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河北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51337 |
| 法学 | 572 | 52110 | ||||
| 统计学 | 570 | 53772 | ||||
| 城乡规划 | 568 | 55398 | ||||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 565 | 57849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 | 564 | 58665 | ||||
| 地理科学类(含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564 | |||||
| 土地资源管理 | 564 | |||||
| 生物工程类(含生物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 563 | 59562 | ||||
| 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 | 563 | |||||
| 行政管理 | 563 | |||||
|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师范、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专业) | 文科 | 575 | 8578 | |||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 574 | 8807 | ||||
| 地理科学类(含地理科学(师范)、地理信息科学专业) | 573 | 9086 | ||||
| 土地资源管理 | 573 | |||||
| 行政管理 | 572 | 9344 | ||||
| 法学 | 572 | |||||
| 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 | 572 |
可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就业方向主要有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工作人员等。同样也可以到理想的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圆昨天的名校学习梦。
即将毕业的2016届本科生,考研录取人数突破“百人大关”。历年来,法学专业学生考取的学校有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名校,行政管理专业学生考取的学校有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苏州大学、澳大利亚莫纳大学等名校。
专业概况:环境科学专业设立于2002年,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属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点以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分析测试中心、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具有国家乙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等社会服务平台。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4人,9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历(或博士在读),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研创新精神,能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污染物检测与分析、环境规划与管理、污染环境修复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相关的科研机构、环保执法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环境咨询、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基本知识, 接受土地调查与规划、土地政策分析、地籍管理、房地产估价等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测、绘、规、 估、表、籍”和计算机应用等实践能力,能适应新时期国土、城建、农业、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工作 和研究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土地规划、 测量、计算机、地籍管理、不动产估价等的培养和训练,具有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 本知识,能够胜任土地利用与管理工作,具有独立从事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教学、研究和管理的 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土地调查、土地评估、土地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及土地 开发经营的技术;
3.有土地利用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管理的发展动态;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法学概论(土地法学)、土地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土地管理学(土地 行政管理学)、国土资源概论(土地资源学)、土地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规划学、地 籍管理、测量学、土地利用工程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土地资源管理实习、土地资源管理专题调查、测量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测量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注重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统计与社会调查研究技能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运用社会调查、社会统计、政策分析、办公自动化等技能,成为懂社会、懂管理、懂政策、能实践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招生计划:2016年计划招生35人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统计学、专业统计软件与信息系统、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环境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社区导论等。
专业建设 采取小班精英化教学,全程导师制,学生在校期间有大量的实践机会。积极推动学生参加各类社会调查、市场调查、政策研究等项目,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注重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就业情况:近三年,平均初次就业率96%,其中考研率达30%、政府及事业单位就业达10%、文教传媒机构就业达12%、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达40%。优秀学生有推荐免试就读985、211大学的机会。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单位和就业单位的高度认可。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数学、经济学知识,成为专长于应用统计方法对各种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的实用型和通用型人才。近年来,学生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先后荣获国际奖项7项,国家(全国)级奖项12项,省(厅)级36项,获奖学生50余人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主要在政府、企事业单位和金融保险等部门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处理、投资分析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 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能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 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与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城乡规划的原理、程 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适当处理城乡规划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 产的相互关系,并具备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规划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 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2.具有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规划编制和管理能力、规划设计与创新能力、交往沟通与表达 能力;
3.具有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自我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城乡规划。
核心知识领域:城乡与区域发展、城乡规划理论、城乡空间规划、城乡专项规划、城乡规划 实施。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城市规划原理(136学时)、城市总体规划(136学时)、详细规划设计(136学时)、控 规与综合性城市设计(136学时)、城市道路与交通(102学时)、城市工程系统与综合防灾(68学 时),城市经济学(34学时)、城市社会学(34学时)、城市地理学(34学时)、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 (34学时)、中外城市建设史(64学时)、城市分析方法(3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4学时)、城市 规划管理与法规(34学时)。
示例二:经济地理学(54学时)、城市生态学(36学时)、美术与制图(54学时)、中外城市发 展与规划史(36学时)、建筑设计(72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时)、城市规划原理(54学时)、城 市社会学(36学时)、城市经济学(36学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72学时)、城市道路与 交通规划(54学时)、城市设计(72学时)、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36学时)、城市规划 系统工程学(36学时)、社区空间规划与设计(72学时)、区域规划(36学时)、城市总体规划课程 设计(54学时)、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规划(54学时)、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36学时)、城市旅游与 游憩规划(54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54学时)、详细规划课程设计(72学时)、城市规划管理与 法规(3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基础(160学时)、建筑设计原理(32学时)、建筑设计(304学时)、城市规 划概论与原理(96学时)、城市规划设计基础(128学时)、城市规划设计(296学时)、中外国建筑 史(48学时)、城市建设史(48学时)、城市道路与交通(72学时)、城市规划调查研究(40学时)、 城市经济学(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48学时)、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32学时)、城市环 境与生态学(32学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48学时)、城市政策法规与管理(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城乡认识调查、城乡总体规划实践、城乡设计实践、规划管理实习、毕 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人居环境模型制作、城乡生态系统模拟实验、城乡发展动态模拟实验、规划设 计成果数字化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河北、江苏、河南、江西)河北省普通类提前批次

2022年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河北、湖南招生录取分数线河北省艺术类

二福建省本科批首选历史录取低分568分本科批分数线467分本科批首选物理录取低分559分本科批分数线423分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录取查询3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河北省福建省录取分数线

安徽师范大学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类(生物制药、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社会学类(社会学、社会工作)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行政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3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理科录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云南、四川、河北、浙江(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招生录取分数线河北省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江西省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浙江省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河北省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川省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云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