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0年聊城大学各专业福建排位(聊城大学福建省多少位多少分才能上)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1-14 15:28:33 解决时间:2022-12-19 17:02

满意答案

2020年聊城大学福建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42498(需要考503分);
2.经济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4221(需要考499分);
3.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5890(需要考495分);
4.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6745(需要考493分);
5.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7230(需要考492分);
6.建筑学理科普通类排位47230(需要考492分);
7.工商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47230(需要考492分);
8.质量管理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48575(需要考489分);
9.历史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8175(需要考543分);
10.法学类文科普通类排位9034(需要考538分)
2020年聊城大学各专业福建排位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福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本科批普通类50342498
经济学49944221
通信工程49545890
材料科学与工程49346745
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49247230
建筑学492
工商管理492
质量管理工程48948575
历史学类文科5438175
法学类5389034
电子信息类 通信工程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通信工程及其相关领域,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继续学习能力和一定国际视野的能够从事有线、无线和光通信技术、智能信息处理等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运营维护、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毕业生毕业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目标: 1.能够运用通信工程专业知识与工程技能,发现、研究与解决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或核心技术人员。 2.具有较强的通信工程实践能力,从事工程设计、产品研发、运营维护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并成为所在行业或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中高级管理人才。 3.能够跟踪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熟悉专业标准及国际规范,通过实践锻炼,可从事通信工程及相关领域的项目设计、项目管理、组织实施或教学科研。 4.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具备多学科团队合作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工作中担任骨干或领导角色。 5.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学习渠道,与时俱进地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工程图学、电子信息导论、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系统、信息论、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数字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电子线路、微处理器原理、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atlab语言及应用、光纤通信、现代交换原理、移动通信、DSP原理与应用、EDA技术与应用。

办学条件

聊城大学通信工程专业设立于1996年,隶属于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2012年通信工程专业被列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16年被列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本专业所在学科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工程硕士(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硕士点1个。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双聘院士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具有企业工作背景的教师10人,占到教师总人数的25.6%。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趋于合理。此外,还聘请中国联通聊城分公司、山东太平洋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等多名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外聘教师,承担部分专业选修课程及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指导工作及行业发展专题讲座。近几年来,承担和完成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22项,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6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发明创业奖”和山东省软科学优秀成果奖各1项,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11项,多项优秀科研成果在社会中得到转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信工程专业依托的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校高速光信息传输与处理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聊城大学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电工程实验教学工程训练中心、机器人研究所、通信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现有教学实验室面积4200平方米,教学实验仪器设备价值2400余万元,建有高频电路实验室、信号与系统实验室、通信原理实验室、程控交换实验室、光纤通信实验室、4G LTE移动通信实验室等25个专业实验室并拥有11个校外实习基地。

办学特色

(1) 专业建设的学科平台支撑强,科教融合好。本学院拥有的光通信科学与技术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山东省光通信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光通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光信息传输与处理强化建设重点实验室为通信工程专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使通信工程专业在光通信理论与技术培养方向上特色鲜明。本专业教师能够较好地将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实现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包括学科前沿新进展、专业领域发展趋势、新技术创新与利用等融入课堂讲授,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同时,通信工程专业注重产学合作,协同育人。与青岛青软实训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太平洋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等多家行业内公司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工程师参与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出题及答辩,外聘企业兼职教师给本科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及工程管理课程,同时派出专业教师参与企业管理和横向课题,较好地实现了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需求的无缝连接。 (2) 突出实践和能力培养,强化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素质教育,突出实践和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把单纯传授知识、传授技能的思想转为“育才”的观念。通过实施“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因材施教,分流培养,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通过增设课程设计、电子工程师认证考试、申报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参加各级各类电子竞赛等多措并举提高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办学成果

本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19届,总人数2400余人,目前该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760余人,研究生34人。本专业十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近三年来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创青春等各项赛事一、二等奖50余项。毕业生考研上线率超过25%,其中很多毕业生考取了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山东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的研究生。 通信工程专业已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就业率达86%以上,部分毕业生已成为从事通信和电子系统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建功立业。优秀校友成为国家特别是山东省教育、文化、科技、管理、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和中坚力量,为祖国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为学院赢得了社会荣誉。2008届毕业生梁庆祥,毕业5年后成立山东奥网通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14届毕业生唐恒志毕业后到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柳园村大学生村官,一年以来,带领当地百姓修起了一条致富之路,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拥护和赞扬,事迹被中组部、团中央指定网站“大学生村官之家”及多家媒体的报道。2011届毕业生商宏亮毕业后到华为担任硬件工程师,凭借吃苦耐劳,刻苦钻研的精神,带领研发团队研制出了多款新产品,为公司创造了巨大的价值,受到公司领导的称赞。

就业前景

通信工程专业的就业前景良好,毕业后可从事无线通信、光纤通信、多媒体通信、互联网、大规模集成电路、智能仪器仪表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设计、应用和技术开发等工作。具体的就业岗位可涉及通信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项目经理、网络工程师、无线通信工程师、技术支持工程师、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射频工程师等。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立足山东,面向全国,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自然科学和人文素养,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扎实的外语、数理、电子等理论基础,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毕业后, 能够在科研、教育、企事业和行政管理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开发和集成、技术应用以及教学和管理等工作,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和适应能力的工程型、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科学导论、程序设计基础、数字逻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Java与面向对象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离散数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算法分析与设计、编译原理等。

办学条件

现有山东省“十二五”高校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与网络安全”实验室、山东省“十三五”高校重点实验室——“大数据智能分析与优化控制实验室”;沙盘模拟实训室;面向本专业的实验室有中心机房、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移动开发实验室、智能计算与网络安全实验室、数据库技术实验室等,有服务器、磁盘阵列、光盘塔、NAS、绘图仪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单片机与接口实验系统、高档计算机等仪器设备,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高校一级实验室”。另有与合作企业共建的校内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室,合作企业基地可供高年级学生实习实训。

办学特色

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 ★聊城大学鼓励性发展(A类)专业; ★“厚基础、强应用、重工程”三位一体的复合型、应用型立体人才培养; ★三个层次的实践能力培养;

办学成果

1996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 2017年开始招收海外留学生。2016年获批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专业和聊城大学鼓励性发展(A类)专业。武书连的大学专业排行榜中,聊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评为“B”等级,位于山东省前列。

就业前景

部分毕业生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包括海外留学),大部分同学选择进入就业岗位(包括考取公务员)。就业去向主要是各大IT企业,主要就业地区以北京、上海、深圳、济南、青岛等经济发达城市为主。

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电子商务、财务管理、组织行为学、生产与运作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管理思想史、财政与税收、沟通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公司治理等。

办学条件

工商管理专业是聊城大学管理学学科建设中起步较早的专业之一。2001年开始招收全日制本科生,2012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已培养十余届毕业生。工商管理专业拥有专职教师2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人,在读博士1人,教师学位实现硕士化。经过不断努力,师资结构日益完善,教师队伍得到了壮大,另有外聘专家6人,其中学术型专家2人,实践型专家4人。目前,本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教学型”+“实践技能型”+“实习实训型”师资队伍。人才培养采用“三三式”实践教学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几年,学生在各类实践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在整体科研能力不断提升中,进一步借助山东省软科学基地、聊城发展研究院以及各级企业管理咨询组织和有关实践基地等平台,不断拓展研究领域和开展社会服务实践,大大促进了专业教学工作,丰富了教学内容,完善了专业老师专业知识体系。借助专业优势和特色为地方经济服务,培训和提升企业管理人员更是本专业发展的靓点,先后为当地各类企业开展培训上百场,培训管理人员、基层员工上万人。

办学特色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人才培养目标,逐步构建了本科专业三个学段、两次分流、三种类型人才分类培养的“三二三”人才培养新模式。三个学段,即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全学程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分类培养三个学段构成;两次分流,即通识教育基本结束后的专业分流和专业教育基本结束后的分类培养分流;三种类型人才分类培养,即学术方向型、专业应用型和特殊需求型人才的分类培养。

办学成果

1山东省第七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地方高校管理类本科生通用管理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宋士云、付景远、布茂勇、张西勇、孙金锋、于东阳2014.7 2第一届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通用管理能力概论》宋士云、孙金锋、张西勇、布茂勇、付景远2016.7 3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第三届山东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陈莹2016.6 4第十四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劳动经济学》吴连霞、张福明、刘建峰、付景远、陈美2014.11 5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人员素质测评》吴连霞2015.11

就业前景

工商管理专业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公共意识和创新精神,适应国家经济建设需要,具有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掌握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生产与运作管理、市场营销策划等现代工商管理理论及管理方法,具有国际视野、本土情怀、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沟通技能,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行政部门等机构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工业工程类 质量管理工程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目标1 培养系统掌握质量管理工程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基本能力;目标2 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领域的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质量关键技术与方法、及“标准、计量、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四大质量核心理论,对各个质量领域内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优化与创新;目标3 培养能在工商企业、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从事质量管理工作和决策分析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管理学、经济学原理、政治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质量法学、质量文化、质量管理概论、计量学基础、标准化概论、认证认可概论、质量检验基础、工业工程概论、质量工程导论、可靠性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质量管理体系与认证、运筹学、系统工程、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办学条件

  聊城大学质量学院成立于2016年1月16日,由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山东省质监局、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聊城市委市政府和聊城大学五方签署协议共同建设,依托学院科研力量同时成立聊城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是山东省高校中第一个成立的专注于质量管理领域的学院。2018年2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的批复》(国函〔2018〕1号)精神,山东省政府印发了《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其中,质量学院成功入选创新领域重点建设平台。聘请国家质检总局原总工程师刘卓慧、山东省质监局原巡视员谷源强等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接受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及其分支机构聊城质量发展研究中心的业务指导。学院现有教职工3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人,博士学位教师18人,兼职教授11人,同时依托商学院及其他相关学院师资,与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鲁西质检中心签署合作协议,在教学、科研、培训、实验实训等方面开展深层次合作。

  办学特色

  质量学院以“精益求精 以质取胜”为办院理念,在五方合作共建的基础上,以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四大基础理论为支撑,立足于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等领域,着重培养质量管理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重点围绕国家、地方政府、企业组织等发展中的现实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服务于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办学成果

  学院成立三年来,招收本科生200人,研究生5人,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7项、横向课题8项,出版质量专题蓝皮书1部,为政府部门提供质量发展专题咨询报告10万字,参与制定地方政府质量提升政策的系列文件,主办高层次质量论坛6次,承办五方合作质量强市联席会3次,培训政府及企业质量专业人员600余人。质量学院被授予中国检验检疫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品牌建设促进会常务理事单位、山东省质监局质量培训基地、聊城大学协同创新中心。

  就业前景

  学院现设质量管理工程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毕业时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同时招收质量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学院培养目标是使学生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质量分析与改进、供应商管理、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产品和技术标准制定与推广等工作;在科研机构或企事业研发部门从事质量策划和质量设计工作;在各级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质量认证和质量咨询等机构从事质量监督、进出口商品检验检疫、质量审核、质量认证及质量咨询等工作。

材料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目标1:系统掌握物理、化学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复合材料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 目标2: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环境意识,适应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及相关领域发展需要,富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潜质; 目标3: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主要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及相关复合材料为主)行业发展,能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专业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材料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未来几年可成为就业领域内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机械制图、物理化学、材料力学性能、固体物理、材料科学基础(一)、材料科学基础(二)、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性能学、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二)、压电物理、材料合成与制备、无机材料工艺学、复合材料原理、新型结构材料。

办学条件

本专业依托聊城大学教学楼、实验管理中心、图书馆、网络中心和材料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目前,实验室总面积3000 m2。本专业拥有ZEISS-SUPRA 55场发射扫描电镜、SPA-300HV多功能可控环境扫描探针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D8)、Netzsch同步热分析仪、PerkinElmer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岛津UV3600紫外可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日立F7000荧光光谱仪、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TF Analyzer 2000铁电分析仪、TDL-F40型光学晶体生长炉、HTRH 70-30018型多功能炉、激光干涉仪SP-S、宽频介电和阻抗谱仪Concept 40、激光器(Surelite EX)等先进仪器和设备。已基本建成包括“材料合成制备平台”、“材料加工平台”、“材料性能测试平台”、“材料结构表征平台”等科研与教学公用的实验平台。并依托材料学院各专业科研实验室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校企深度融合,建立集教学、科研、实习、培训功能为一体产学研基地,保证生产性实训占实训的80%以上,企业学习阶段完成专业核心课的教学、见习、实习等重要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校外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教学实践单位包括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国峰发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恒通晶体材料有限公司、山东泰一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欣乐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山东太平洋光缆有限公司等企业。

办学特色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材料学、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研究的学科。 1、落实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引派结合、校企互通”,通过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建设以及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搭建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平台,通过到企业参加实践锻炼、参与企业技术研发、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 2、校企深度融合,建立集教学、科研、实习、培训功能为一体产学研基地,保证生产性实训占实训的80%以上,企业学习阶段完成专业核心课的教学、见习、实习等重要实践环节和毕业设计。通过“校企互聘,双向流动”的方式,聘请行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部分教学工作。 3、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坚持教学规范化管理,重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逐步完善。为了实现对教学过程的适时监控,根据监控与评价的原则,组建以院系领导、教学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为主体的督导组织,负责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督导、考核与评价。 4、重视专业老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水平的提高以及大学思想生活的认识起到很好的帮助。

办学成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被评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建设专业,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支持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以及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国家、省市及学校组织的各种创新创业活动。近五年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山东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聊城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知识大赛等学科竞赛方面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30多项,承担聊城大学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基金50余项,参与学生近200人。近年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3.20%,其中考研录取率达40.56%,支援西部计划占0.7%,专业对口率达85.03%。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4.50%,其中考研录取率达45.75%,专业对口率达87.67%。考研率稳居聊城大学前列。

就业前景

随着人类进入新世纪和科学的发展,无论是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医用领域还是航空领域,材料学都面临着技术突破和重大产业发展机遇。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基础知识,知识面较宽,能在化工、建材、光电、能源、航天及军事等领域从事材料的制备、成型加工以及材料结构与性能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同时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复合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也显得异常活跃。很多日用化工类、机械加工类、石油化工、钢铁制造类企业都需要材料及相关工程方面的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以到材料及高分子复合材料成型加工、高分子合成、化学纤维、新型建筑装饰材料、现代喷涂与包装材料、陶瓷、水泥、家用电器、电子电气、汽车厂、钢铁企业、石油化工、制造企业、航天航空等企业从事设计、新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市场经营及贸易部门工作,也可以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从事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还可以到政府部门从事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等工作。

历史学类 历史学
聊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立足鲁西、面向山东、辐射全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育情怀,具有史学理论基本素养,掌握历史教学基本技能和科学研究方法,能够胜任中学历史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优秀教师。为国内外高校及研究机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学术潜质和学术志向的优秀硕士生源。为政府机关、文化产业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培养政治坚定、理论厚实、视野开阔、实践能力强突出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中国历史要籍导读、西方历史典籍导读、史学理论与方法、史学文献检索与利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国当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世界当代史、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历史学科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

办学条件

本专业始建于1984年,2007年获批为山东省高校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列为山东省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制的《中国大学评价》高校专业排名中,本专业列山东省高校同类专业第二位。本专业拥有中国史和世界史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历史学)。 本专业拥有专业而现代化的教学场地,2017年度该专业教学经费投入230万元。配有图书资料室,硬件设施齐备,在全校最优。 本专业现有教师40余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8人,博士3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2人、山东省高校十大师德标兵2人、齐鲁文化英才1人、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师资力量雄厚。

办学特色

中国近现代史是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运河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是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 本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注重成人与成才教育。重视实践教学,贯彻因材施教、分类培养原则,建设“孟真学堂”,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组织能力。与首都博物馆、聊城运河博物馆等文物基地建立稳定联系,构建切实有效的、富有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山东省重点高中签订教育实习基地协议,通过专业实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办学成果

目前,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2项;近年来荣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4项,二、三等奖16项。 本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级过关率达99%、六级过关率为47%。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历史学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在35%以上,最高超过50%。 每年均有多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英才奖学金等奖项。2017年4名学生荣获第五届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二、三等奖,3名学生荣获第六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历史教育专业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二、三等奖,2018年3名同学荣获山东省师范生从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均为第1名),位列全省第一,4名学生荣获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后,授予历史学学士学位。2018年,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为85%以上。各届考研深造学生考入985、211、双一流等高校,在学术上崭露头角,在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力。本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成长为省、市、县教学名师和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教坛新秀等,成为山东省中学历史教育界的中坚力量。2018年,就业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率为100%,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毕业生素质较高,社会美誉度较好。

  中专 2022-12-19 17:02

网友推荐

2020年聊城大学分专业录取分数-福建省

年份省份层次批次专业科类高分低分专业分数线2020福建省本科单独招生运动训练体育类76.2868.777.62020福建省本科本科批历史学类(含历史学(师范类)、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史类福建省本科本科批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文史类福建省本科本科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类福建省本科本科批经济学理工类福建省本科本科批通信工程理工类福建省本科本科批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工类福建省本科本科批质量管理工程理工类

2020年聊城大学分专业招生计划-福建

年份省份层次专业科类是否师范生计划数2020福建本科历史学类(历史学(师范类)、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史22020福建本科汉语言文学文史是42020福建本科法学类(法学、知识产权)文史4文史人数102020福建本科化学理工是22020福建本科地理科学理工是22020福建本科工商管理理工22020福建本科建筑学理工22020福建本科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工22020

2021年聊城大学本科福建省分专业招生计划

省市专业(类)科类师范类计划福建法学历史类3福建汉语言文学历史类是3福建历史学历史类是3福建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类2福建工商管理物理类3福建化学物理类是2福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理类3福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类3福建建筑学物理类2福建经济学物理类3福建通信工程物理类3

2019年聊城大学分专业招生计划-福建

年份省份层次专业科类是否师范生计划数2019福建本科历史学类(含历史学(师范类)、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史22019福建本科汉语言文学文史是42019福建本科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文史4文史人数102019福建本科化学理工是22019福建本科地理科学理工是22019福建本科工商管理理工22019福建本科建筑学理工22019福建本科机械类(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工22

2019年聊城大学分专业录取分数-福建省

年份省份层次批次专业科类高分低分专业分数线2019福建省本科单独招生运动训练体育类74.0667.8784.62019福建省本科本科二批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文史福建省本科本科二批历史学类(含历史学(师范类)、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史福建省本科本科二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工福建省本科本科二批电子信息类(含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理工福建省本科本科二批经济学理工福建省本科本科二批

2018年聊城大学分专业招生计划-福建

年份省份层次专业科类是否师范生计划数2018福建本科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师范类)、秘书学)文史42018福建本科历史学类(含历史学(师范类)、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文史22018福建本科法学类(含法学、知识产权)文史4文史人数102018福建本科化学类(含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理工22018福建本科地理科学类(含地理科学(师范类)、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科学)理工22018福建本科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2年聊城大学福建省文史(历史)

    1楼

    2022年聊城大学福建省各专业招生计划文史(历史)

  • 中专学校

    2022年聊城大学福建省理工(物理)

    2楼

    2022年聊城大学福建省各专业招生计划理工(物理)

  • 中专学校

    2021年聊城大学福建省文史(历史)

    3楼

    2021年聊城大学福建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文史(历史)

  • 中专学校

    2021年聊城大学福建省理工(物理)

    4楼

    2021年聊城大学福建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理工(物理)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福建文科分数线,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福建文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5楼

    2020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73文科最低位次为25018。2019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75文科最低位次为26660。2018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449文科最低位次为28882。201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福建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福建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6楼

    2020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22理科最低位次为78917。2019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18理科最低位次为72965。2018年聊城大学东昌学院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392理科最低位次为76563。201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福建文科分数线,聊城大学福建文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7楼

    2021年聊城大学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38文科最低位次为9353。2020年聊城大学福建文科最低分数线为538文科最低位次为9034。2021年福建文科录取分数线及福建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文科福建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福建理科分数线,聊城大学福建理科最低多少分及最低排位多少名

    8楼

    2021年聊城大学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07理科最低位次为49724。2020年聊城大学福建理科最低分数线为492理科最低位次为47230。2021年福建理科录取分数线及福建各专业最低分、最低位次1.2021年理科福建录取分数线类型批次招生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9楼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商务英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2分,会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2分,网络与新媒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73分,外国语言文学类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77分。聊城大学东昌学院2020

  • 中专学校

    聊城大学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

    10楼

    聊城大学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质量管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车辆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建筑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工商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材料科学与工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