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说法并能够证明二者的等效性;掌握卡诺定理;掌握熵的意义、计算和应用;掌握孤立系统和绝热系统熵增的计算,从而明确能量损耗的计算方法;了解
火用(可用能、有效能)的概念及其意义;掌握运用熵分析法或火用分析法对热力过程进行热工分析,认识提高能量利用经济性的方向、途径和方法;根据熵方程构成和熵是状态参数这一根本特性掌握对有关熵变、热交换和过程可逆性等方面问题进行分析判断;利用火用来计算和衡量能量的质;掌握卡诺定理的理论及其对实际循环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第二节 卡诺循环和多热源可逆循环分析
第三节 卡诺定理
第四节 熵、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第五节 熵方程
第六节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第七节 火用参数的基本概念、热量火用
第八节 工质火用及系统火用平衡方程
第四章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熟练掌握4种基本过程以及多变过程的初终态基本状态参数,v,T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4种基本过程以及多变过程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功量的计算;能将过程表示在-v图和T-图上,并能正确地应用-v图和T-图判断过程的特点;掌握水蒸气产生过程及其特点第壱节理想气体的可逆多变过程第弐节定容过程第参节定压过程第四节定温过程第伍节绝热过程第六节
第九章气体动力循环掌握热机循环的分析方法,能够按照循环的热力过程性质,确定参数间的关系;掌握计算循环热效率的方法以及分析参数变化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第一节分析动力循环的一般方法第二节活塞式内燃机实际循环的简化第三节活塞式内燃机的理想循环第四节活塞式内燃机各种理想循环的热力学比较第五节活塞式热气发动机及其循环第六节燃气轮机装置循环第七节燃气轮机装置的定压加热实际循环第
第八章压气机的热力过程了解压气机的工作原理;掌握压缩过程的热力学分析基本方法和提高压气机效率的途径。第一节单级活塞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和理论耗功量第二节余隙容积的影响第三节多级压缩和级间冷却第四节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热力系总能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基本表达式——基本能量方程;掌握闭口系、开口系和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及其常用的简化形式;掌握能量方程的内在联系与共性,热变功的实质;能够推导适用于具体热动装置的能量方程第一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第二节热力学能和总能第三节能量的传递和转化第四节焓第五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能量方程式第六节开口系统能量方程式第七节能量
第十二章理想气体混合物及湿空气理解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概念及其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的计算方法,理解湿空气、未饱和空气和饱和空气的含义;掌握湿空气的状态参数;掌握湿空气基本热力过程的分析计算。第壱节理想气体混合物第弐节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比热容、热力学能、焓和熵第参节湿空气
第十章蒸汽动力循环装置掌握水蒸气朗肯循环、回热循环、再热循环的组成;掌握热效率计算及提高热效率的方法和途径。第一节简单蒸汽动力循环-朗肯循环第二节再热循环第三节回热循环
第十一章制冷循环掌握制冷循环的实施设备及工作流程;了解将实际循环抽象和简化为理想循环的一般方法;掌握分析和计算制冷循环的吸热量、放热量、作功量及热效率的方法;理解制冷循环能量利用经济性的具体方法和途径。第一节概况第二节压缩空气制冷循环第三节压缩蒸汽制冷循环第四节制冷剂的性质第六节热泵循环
第五章热力学第二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说法并能够证明二者的等效性;掌握卡诺定理;掌握熵的意义、计算和应用;掌握孤立系统和绝热系统熵增的计算,从而明确能量损耗的计算方法;了解火用(可用能、有效能)的概念及其意义;掌握运用熵分析法或火用分析法对热力过程进行热工分析,认识提高能量利用经济性的方向、途径和方法;根据熵方程构成和熵是状态参数这一根本特性掌握对有关熵变、热交换和过程可逆性等方面问题
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掌握和熟练运用热力系及其有关概念;深刻理解和熟练应用状态参数概念;熟练使用基本状态参数;理解平衡状态概念及其与稳定状态和均匀状态的区别;理解状态方程及其存在的必然性;熟练运用状态坐标图;理解内部平衡(准平衡、准静态)过程及循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及其特性第壱节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第弐节热力系统第三节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我其基本状态参数第四节平衡状
第三节工程热力学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教学方法与手段第一章基本概念及定义掌握和熟练运用热力系及其有关概念;深刻理解和熟练应用状态参数概念;熟练使用基本状态参数;理解平衡状态概念及其与稳定状态和均匀状态的区别;理解状态方程及其存在的必然性;熟练运用状态坐标图;理解内部平衡(准平衡、准静态)过程及循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功和热量的概念及其特性第壱节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过程第弐节热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