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河北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5 | 39718 |
| 地理科学(师范) | 553 | 41254 | ||||
| 法学 | 552 | 42004 |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551 | 42759 | ||||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551 | |||||
| 教育学类(师范) | 550 | 43499 | ||||
| 生物科学(师范) | 549 | 44261 | ||||
| 心理学(师范) | 545 | 47376 | ||||
| 经济学类 | 545 | |||||
| 统计学 | 544 | 48201 | ||||
| 新闻传播学类 | 544 | |||||
| 计算机类 | 544 | |||||
| 教育技术学(师范) | 544 | |||||
| 工商管理类 | 543 | 49037 | ||||
| 地理信息科学 | 542 | 49854 | ||||
| 城乡规划 | 538 | 53169 | ||||
| 土地资源管理 | 535 | 55619 | ||||
| 行政管理 | 533 | 57317 | ||||
| 生物技术 | 532 | 58171 | ||||
| 社会学类 | 532 |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529 | 60756 | ||||
| 生态学 | 526 | 63346 | ||||
| 旅游管理 | 522 | 66880 | ||||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历史类 | 571 | 7247 | |||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568 | 7983 | ||||
| 历史学(师范) | 566 | 8459 | ||||
| 法学 | 565 | 8723 | ||||
| 新闻传播学类 | 565 | |||||
| 经济学类 | 564 | 8964 | ||||
| 地理科学(师范) | 564 | |||||
| 教育学类(师范) | 562 | 9461 | ||||
| 世界史 | 561 | 9704 | ||||
| 土地资源管理 | 560 | 10004 | ||||
| 社会学类 | 558 | 10594 | ||||
| 工商管理类 | 558 | |||||
| 地理信息科学 | 558 | |||||
| 城乡规划 | 557 | 10863 | ||||
| 行政管理 | 555 | 11468 | ||||
| 旅游管理 | 549 | 13470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及其他相关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生态学专业理 论和知识,具有开展生态学实验和野外实践的技能,能在与生态学密切相关的农业、林业、水利、 环保、规划等教学与科研单位、职能部门和企业从事生态学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工作,具有良 好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生态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习相关的数理化 基础和人文社科知识,接受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训练,掌握扎实 的学科理论和基础知识,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数理化、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3.掌握生态学研究、生态监测与评价、区域规划与自然保护、生态管理的基本技术;
4.具有开展生态学调查、实验、规划、管理与教育的初步能力;
5.熟悉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态学的历史、现状、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环境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植物体的结 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生态统计 学基础。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等。
示例二:生态学(含实验96学时)、植物分类学(32学时)、植物生态生理学(48学时)、自然 资源生态学(48学时)、土壤学(48学时)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8学时)、生物统计学(48学 时)等。
示例三: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普通生态学(64学时)、环境科学概 论(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16学时)、基础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 实验课16学时)、基础微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8学时)、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48学 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态学野外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 验、生态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专业概况:环境科学专业设立于2002年,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属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环境科学硕士学位点以及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另有分析测试中心、环境科学研究中心(具有国家乙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等社会服务平台。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4人,90%的教师具有博士学历(或博士在读),形成了一支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环境科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科研创新精神,能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污染物检测与分析、环境规划与管理、污染环境修复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核心课程:本专业的核心课程有《仪器分析》、《环境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学》、《环境影响评价》、《基础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相关的科研机构、环保执法部门、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环境咨询、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等工作。
经济学专业系省级特色专业,也是我院最早建设专业,《政治经济学》和《中国近代经济史》为省级精品课程,《计量经济学》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本论导读》为省级精品视频课程。
本专业坚持“厚基础、重应用、高素质、善创新”的培养理念,着力培养掌握现代经济学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统计和计量分析的基本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的“研究+应用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原理、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应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数据处理与SPSS软件应用、金融实验课等。
本专业标准学制为4年,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本专业毕业生,能够在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相关事业单位、工商企业等从事管理工作,以及进入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和研究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历史学基本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新闻出 版、文教事业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或领域从事研究、教学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历史学科复合型 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发展的基本史实及史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专业工作和历史学教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对有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 了解;
2.掌握历史学的基本研究与分析方法;
3.具有从事历史研究的初步能力和较强的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4.熟悉古文字学、史料学、历史地理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及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 学、心理学基础理论与历史学基本理论;
5.了解国内外历史学研究与教学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
核心课程:中国通史、世界通史、史学概论、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外国历史要籍介绍及 选读、中国史学史、西方史学史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年论文、毕业论文、专业考察、教学实习、读书报告、学术前沿讲座、 大学生科研立项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数理化基础、人文社 科素质、国际化视野和科学思维能力,接受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并能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 识和技能在生物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教学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人文社科知 识,接受专业技能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科学思维和国际化视野,掌握从事生物学及 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及应用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群体、个体、细胞和分子等生物学不同层次的分析方法与实验技术;
4.具有从事生物学相关领域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学及其发展规划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国内外的生物学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及其重要生命活动、动物体的结构 与功能、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生物与环境。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动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48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48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48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48学 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二: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植物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32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 32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 时)、生态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32学时)等。
示例三:植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64学时)、动物生物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 课64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遗传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 时)、分子生物学(理论课32学时,实验课16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野外综合实习、综合实践及毕业论文、学术与科技活动等。
主要专业实验:植物生物学实验和动物生物学实验(或普通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生 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江西省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浙江省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河北省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川省

2020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云南省、四川省、河北省、浙江省(一段)和江西省(艺术类))云南省

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社会学类(含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行政管理、生物技术、教育学类(含教育学(师范)、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专业)、工商管理类(含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专业)、土

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2分,生态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6分,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9分,生物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2分,社会学类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2分,行政管理物

三河北省美术学类录取低分551625分设计学类录取低分552725分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招生录取分数线

一河北省本科批首选历史录取低分549分本科批分数线454分本科批首选物理录取低分522分本科批分数线412分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河北省福建省录取分数线

二福建省本科批首选历史录取低分568分本科批分数线467分本科批首选物理录取低分559分本科批分数线423分安徽师范大学2021年普通本科招生录取查询3答案来源于2021年安徽师范大学河北省福建省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