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安徽 | 汉语言文学(师范)(招应届高中毕业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录取考生本科毕业后须按照签订的定向就业协议到西藏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服务年限不少于5年,详情咨询学校)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8 | 23825 |
英语(师范)(外语语种须为英语,英语口试成绩要求良好及以上,英语成绩不低于120分) | 574 | 25921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568 | 29170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564 | 31405 | ||||
化学(拔尖人才班) | 563 | 32023 | ||||
物理学(拔尖人才班) | 558 | 35114 | ||||
法语 | 552 | 38929 | ||||
俄语 | 552 | |||||
行政管理 | 551 | 39598 | ||||
城乡规划 | 551 | |||||
物理学(师范) | 551 | |||||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 551 | |||||
生物科学(师范)(卓越教师班) | 551 | |||||
生物科学(师范) | 550 | 40309 | ||||
生物技术 | 550 | |||||
统计学 | 550 | |||||
心理学(师范) | 550 | |||||
日语 | 550 | |||||
法学 | 550 | |||||
土地资源管理 | 550 | |||||
旅游管理 | 550 | |||||
生态学 | 550 |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550 |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550 | |||||
化学(师范) | 550 | |||||
地理科学(师范) | 550 | |||||
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 | 550 | |||||
地理信息科学 | 550 |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金融工程) | 550 | |||||
地理科学(拔尖人才班) | 550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含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 550 | |||||
教育学类(师范)(含教育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 | 550 | |||||
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 | 550 | |||||
生物技术(拔尖人才班) | 550 | |||||
生态学(拔尖人才班) | 550 | |||||
材料类(含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 550 | |||||
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 | 550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文科 | 601 | 6006 | |||
地理科学(拔尖人才班) | 600 | 6220 | ||||
英语(师范)(外语语种须为英语,英语口试成绩要求良好及以上,英语成绩不低于120分) | 598 | 6722 | ||||
法学 | 595 | 7536 | ||||
经济学类(含经济学、金融工程) | 595 | |||||
土地资源管理 | 593 | 8116 | ||||
地理科学(师范) | 593 | |||||
历史学(师范) | 592 | 8392 | ||||
法语 | 592 | |||||
日语 | 592 | |||||
行政管理 | 592 |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592 | |||||
俄语 | 592 | |||||
世界史 | 592 | |||||
城乡规划 | 592 | |||||
旅游管理 | 592 | |||||
新闻传播学类(含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 | 592 | |||||
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 | 592 | |||||
地理信息科学 | 592 | |||||
教育学类(师范)(含教育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 | 592 | |||||
中国语言文学类(含汉语言文学〈非师范〉、汉语国际教育、秘书学) | 592 | |||||
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 | 592 | |||||
汉语言文学(师范)(招应届高中毕业生;非西藏生源定向西藏就业;录取考生本科毕业后须按照签订的定向就业协议到西藏县以下基层单位工作,服务年限不少于5年,详情咨询学校) | 556 | 24727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较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 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化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及其他工作 的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一 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较系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初步具备综合运用化 学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和开发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2.系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化学的知识体系、学科前沿、发展趋 势和应用前景;
3.掌握本专业所需的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初步掌握生命、环境、材料、能源等相 关领域的基础知识;
4.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具有获取、加工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5.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具有从事化学研究、教学和其他实际工作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学习、交流、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科学和社会的发展;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物质的结构层次、形态与构效关系,化学键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反应的 方向、限度、速率和机理,无机和有机物的组成与结构、合成与分离、分析与表征、反应与转化、性 质与应用,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及技术,常用仪器与设备的原理与应用,化学信息获取、处理和表 达的方法。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普通化学(64学时)、定量分析(32学时)、有机化学(80学时)、无机化学(64学 时)、结构化学(64学时)、仪器分析(32学时)、高分子化学(32学时)、化工基础(32学时)、物理 化学(96学时)、普通化学实验(80学时)、定量分析实验(64学时)、有机化学实验(112学时)、 无机化学实验(64学时)、仪器分析实验(64学时)、物理化学实验(112学时)、综合化学实验( 64 学时)。
示例二:普通化学原理(51学时)、无机化学(51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 学时)、物理化学(85学时)、仪器分析(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化工基础(51学时)、化学 信息学(34学时)、生物化学(34学时)、高分子化学(51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 (340学时)、生物化学实验(34学时)、化工基础实验(34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研究 设计实验(34学时)。
示例三:无机化学(102学时)、分析化学(51学时)、有机化学(102学时)、物理化学(102学 时)、仪器分析(51学时)、材料化学(34学时)、化学工程基础(51学时)、结构化学(51学时)、生 物化学(34学时)、基础化学实验(I、Ⅱ、Ⅲ、Ⅳ、V)(359学时)、基础化学工程实验(60学时)、 化学合成与表征实验(115学时)、综合化学实验(10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化学实验、物理实验、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基础化学实验、综合化学实验、研究性化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概况:环境科学专业设立于2002年,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属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点以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分析测试中心、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具有国家乙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等社会服务平台。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4人,9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历(或博士在读),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研创新精神,能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污染物检测与分析、环境规划与管理、污染环境修复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相关的科研机构、环保执法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环境咨询、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俄语语言技能、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相关部门和领域熟练运用俄语和母语从事翻译、外事、外贸、教 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俄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俄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有关历史、哲学、 政治、艺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等 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俄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 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俄语语言和文学基础知识;
2.具有熟练运用俄语进行口笔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掌握运用俄语和母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 科学研究方法;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 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 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俄语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包括基础俄语、高级俄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40%。
2.俄语专业知识核心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俄罗斯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俄语词汇学、 俄语语法学、俄语修辞学、翻译理论等。
俄语专业知识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3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学习和 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 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 展学生个性,提倡人人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其形式可包括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 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拍摄电视片等。以上环节应提倡积极建设和有效利用计算机 网络系统、多媒体资料中心和多媒体自修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 习与实践的空间。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 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基础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 任感、团队精神、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尊重地方历史文化,能在专业规划设计机构、管理 机构、研究机构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开发与管理、研究与教育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城乡规划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城乡规划的原理、程 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适当处理城乡规划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遗 产的相互关系,并具备将这些关系统一表现在规划设计上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1.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扎实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良好 的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
2.具有调查分析和研究能力、规划编制和管理能力、规划设计与创新能力、交往沟通与表达 能力;
3.具有外语应用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4.具有自我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能力。
主干学科:城乡规划。
核心知识领域:城乡与区域发展、城乡规划理论、城乡空间规划、城乡专项规划、城乡规划 实施。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城市规划原理(136学时)、城市总体规划(136学时)、详细规划设计(136学时)、控 规与综合性城市设计(136学时)、城市道路与交通(102学时)、城市工程系统与综合防灾(68学 时),城市经济学(34学时)、城市社会学(34学时)、城市地理学(34学时)、城市生态和环境保护 (34学时)、中外城市建设史(64学时)、城市分析方法(34学时)、地理信息系统(34学时)、城市 规划管理与法规(34学时)。
示例二:经济地理学(54学时)、城市生态学(36学时)、美术与制图(54学时)、中外城市发 展与规划史(36学时)、建筑设计(72学时)、城市地理学(54学时)、城市规划原理(54学时)、城 市社会学(36学时)、城市经济学(36学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设计(72学时)、城市道路与 交通规划(54学时)、城市设计(72学时)、土地利用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管理(36学时)、城市规划 系统工程学(36学时)、社区空间规划与设计(72学时)、区域规划(36学时)、城市总体规划课程 设计(54学时)、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规划(54学时)、城市遗产保护与规划(36学时)、城市旅游与 游憩规划(54学时)、景观规划与设计(54学时)、详细规划课程设计(72学时)、城市规划管理与 法规(36学时)。
示例三:建筑设计基础(160学时)、建筑设计原理(32学时)、建筑设计(304学时)、城市规 划概论与原理(96学时)、城市规划设计基础(128学时)、城市规划设计(296学时)、中外国建筑 史(48学时)、城市建设史(48学时)、城市道路与交通(72学时)、城市规划调查研究(40学时)、 城市经济学(32学时)、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48学时)、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32学时)、城市环 境与生态学(32学时)、城市基础设施规划(48学时)、城市政策法规与管理(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城乡认识调查、城乡总体规划实践、城乡设计实践、规划管理实习、毕 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人居环境模型制作、城乡生态系统模拟实验、城乡发展动态模拟实验、规划设 计成果数字化实验等。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重点,注重全面的社会学理论知识、社会统计与社会调查研究技能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基本理论和知识,熟练运用社会调查、社会统计、政策分析、办公自动化等技能,成为懂社会、懂管理、懂政策、能实践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招生计划:2016年计划招生35人
主要课程: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社会统计学、专业统计软件与信息系统、社会保障、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环境社会学、人口社会学、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组织社会学、社会政策、社会问题、社区导论等。
专业建设 采取小班精英化教学,全程导师制,学生在校期间有大量的实践机会。积极推动学生参加各类社会调查、市场调查、政策研究等项目,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注重提升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就业情况:近三年,平均初次就业率96%,其中考研率达30%、政府及事业单位就业达10%、文教传媒机构就业达12%、在企业从事管理工作达40%。优秀学生有推荐免试就读985、211大学的机会。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得到培养单位和就业单位的高度认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 力,能在中等师范学校、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等从事教学、研究、管理 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 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具有从事教育学科教学或中小学相关学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教育科学的理论前沿、国际国内教育改革的实际状况和发展趋势;
6.具有一定的教育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教育学、心理学。
核心课程: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概论、教学论、课程论、德育原理、教育 社会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调查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一)根据国家体育总局有关文件规定,运动训练专业实行提前单独录取,被录取考生不得放弃录取资格,同时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二)学校将根据报考情况,在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文化成绩低控制线180分和体育专项成绩低控制线40分的基础上,确定我校文化成绩和专项考试成绩录取控制线。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学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文化考试成绩未达到学校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的将不予录取。
(三)录取原则
1.在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合格(执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专项成绩、文化成绩均达到我校划定的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基础上,依据考生填报的志愿梯次顺序,分项目(小项、性别)按综合分(综合成绩=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由高到低录取,优先录取一志愿考生,如第一志愿未完生计划,再录取二志愿考生。综合分相同时,专项成绩高者优先录取。
2.各项目计划数优先满足符合保送条件的运动员的录取,若符合保送条件的运动员人数多于该项目的计划数,则依次依据其运动技术等级、运动成绩和综合考核情况,按计划数择优录取。保送运动员的条件和要求按照《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高校保送录取优秀运动员有关事宜的通知》(体科字〔2021〕208号)执行。
3.各项目符合录取条件的人数(入围人数)少于计划数时,则将该项目的剩余计划分配到入围人数大于计划数的其他项目,分配原则按照各项目“入围人数/计划数”的比值大小排序,依次获得1个计划,若分配结束还有剩余计划,则按此原则进行第二轮分配,以此类推,直至剩余计划分配完毕;若所有项目一志愿符合条件考生录取结束,剩余计划还未完成,则按此原则进行二志愿考生的录取。
符合下列条件的考生,具备报名资格。
(一)符合2022年普通高考报名条件且已经参加省级招办统一组织的普通高考报名。
(二)具备我校招生专业项目之二级运动员及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体操项目须运动健将及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考生运动等级以“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审批日期为2012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10日。考生所持本人运动员技术等级证书中的运动项目必须与我校招生的运动项目一致。
(三)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要求。
1、准考证下载:2021年12月18日至12月27日,考生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
2、考试时间:12月25日至12月27日,具体安排见《准考证》。
3、考试地点: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行知楼,具体安排见《准考证》。
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态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3分,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96分,地理科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7分,旅游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19分,物理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1分,社会学类文科录
1安徽省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2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普通专升本招生简章
一湖南省动画录取低分3079分舞蹈表演录取低分3129分音乐学师范录取低分3284分播音与主持艺术录取低分740分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湖南省艺术类安徽省国家专项招生录取分数线
二安徽省国家专项文科录取低分593分本科一批分数线560分理科录取低分547分本科一批分数线488分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录取查询3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湖南省艺术类安徽省国家专项招生录取分数线
四安徽省提前批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科录取低分590分本科一批分数线560分优师专项师范定向培养文科录取低分580分本科一批分数线560分优师专项师范定向培养理科录取低分537分本科一批分数线488分小学教育师范定向培养文科录取低分527分本科二批分数线519分小学教育师范定向培养理科录取低分454分本科二批分数线415分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录取查询3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快报2
四安徽省文科录取低分592分本科一批分数线560分理科录取低分550分本科一批分数线488分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快报9
1安徽省省属普通高校以及经过批准举办普通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院校的应届全日制普通高职专科毕业生2安徽省高校毕业的具有普通高职专科学历的退役士兵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普通专升本招生章程
1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在安徽省教育厅统一领导下进行2学院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领导组负责制定招生章程和考试方案组织专业课命题考试评卷录取规范开展招生宣传调查处理违规违纪等工作3学院招生办公室负责普通专升本招生考试工作的具体实施接受学院纪检办公室监督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普通专升本招生章程
经济学类(办学地点:安徽省芜湖市,外语要求:不限。)/专业代码:0201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在黑龙江、辽宁、天津、广西、浙江、四川、河南、湖南、安徽、湖北、重庆、上海、山东、江苏、河北、江西等16个省市开设经济学类(办学地点:安徽省芜湖市
3安徽师范大学等体育教育专业足球教师试验班招生试点实行单设志愿符合体育类第一批投档条件且通过足球教师试验班测试合格的考生可单独填报在体育类第一批本科之前录取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各批次的录取30报考强基计划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等单独招生的考生依据招生院校上报备案名单录取无需填报单独招生志愿未被单独招生录取的考生可以参加其他批次志愿填报31网上志愿填报工作由市县招生考试机构负责志愿填报时间文理科本科提前批次包括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高校专项计划高职专科提前批和艺术体育类各批次院校为6月2729日文理科本科院校第一二批为至7月14日文理科高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