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昌航空大学甘肃各专业排位: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0737(需要考532分);
2.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12027(需要考526分);
3.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12665(需要考523分);
4.飞行器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28159(需要考475分);
5.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30280(需要考470分);
6.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546(需要考465分);
7.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2546(需要考465分);
8.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33006(需要考464分);
9.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3006(需要考464分);
10.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3006(需要考464分);
1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3491(需要考463分);
12.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33491(需要考463分);
13.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3963(需要考462分);
14.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4448(需要考461分);
15.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4909(需要考460分);
16.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5390(需要考459分);
17.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5874(需要考458分);
18.交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6364(需要考457分);
19.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36364(需要考457分);
20.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6364(需要考457分);
21.材料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36364(需要考457分);
22.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6364(需要考457分);
23.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6872(需要考456分);
2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6872(需要考456分);
25.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36872(需要考456分);
26.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36872(需要考456分);
27.生物医学工程(医疗电子与软件)理科普通类排位36872(需要考456分)
2020年南昌航空大学各专业甘肃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甘肃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2 | 1073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26 | 12027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523 | 12665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75 | 28159 |
工程管理 | 470 | 30280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465 | 32546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65 |
自动化 | 464 | 33006 |
通信工程 | 464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64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63 | 33491 |
人工智能 | 463 |
土木工程 | 462 | 33963 |
金属材料工程 | 461 | 34448 |
电子信息工程 | 460 | 34909 |
网络工程 | 459 | 35390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458 | 35874 |
交通工程 | 457 | 36364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57 |
工业工程 | 457 |
材料化学 | 457 |
环境工程 | 457 |
物联网工程 | 456 | 3687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56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56 |
智能制造工程 | 456 |
生物医学工程(医疗电子与软件) | 456 |
材料类
焊接技术与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五年
本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学制四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硕士推免资格。培养能够在焊接工艺与设备、结构设计和质量检测等领域从事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实施分层次、分类型的工程化和国际化培养。设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春晓班”、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卓工班”、留学交换生以及中国航发南方卓越现场焊接工程师定制班等校企联合培养班。可在校内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并报考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证书。国内多家企业在该专业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如“昆山华恒奖学金”、“无锡透平奖学金”、“江铃奖学金”、“山中合金奖学金”、“云龙焊接助学金”等。
主要课程:焊接理论基础、材料焊接性、焊接结构学、弧焊电源及其数字化控制、弧焊方法与设备、焊接生产与工程管理,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就业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锅炉、石油、电子通讯等行业。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是江西省品牌专业、教育部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二个研究领域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硕士推免资格。培养掌握自动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能在工业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现代化信息处理、现代化生产的控制和管理、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系统、电气控制、航空电气及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分析、设计、研究和应用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专业下设“工业自动化”和“航空电气”两个专业方向。
基础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电气控制技术及PLC应用、现代控制理论、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专业方向一:工业自动化
本方向培养从事现代化生产的控制和管理、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电气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等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分析、设计、研究和应用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工业自动化方向:网络集成自动化、供配电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电力传动控制系统、LabView编程与虚拟仪器设计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民航、国防、机械、电子、电力、汽车、石化、建筑、钢铁、冶金、食品等行业从事自动化领域的系统分析、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及管理工作。
专业方向二:航空电气
本方向培养从事现代化生产的控制和管理、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电气控制、现场总线控制、特别是航空电气等自动化相关领域的分析、设计、研究和应用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航空电气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飞机电源系统、飞行控制系统、运动控制技术、DSP原理及应用。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民航、国防等行业从事航空电气领域的系统分析、研究、设计、制造、运行及管理工作。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采用专业教育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数学、力学等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和飞行器气动、结构、动力及系统等四大类专业课程的学习,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并掌握飞行器设计基本原理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的综合人才。
主要课程:航空工程导论、计算机辅助飞机设计、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飞行器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飞行器结构设计、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飞行器总体设计、飞行器系统设计、直升机技术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在航空、航天及民航部门从事飞行器设计、制造、使用、维护方面的研究、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营销等工作,同时在民用工程领域,如机电产品设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开发、汽车工程等领域也有广泛的需求。
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于2003年成立并招收第一届本科生,2004年开始招收研究生,2008年列入一本招生。飞行器设计工程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4人,博士后2人,博士6人,硕士6人,并继续通过不断引进高素质人才,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形成稳定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本专业拥有风动实验室、小型飞行器研制中心、飞机陈列室、流体力学实验室、空气动力学实验室、飞行仿真实验室等教学实验中心,并与洪都航空工业集团650所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第602研究所签订了实践教学基地协议,目前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生源与就业两旺,研究生就业率100%,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5%以上,考研率达到30%。
工业工程类
工业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优势与特色:(1)一流优势专业:我校工业工程专业为江西省“双一流”建设的优势专业,教育部“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江西省工业工程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拥有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双千计划”领军人才、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江西省百千万人才、江西省杰青、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高层次师资队伍,在职教师80%具有高级职称,85%具有博士学位,60%具有海外留学经历。(2)交叉前沿学科:工业工程专业培养学生在对现代工程技术、制造系统、服务系统有较好认知的基础上,强化仿真与优化软件的训练,集成工业工程师职业资格模块化知识体系,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对上述系统进行定量分析、优化设计、改进与实施。(3)突出航空特色:工业工程系与中航工业的多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校外建立了航空企业研究与实习基地,校内建立了航空特色工业工程实验室,实施航空特色“双基双创”(管理基础+工程基础,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型人才培养模式。(4)注重国际合作:与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港台地区许多著名大学的工业工程系建立了交流渠道,优秀学生作为交流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出国学习机会较多。
主要课程: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运筹学、系统工程、技术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工业工程基础、生产与运作管理、质量管理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系统建模与仿真、人因工程、企业资源计划、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智能制造等课程;学习CAD、生产控制、物流仿真、设施规划及工业工程优化等相关软件。
培养目标及毕业生适应的工作领域: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基础扎实、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强,系统掌握工业工程领域的相关理论、方法和工具,能对生产系统、服务系统及其管理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创新与优化改进,服务航空产业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创新型技术管理人才。该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很好,就业面广,就业率100%,可到各类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国航空航天工业企业、汽车制造等大中型制造企业从事生产组织、协调管理及质量控制等相关工作;到银行等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咨询机构等服务企业从事服务规划运营与优化改进工作;到政府机关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到高等院校从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我校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开设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高校。本专业成立于2000年,是学校特色工科专业之一,入选江西省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示范硕士点“材料物理与化学”的支撑专业。2011年获“高分子材料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高分子与复合材料实验中心”。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教师1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1人。
培养目标: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团队协作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在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加工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等专业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近代化学基础、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聚合物加工工程、聚合物研究方法、塑料模具设计、聚合物改性等。
就业领域:本专业突出“面向航空,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定位,毕业生可以在航空航天、军工、石油、化工、汽车、船舶、轻工、建筑、电子电器及医药等诸多领域的科研(设计)院所和企业从事橡塑、涂料、粘合剂和复合材料的合成、加工、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和市场开发等工作,还可以进入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等)、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耐热材料、超强超韧材料等)、精细高分子材料以及先进复合材料的研发工作,也可以通过研究生学习到高等院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培养质量:已为我国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了1000多名高级技术人才,他们大部分活跃在航空、航天等国防工业第一线,部分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骨干,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肯定。近几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考研率在30%以上。
材料类
材料化学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我校材料化学本科专业是中央与地方共建专业(2006年)、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3年)、江西省特色、优势专业(2018年)。专业拥有实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博士学位比率超过90%,其中享受国务院津贴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享受江西省政府特贴1人、“江西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1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2人、江西省骨干教师3人;年均发表高水平SCI论文近3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
材料化学 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现代材料科学、化学和化工领域的重要分支,是发展众多高科技领域的基础和先导。材料化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材料设计、制备与表征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功能高分子新材料、资源能源新材料、环境友好新材料等材料的化学制备工艺、分析测试、化学工程及与其相关的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原理、材料科学导论,材料现代分析技术,材料合成化学,无机/有机功能材料,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功能高分子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复合材料,航空材料化学,稀土化学与材料,清洁能源材料,环境友好材料等。
就业领域及去向:可在航空航天、石化、资源、能源、环保、医药、卫生、检测、电子信息等部门从事材料、化学及化学工程相关研究、科技开发、技术管理工作;或攻读研究生,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