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解决问题

2019年浙江大学“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导师简介及联系方式

2019年浙江大学“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导师简介及联系方式
中专网 更新时间:2023-03-10 13:30:09 提问时间:2018-04-12 12:5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19年浙江大学“农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项目特点

    1楼

    一、项目特点为贯彻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部署、深入实施“六高强校”战略、推进内涵提升,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结构层次丰富、交叉学科平台集聚等学科生态系统化的优势,促进文理渗透、理工交叉、农工结合、医工融合等多形式交叉,浙江大学启动了“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建设试点工作。“农学+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围绕国家社会发展战略与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以“绿色智慧农业”为中心,设置设施农业、健康农业、生态农业、数字农业、污染调控、模式生物与逆境农业等若干领域的交叉培养方向,探索“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支撑、中心为载体、多学科交叉为特征、导师团队合

  • 中专学校

    2019年浙江大学“农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导师简介及联系方式

    2楼

    七、导师简介及联系方式1.方卫国教授导师组:方卫国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PI,中国菌物学会虫生真菌专业委员会主任,FrontiersinMicrobiology副主编,UniversityofMarylandCollegePark客座教授。长期从事真菌环境适应性的分子机制和进化机制研究,在Science、PNAS、NatureCommunications等期刊发表论文近50篇,研究课题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究计划资助。合作导师朱永群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

  • 中专学校

    2019年浙江大学“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合作导师:耿光超

    3楼

    3.合作导师:耿光超耿光超,男,博士,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9年获得浙江大学工学学士学位和竺可桢荣誉证书,2014年于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师从江全元教授。攻读博士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于2012年8月至2013年11月赴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联合培养。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在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孙优贤院士。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WilsunXu教授。2017年9月起,加入浙江大学电

  • 中专学校

    2019年浙江大学“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导师简介

    4楼

    1.导师简介主导师:陈子辰,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微机电系统与微制造、精密工程方向的研究工作,现已发表SCI、EI学术论文1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出版专著、译著和编著2本,编写教材1本。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联系方式:chenzc@.cn。联系方式:chenzc@.cn。合作导师:陈伟,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导。国家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青年千人计划等资助。主要从事谱相单分子蛋白质动态原位定量检测技术、神经突触粘附膜

  • 中专学校

    2019年浙江大学“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支撑项目

    5楼

    2.支撑项目本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将依托浙江大学流体动力与机电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开展,支撑该研究的项目有:[1]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年科学家专题,编号2015CB910800,单分子膜蛋白原位定量检测技术的研发及其在神经突触膜蛋白研究中的应用,2015/01-2019/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编号31470900,免疫受体NKG2D及其配体二维反应特性及机械力调控的分子机制的研究,2015/01-2018/12;[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编号51575485,智能假肢手物体抓握过程中的滑移产生机理及其检测

  • 中专学校

    2019年浙江大学“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导师简介及联系方式

    6楼

    七、导师简介及联系方式(支撑该研究的主要课题、项目和重要平台、设施)方向1:1.导师简介主导师:陈子辰,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导。主要从事微机电系统与微制造、精密工程方向的研究工作,现已发表SCI、EI学术论文100多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多项,出版专著、译著和编著2本,编写教材1本。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联系方式:chenzc@.cn。联系方式:chenzc@.cn。合作导师:陈伟,基础医学院教授,博导。国家蛋白质重大研究计划“青年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青年

  • 中专学校

    2019年浙江大学“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主导师:江全元

    7楼

    1.主导师:江全元江全元,男,1975年7月生,博士、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处处长,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海洋可再生能源电气装备与系统技术研究实验室)副主任。2006年7月至2008年6月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做访问学者,2008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等学校科研成果奖一等奖1项,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等多项奖励。从2000年至今,发表学术论

  • 中专学校

    2019年浙江大学“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奖励办法

    8楼

    六、奖励办法1.优秀本科生通过推荐免试被录取为直接攻博生的,入学后颁发10000元/人“新生奖学金”,以激励产出创新性研究成果。2.交叉培养博士研究生在完成主学科培养方案的课程学习及培养环节要求的基础上,直接攻博生须同时完成所交叉学科5门及以上专业课程,硕博连读生须同时完成所交叉学科3门及以上专业课程;符合条件的,可申请所交叉学科的课程辅修专业证书。3.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达到学位授予要求的,可授予相应主学科的博士学位,并颁发交叉培养荣誉证书。4.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在申请浙江大学学术新星计划项目、赴国(境)外大学或科研机构开展联合培养或短期学术交流项目

  • 中专学校

    2019年浙江大学“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合作导师:宋明黎

    9楼

    2.合作导师:宋明黎宋明黎,男,博士,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6年于浙江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学博士学位,攻读博士期间获得“微软学者”称号。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图像信息处理、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视觉大数据、嵌入式计算机视觉、自然人机交互等,在IEEET-PAMI,IEEET-IP,T-MM,T-SMCB,InformationSciences,PatternRecognition,CVPR,ECCVandACMMM等在内的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担任InformationSciences,Neurocomputin

  • 中专学校

    2019年浙江大学“工学+X”多学科交叉博士研究生培养专项项目特点

    10楼

    一、项目特点本项目主动聚焦《中国制造2025》与行业发展战略,设置若干领域的交叉培养方向,充分利用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结构层次丰富、交叉学科平台集聚等学科生态多样化的优势,促进理工交叉、农工结合、医工融合等多形式的交叉,满足国家社会发展对复合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需求。项目特点:1、具有聚焦的需要解决的多学科交叉的科学技术或社会问题,有明确的多学科交叉的培养方向。2、具有一定规模的、结构合理的、跨多个一级学科的导师队伍。3、具有饱满的科研任务、研究与培养支撑条件,以及充足的研究经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