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节肢动物门1、节肢动物门的形态结构与生殖发育。2、日本沼虾与甲壳纲中其他有经济意义的动物。3、昆虫纲的特征代表动物形态结构与生态。昆虫习性与生殖发育。

十一棘皮动物门1、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名词解释:原口动物、后口动物

五腔肠动物门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的特征与常见动物。

Ⅲ.考查范围一绪论1、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中的地位。2、动物的分类阶元、命名与现行分类系统。二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与分类。2、鞭毛虫纲、肉足纲、孢子虫纲、纤毛纲主要特征和重要类群以及它们的亲缘关系。三多细胞动物的起源1、多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在胚胎学上的证据。2、初步掌握多细胞动物胚胎发育的六个重要阶段。四海绵动物门1、侧生动物的概念。2、多孔动物的主要特征。五腔肠动物门1、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水螅纲、钵水母纲、珊瑚纲的特征与常见动物。六扁形动物门1、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真涡虫形态结构与生殖。3、吸虫纲、绦虫纲特征。七假体

Ⅱ.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动物学基础占40%,无脊椎动物学占30%,脊椎动物学占30%。四、试卷题型结构概念题10小题,每小题2.5分,共25分。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填空题30空,每空0.5分,共15分。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五、参考书目刘凌云、郑光美主编。《普通动物学》(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十五两栖纲1、动物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史及两栖纲的重要意义。2、两栖纲的主要特征。

九软体动物门1、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2、瓣鳃纲、腹足纲、头足纲的主要特征

一绪论1、生物的分界及动物在生物中的地位。2、动物的分类阶元、命名与现行分类系统。

二原生动物门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与分类。2、鞭毛虫纲、肉足纲、孢子虫纲、纤毛纲主要特征和重要类群以及它们的亲缘关系。

十四鱼纲1、鱼纲的主要特征:鳞、体型、鳍、脊椎骨、脑神经、内耳的结构2、渗透压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