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道岔施工技术参考书籍:[1]练松良,李向国.轨道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2]练松良.轨道动力学[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1、围岩力学性质(20%~30%)(1)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2)岩石的流变特性(3)岩石的强度理论(4)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

4、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10%~15%)(1)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原理(2)围岩特征曲线(3)支护结构特征曲线

5、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计算方法(15%~20%)(1)结构力学法(2)岩体力学法(3)信息反馈法

2、岩体的初始应力场(10%~15%)(1)自重应力场(2)构造应力场(3)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影响因素(4)岩体初始应力场的量测方法

一、考试总体要求本门课程主要考察学生对隧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掌握围岩的力学和工程性质、隧道施工力学效应理论、隧道结构与围岩的相互作用关系,熟悉各种隧道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的原理和方法。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1、围岩力学性质(20%~30%)(1)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2)岩石的流变特性(3)岩石的强度理论(4)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2、岩体的初始应力场(10%~15%)(1)自重应力场(2)构造应力场(3)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影响因素(4)岩体初始应力场的量测方法3、隧道施工力学效应(15%~20%)(1)深埋圆形洞室的二次应力状态(2)深埋圆形洞室的三次应力状态(3)节理岩体深埋圆形洞室的剪裂区及应力(4)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5)高地应力硬岩隧道施工力学4、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10%~15%)(1)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原理(2)围岩特

1、围岩力学性质(20%~30%)(1)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2)岩石的流变特性(3)岩石的强度理论(4)岩体的基本力学性质

2、岩体的初始应力场(10%~15%)(1)自重应力场(2)构造应力场(3)岩体初始应力场的影响因素(4)岩体初始应力场的量测方法

3、隧道施工力学效应(15%~20%)(1)深埋圆形洞室的二次应力状态(2)深埋圆形洞室的三次应力状态(3)节理岩体深埋圆形洞室的剪裂区及应力(4)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5)高地应力硬岩隧道施工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