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拟录取名次 由以下公式换算录取成绩后由高到低排列: 拟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四、拟录取排名方法(1)全日制学术型、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三种类别分别进行。(2)复试中,综合口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参与总成绩排名,直接不予录取。 (3)根据招生计划和录取顺序,按录取成绩排名由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 (4)录取顺序:一志愿考生、院内调剂考生。(5)校外二志愿调剂考生与报考本校的一志愿考生一起参加复试,复试方案参照全日制学术型、全日制专业学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三种类别考生执行,录取计划单列。(6)个别专业的录取政策会根据报考情况和学校政策进行调整。如有调整,以复试前发布的新通知为准。

4.拟录取排名方法报考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术型考生按本类型的终总成绩进行排序,以排序的先后顺序来确定录取名次。总成绩=(初试成绩÷5)×60%+复试成绩×40%在复试之后,专业学位招生计划若有余额,符合复试基本要求的学术型考生可向专业学位调剂。参加我院夏令营的考生,表现优异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校外调剂考生单独排名,单独录取。录取政策会根据报考情况和学校政策进行调整。如有调整,以复试前发布的新通知为准。

二、专业学位 1.复试方式 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内容由各专业确定。笔试成绩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面试成绩满分100分,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95%+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满分100分。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按5分计,由面试小组在面试过程中通过考核单独给出。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课采用笔试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加试课程成绩应达到60分以上,才能够取得面试资格。 2.复试笔试科目动力工程专业:根据考生的培养课程体系情况可从下列科目选取其一:传热学和工程流体

2.复试笔试科目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专业笔试科目,根据考生的培养课程体系情况可从下列科目选取其一: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内燃机原理。 传热学和工程流体力学科目中,传热学占60分,工程流体力学占40分。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笔试科目为:汽车理论。

一、学术型 1.复试方式 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笔试成绩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面试成绩满分100分,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95%+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满分100分。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按5分计,由面试小组在面试过程中通过考核单独给出。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课采用笔试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加试课程成绩应达到60分以上,才能够取得面试资格。 2.复试笔试科目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专业笔试科目,根据考生的培养课程体系情况可从下列科目选取其一:传热

3.面试内容 面试包括英语口语和专业综合两部分,按100分计(取各主考教师给出成绩的平均值)。

1.复试方式 采用笔试和面试两种方式,笔试成绩满分100分,时间150分钟;面试成绩满分100分,每位考生面试时间不少于15分钟。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60%)×95%+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满分100分。外语听力和口语测试成绩按5分计,由面试小组在面试过程中通过考核单独给出。 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课采用笔试形式,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加试课程成绩应达到60分以上,才能够取得面试资格。

5.复试笔试科目参考书目 传热学:《传热学》(第三版),杨世铭、陶文铨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内燃机原理:《内燃机学》(第二版),周龙保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工程流体力学》,杜广生主编,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年版。 汽车理论:《汽车运用工程基础》,姜立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06

4.拟录取排名方法 (1)一志愿报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或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的考生,按照报考专业,根据录取成绩从高到低排名录取。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百分制)×60%+复试成绩(百分制)×40%。(2)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均不接受一志愿报考校内其他单位的考生调剂。(3)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接受校外调剂,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专业不接受校外调剂。符合我校调剂要求的校外考生单独排名,单独录取。录取成绩=(初试成绩÷5)(百分制)×60%+复试成绩(百分制)×40%。(4)个别专业的录取政策会根据报考情况和学校政策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