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福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7 | 42594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474 | 44060 | ||||
会计学 | 472 | 45045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71 | 45527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470 | 46021 | ||||
纺织工程 | 470 | |||||
机械电子工程 | 470 | |||||
风景园林 | 470 |
专业优势:微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发展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培养专业人才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国家安全的保障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专业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包括半导体物理和器件、工艺和材料以及集成电路设计等方向。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物理学基础,能掌握微电子基本理论、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熟悉电子线路和计算机的基本理论与应用,具备相关新型交叉学科基本知识的研究型专门人才和具备综合开发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集成电路工艺原理、集成电路EDA、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微电子测试技术、微电子封装技术、程序设计语言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微电子设计公司、集成电路加工企业、微电子封装测试公司、邮电通信企业、微电子系统与光电子系统的研发部门、电子工程相关的研究所、高等院校从事各种微纳电子材料与工艺、固体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相应的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优秀本科毕业生可以进一步在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计算机科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等相关学科继续深造,成绩优异者,可直接推荐免试攻读本校硕士学位。
就业前景:微电子科学与技术是电子科学技术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先导和基础,是发展现代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基础,社会需求很大。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结构调整,以及中国IC、IT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信息社会发展的推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广阔
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必需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具备管理、会计及审计等方面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了解经济政策和法规,适应现代企业财务会计创新要求,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及相关专业领域从事会计与审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会计与审计方法与专业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审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会计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调查统计、文献检索、数据处理等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3.了解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及相关国际惯例;
4.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具有财会电算化工作应用的基本能力;
6.具有初步的科研及财会与审计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 大学英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程序设计语言
统计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 管理会计 经济法
财务管理 初级财务会计 中级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审计学概论 审计实务
会计信息系统 税法
五、修业年限 四年
六、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数学基础素养,掌握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具备运用数学知识及使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数学与应用数学及工程、管理等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应用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与解析几何、实变函数、复变函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语言与程序设计、Java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最优化方法、数学软件Matlab、数学建模与实验、运筹学、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智能计算、数值计算方法、模糊数学、大学物理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或在企业、政府管理机构、国防部门等从事数学应用和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可以继续攻读数学各专业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本专业按理工类招生,本科四年,毕业后授理学学士学位。
专业优势: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机械电子技术领域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具有机电新产品开发与企业管理所需的知识结构及潜能,能从事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设计、研究、制造、控制等工作。主要培养把机、电、液专业知识综合运用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制造、设备运用与管理、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以机械学、电子学为主干学科,以机械设计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课程有:画法几何及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电工学、测试技术、机械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机械制造工艺学、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机电系统建模与仿真、机电控制系统设计、电机与拖动、机器人应用技术基础等。
就业方向:学生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等从事与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就业前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前景广阔。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在一定时间内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仍将很大。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年份省份专业名称省统考科类省统考子科类2021福建省设计学类美术学和设计学类美术2021福建省表演其他服装表演2021福建省播音与主持艺术其他播音2021福建省编导戏剧与影视学类编导
年份省份批次科类专业名称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2020福建省本科批纺织工程.52020福建省本科批服装设计与工程.52020福建省本科批会计学福建省本科批机械类.52020福建省本科批人工智能福建省本科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52020福建省本科批智能制造工程.667
年份省份批次科类专业名称录取人数文化课高分文化课低分文化课平均分专业课高分专业课低分专业课平均分综合高分综合低分综合平均分2020福建省艺术理设计学类.3668.8869.122020福建省艺术文表演.734172.734172.734172.734172.734172.7342020福建省艺术文设计学类..171.26770.9271.06
年份省(市)批次科类专业名称录取人数高分低分平均分2017福建省二本理测控技术与仪器2403.951400.950402.4512017福建省二本理纺织工程3404.952396.949399.9502017福建省二本理服装设计与工程2408.954396.949402.9522017福建省二本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2401.951400.950401.451
2020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及计划2020年福建省本科招生专业及计划一览表
2020年西安信息职业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及计划2020年福建省专科招生专业及计划一览表
2022年西安科技大学福建省各专业招生计划分专业招生计划
2021年西安工程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纺织类(含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
西安工程大学2017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服装设计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6分,纺织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6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0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0分。西安工程大学2017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
西安工程大学2018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纺织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7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服装设计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9分,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2分。西安工程大学2018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
西安工程大学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纺织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3分,会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智能制造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4分,服装设计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
西安工程大学2021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服装设计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17分,纺织类(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0分,智能制造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1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2019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61分,电气自动化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72分。西安交通工程学院2019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
西安工程大学2019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服装设计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纺织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机械电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风景园林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0分,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71分,会计学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