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介绍】
外语系英语(师范)方向2004年开始招生,现有本科生266人。英语(师范)方向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扎实的英语语言专业知识以及较强的青少年儿童英语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能熟练运用英语在中小学和教育教学机构从事英语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英语专业教师。
【师资力量】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9人;副教授职称3人。英语(师范)方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近五年来,组织本方向学生参加国家级及省级各项英语比赛10余次,获得各项奖励13项。本方向教师注重提高自身科研能力,近五年来,共承担省级及校级重点课题10余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各项教学研究、科研培训、教育学术会议30余次。
【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
英语(师范)专业课程分为三大部分:通识教育课程(52学分),专业教育课程(87学分)和集中实践环节(35学分)。其中专业教育课程部分下分别设有基础课(26学分)、必修课(24学分)、限选课(27学分)和任选课(10学分)四个课程类型。在限选课中还设置有共选课程、语言文学方向模块和教育方向模块。在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上,通识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32%,专业教育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52%,集中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16%。其中实践教学49学分,占专业总学分的比例为29.5%。其中,课内实践23学分,集中实践环节26学分。
本专业形成了具有师范方向特色的核心课程群,并确立每个教学团队的重点研究课程群。英语教育课程群注重教育知识的积累和教育技能的培养,开设《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第二语言习得》等课程,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英语语言课程群注重以听说能力为中心的交流能力培养,调整《基础英语》与《高级英语》课程内容,适当增加听力、口语的课时数来促进听说训练的比重与效果。英语文化类课程注重英语国家文化知识的培养,开设了《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西方文化起源》等文学性强的课程,提高学生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水平。英语实践技能课程群要注重英语教学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加大《中学英语教学软件设计》、《中学教师语言》、《课堂游戏教学研究》、《中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等课程的效用。
在教学上实施“实战式”教学模式,引进相关英语人才进课堂,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各中小学校和教育机构,亲身体验应用型人才的本质特性。同时努力创造一切条件,包括实习基地和共建单位建设等,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可持续性和可操作性。加强了与校外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了校外合作教育基地的层次和联系紧密度,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见习-研习-实习-反思的一体化模式,大大的提高了师范生教育实践的能力。形成了先进的实践教学理念,重视实践教学,坚持不断的实训,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教师主体式的模式,构建了主动适应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体系。
【教学条件】
英语(师范)专业共享外语系先进的智能化、一体化校园网外语教学中心、阳朔等口语实习基地,具有优越的学习条件。
1.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制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2.专业简介
本专业培养能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创新精神,较系统地掌握汉语言文学(含文秘)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并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含文学写作、公文写作)、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等部门从事行政、宣传、管理、教育、写作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女性人才;其中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主要定位于培养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和管理的人才。
3.师资力量
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拥有正高职称4人,副高7人,中级6人;博士1人,硕士12人;35岁以下1人, 36-45岁7人,46-55岁7人,56岁以上2人。
4.课程体系
(1)汉语言文学
主干学科: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秘书理论与实务、秘书实训等。
(2)汉语言文学(师范方向)
主干学科:文学,教育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法等。
5.教学条件
汉语言文学专业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托学院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重点建设学科,始终坚持科学研究与教学育人相结合的原则,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引入研究式教学理念,老师指导学生在全国性、省级比赛中屡创佳绩。2013年,文传系建立了专业教学实训室和微格教室,极大改善了教学硬件。为提高学生实习的质量,联系了省内文化和电广传媒等知名企业为学生实习基地,与周边青园、红星二小等区域性重点小学建立教学教学实习合作,为师范方向学生搭建实习平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专业介绍】
外语系英语专业始建于2002年,201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现有本科生376人。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熟练的英语语言技能、厚实的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英语和本族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外事、翻译、教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女性人才。
【师资力量】
英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博士3人,硕士20人。本专业教师近五年来共承担省级及校级重点课题20余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先后有近70名学生进入上海外国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纽卡斯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攻读硕士学位。学生参加国家级及省级各项英语竞赛,多次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课程体系及教学环节】
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分为通识教育课程(53学分),比如:女性学、大学语文、形体、家庭生活科学、现代礼仪等课程;专业教育课程(86学分),其中专业基础课(26学分)比如: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语法、英语语音等课程;专业必修课(25.5学分),比如:基础英语、英语基础写作、英语词汇学、高级英语、英(美)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等课程;专业选修课(34.5学分),比如:英语演讲与辩论、英语影视作品赏析、文学翻译、英美诗歌赏析、英语短篇小说、高级日语、欧洲文化概论、外国女性作家作品选读、英语口译技巧、译作评析、英语惯用法等课程;集中实践环节(26+9学分),比如:英语语音过关、英语演讲比赛、专业口语实习、英语词汇竞赛、英语文化周、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创新实践等。教师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并将课堂教学与课外第二课堂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培养。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内与课外的任务协作培养学生的协作、沟通能力;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通过交流、辩论和广泛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思辨能力。
【教学条件】
英语专业共享外语系先进的智能化、一体化校园网外语教学中心、阳朔等口语实习基地,具有优越的学习条件。
湖南女子学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女子本科院校。学校创办于1985年,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14年通过学士学位授权评估,2018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获批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公办全日制女子普通高校,全国三所独立设置的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全国妇联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女子教育联盟成员,中国女子高校联盟成员。
学校的创建和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和领导的高度关怀。建校之初,胡耀邦为学校题写校名并题词“祖国的兴旺发达,需要更多的妇女人才”;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生前担任学校名誉校长;陈慕华、彭珮云、顾秀莲、陈至立等先后来校视察并指导工作。
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懿德睿智 笃行臻美”的校训精神,坚持“教学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培育“求真、求善、求美、求精”的校风,“爱生、善教、博学、创新”的教风,“明礼、修身、乐学、自强”的学风。
办学宗旨:学校秉承湖湘女学传统,传承红色湘女基因,发扬湖湘女杰精神,聚焦关照女性、围绕女性、服务女性、成就女性,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女性为圆心,凝聚最大公约数,构建教育同心圆,致力于探索女性教育规律,为女性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机会;立足湖南,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和妇女事业发展,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四自”精神、创新意识、传统美德的高素质应用型女性人才;致力于传播先进性别文化,推动妇女事业发展,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女性人才培养的摇篮、妇女/性别理论研究的基地、女性教育国际交流的窗口。
办学条件: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市,与省人民政府毗邻,占地面积37.02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3.47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117.35万册,电子图书67.8万册。校内实验实训教学场所62个,校外实习基地131个。建有多功能体育馆,教学所需的体育配套设施完备。校园绿树掩映,鸟语花香,是莘莘学子陶冶情操、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是“湖南省文明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平安单位”、 “湖南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师资力量: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65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240余人;有博士学位教师60余人,硕士学位教师430余人。学校拥有各类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专家学者,校内人才工程分层培养卓有成效,为学校内涵式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人才智力资源。
学科专业:学校构建了文学、管理学、艺术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女性教育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拥有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企业管理2个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社会学、工商管理、设计学3个湖南省“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设有8个二级院(部),30个本科专业,1个专科专业,拥有1个(家政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教育部特设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面向全国23个省市招生,在校学生10396人。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全国首批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湖南省公民礼仪素质研究基地、湖南省湖湘女性文化研究基地、湖南省高等教育学科(女性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现代家政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家政发展研究中心”6个省级及以上研究基地,1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战略创新团队”,23个校级研究机构(中心),建设了国内第一个女性教育发展史馆。
对外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与美、澳、日、俄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地区的26所高校或机构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全面开展师生出国(境)访学、研修、培训、交换等合作项目。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2021年5月,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一核两基”、“五聚五建”的发展思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点;紧紧围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高质量女性人才培养两个战略基点;聚焦“申硕”、聚焦“双一流”、聚焦高水平人才队伍、聚焦内部治理、聚焦民生福祉;建设特色女院、建设创新女院、建设活力女院、建设美丽女院、建设幸福女院。湖南女子学院正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奋力绘就更加恢弘的“女院蓝图”,开启更加灿烂的“女院明天”。
1、贫困生补助范围为全校学生的10%(特困生补助最高金额800元/年/人)。
2、奖学金最高金额1000元/年.人,补助范围为全校学生的17%;
3、国家助学贷款最高金额5000 /年/人;
4、国家奖学金最高金额6000元/年/人;
5、省政府奖学金最高金额4000元/年/人;
6、特困生生活补贴按月根据国家规定进行统一发放;
7、学校设有勤工俭学岗位。
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辽宁省招生专业:空中乘务(只招女生,身高162cm-175cm)(详见招生章程)、空中乘务(只招女生,身高162cm-175cm)(详见招生章程)、英语(师范类)(只招女生)、物流管理(只招女生)、物流管理(只招女生)
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内蒙古招生专业:会计学(办学地点长沙市)(只招女生)、社会工作(办学地点长沙市)(只招女生)、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办学地点长沙市)(只招女生)、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长沙市)(只招女生)、国际经济与贸易(办学地点长
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商务英语(只招女生)、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只招女生)、旅游管理(只招女生)、数字媒体技术(只招女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只招女生)、酒店管理(只招女生)、英语(师范类)(只招女生)、市场营销(只招女
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河北省招生专业:英语(师范类;只招女生)、酒店管理(只招女生)、电子商务(只招女生)、汉语国际教育(师范类;只招女生)、老年学(只招女生)、财务管理(只招女生)、汉语言文学(师范类;只招女生)等7个专业。2020年湖南
2021年湖南女子学院四川省招生专业:家政学(女,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汉语言文学(女,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等2个专业。2021年湖南女子学院四川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
湖南女子学院2020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英语(师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5分,汉语言文学(师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湖南女子学院2020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英语(师范)文科本科二
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重庆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只招女生。)、家政学(只招女生)、英语(师范类只招女生)等3个专业。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重庆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湖南女子学院重庆市录取分数线(
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海南省招生专业:市场营销(只招女生)、学前教育(师范类专业)(只招女生)、财务管理(只招女生)等3个专业。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海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湖南女子学院海南省录取分数
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湖北省招生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汉语言文学(师范类)等2个专业。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湖北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湖南女子学院湖北省录取分数线(2020)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
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四川省招生专业:英语(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等2个专业。2020年湖南女子学院四川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湖南女子学院四川省录取分数线(2020)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