籍整理、古典文献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历史、哲学等文史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及古典文献的分析、研究方法;
3.具有良好的古典文献修养,具有较强的古籍整理以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古籍整理及编辑出版、传播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献学概论、古代汉语、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化概论、版本目录
学、校勘考订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古籍整理及写作技能训练、古典文献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
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0502 外国语言文学类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科学
南京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环境化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培养目标:培养系统学习和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宽厚、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人文素养,了解环境科学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接受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适应社会对环境监测和保护、环境影响评价等多方面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无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分析化学实验、仪器分析、仪器分析实验、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实验、生物化学、生物化学实验、化工基础、化工基础实验、环境学概论、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环境监测及实验、水处理工程及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及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必修课程,以及CAD制图、废水处理工艺设计、环境科学专业英语、环境信息系统、固废处理与处置、环境声学及噪声控制等专业选修课程。 专业特色:本专业拥有环境科学、分析化学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环境科学专业现有教师10名,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学位获得者7人。该专业在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环境生物技术、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和明显的专业特色。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合到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及教育机构等从事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环保产品研发和环境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