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辽宁 | 经济管理试验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22 | 6049 |
| 理科试验班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机械工程、工业设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供应) | 620 | 6438 | ||||
| 数学类(金融与统计)(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 | 617 | 6999 | ||||
| 计算机类(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 | 616 | 7186 |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615 | 7393 | ||||
| 人工智能 | 615 | |||||
| 工业设计 | 614 | 7583 | ||||
| 智能科学与技术 | 614 | |||||
| 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 | 613 | 7813 | ||||
| 环境工程 | 611 | 8170 | ||||
| 物理学类(光电与能源新技术)(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11 | |||||
| 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 610 | 8403 | ||||
| 化学类(轻化工程、生物工程、应用化学) | 609 | 8601 | ||||
| 机械工程 | 608 | 8839 | ||||
| 纺织工程 | 606 | 9245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605 | 9467 | ||||
| 功能材料 | 605 | |||||
| 供应链管理 | 605 | |||||
| 服装设计与工程 | 604 | 9675 | ||||
| 材料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 603 | 9916 | ||||
| 轻化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82 | 15164 | |||
| 经济管理试验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 | 历史类 | 普通类 | 617 | 1221 | ||
| 英语 | 616 | 1276 | ||||
| 经济与贸易类(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 | 615 | 1333 | ||||
| 社会科学试验班(法学、行政管理) | 614 | 1393 | ||||
| 新闻传播学类(传播学、公共关系学) | 613 | 1454 | ||||
| 日语 | 611 | 1570 |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以纺织、材料、设计为优势,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2年实业家张謇创办的纺织染传习所。1951年建校,时名华东纺织工学院。196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三级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1998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1999年,更名为东华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地处中国上海,现有松江校区、延安路校区和新华路校区,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总建筑面积83万余平方米。学校是“上海市花园单位”和“上海市文明校园”。松江校区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全校教职工2320人,专任教师1416人,其中专职院士2人,兼职院士14人,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50余人,其他高级职称教师900余名。全校本科生14244人,硕士研究生6627人,博士研究生1265人,学历留学生705人。
学校现设有17个学院(部),拥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5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九大学科门类。纺织科学与工程保持国内领先,获评A+学科。化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入围ESI世界前1%。设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1个上海高校Ι类高峰学科。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国家“111”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建设“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构建本科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培养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世纪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积极构建一流研究生培养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东华学子近三年获得国内外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冠军、金奖或一等奖共240余项,充分彰显学生的创造力。女足获全国冠军,学校进入“中国高校体育竞赛榜”前20名。学校全面推进双创教育,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学校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荣获金奖。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6%,薪资位于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16-21位,学生自主创业人数超过420人。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和栋梁。
学校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支撑国家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战略需求。新世纪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31项。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重大建筑工程、环境保护等领域,为“天宫”“天舟”“北斗”“天通”“嫦娥”做出贡献。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获评“优秀”,获批建设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民用航空复合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立海派时尚设计及价值创造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创意经济与创新服务研究基地、东华大学纺织行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发展研究中心等,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和上海时尚之都、设计之都建设。
学校大力推进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学校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重要倡议,联合18个国家33所纺织特色高校成立“一带一路”世界纺织大学联盟。学校与全球100多所知名高校、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获批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在肯尼亚莫伊大学建立世界首家纺织服装特色的莫伊大学孔子学院。与爱丁堡大学合作创办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创意学院,培养国际一流时尚创意人才。
面向未来,东华大学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双一流”建设,全力服务国家和上海市的战略需求,为实现“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东华大学帮困助学制度简介
东华大学高度重视困难学生助学工作,坚持助困育人,建立了帮困助学体系和助困育人机制。2003年2月,学校的帮困助学岗被评为上海市“红旗文明岗”。
学校的帮困助学体系主要包括:
1、国家助学贷款。国家规定困难学生可申请每人每年6000元的贷款,毕业后1至2年后开始还款,六年内还清。在校期间利息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由学生自负。
2、勤工助学。学校鼓励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与合法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进行自我解困。学校特别重视困难学生的岗位资助工作,优先安排困难学生参与勤工助学活动。
3、国家奖助学金和上海市政府奖助学金。是由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为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提供的无偿资助。国家奖学金为每人每年4000元,国家助学金每月15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上海市政府奖学金为3000元/人,上海市政府助学金为每月150元(每年按10个月发放)。每年按有关政策进行调整和发放。
4、人民奖学金。人民奖学金分为东华大学奖学金和十余项旨在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单项奖学金,获奖面20%左右。
5、社会奖(助)学金。由知名企业和知名人士、校友设立的奖(助)学金。目前,共59项,包括1000万的恒逸助学基金和1000万的周华盛助学基金。2006年受益学生700余名,最高金额10000元/年。
6、专项助学金。从03年起设立了民族班特困学生助学金(一等5000元,二等4000元,三等3000元),受益面达45%。
7、学费补助。对家庭特困的学生视困难程度给予学费补助。
8、校内助困贷款。学校从2004年起推出了校内助困的贷款制度。凡一、二年级困难学生可申请无息的校内助困贷款,每人每年最高2000元。
9、临时困难资助。对出现临时困难的学生,学校及时给予适当补助,帮助学生度过难关。
10、冬令补助。学校在寒假放假前,发放一定额度的补贴,用于资助困难学生购买冬衣等物品。
11、推行技能帮困。坚持对家庭困难学生和民族班学生免费进行计算机、英语等能力的培训,以增强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上岗能力。
12、结对关爱行动。“走进困难家庭,情暖学子心”已成为我校帮困的一项例行工作。学校各级教工党支部,积极开展“结对子”活动,给予困难学生经济和学业上的指导,使学生能感受到学校的温暖,老师的关心。
13、畅通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暂时无法缴齐学费的学生在入学报到时,可以申请办理学费缓交手续,学校给予办理入学相关手续。
14、慈善爱心屋。接受社会、企事业单位、个人的现金实物捐赠后,对接受的捐赠物品进行整理、清洗、消毒等管理工作,将捐赠物品发放给经过学校困难认定的贫困学生。并专设“图书角”,接受校内外捐助的图书、杂志、电子读物等物资;教辅类图书发放给贫困学;非教辅类图书、杂志、电子读物等供贫困学生借阅。
学校在帮困的同时,坚持重在育人,建立了助困育人机制。主要建立五项制度:
1.实行困难认定制度。学校规定,凡在籍、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家庭经济困难,且品德优良,学业成绩合格者,可在学校规定时间内提出困难认定申请,经学校认定后按困难程度享受相关帮困政策。
2、推行助学贷款信用承诺制度。学校规定,凡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必须进行书面信用承诺。学校每年组织申贷学生进行信用承诺宣誓仪式。
3、推行社会公益活动承诺制度。学校规定受助学生必须参加50—100学时的社会公益劳动。2002年起,学校成立了“东华大学社会公益服务队”,2006年更名为“东华大学阳光服务队”。四年多来,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4、实行红绿卡持卡上岗补贴制度。根据学生困难程度不同,为困难学生办理红、绿卡。学校鼓励持有红绿卡的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使学生通过勤工助学上岗,获得合法收入。对持有红、绿卡上岗的学生,学校给予一定的上岗补贴。
5、实行国家、上海市政府奖(助)学金、学费补助追回的制度。对获得国家、上海市政府奖(助)学金、学费补助的学生,若被发现弄虚作假或违反校纪校规,学校将全额追回已经发放的资助金。
省份专业低综合分辽宁数字媒体艺术481.4视觉传达设计480.8服装与服饰设计479.4产品设计478.8艺术与科技477环境设计471.6环境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471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合作)468.8服装与服饰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中日合作)466.2不分文理低466.2
省份选考科目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辽宁省历史不限经济管理试验班.8辽宁省历史不限经济与贸易类辽宁省历史不限日语.5辽宁省历史不限社会科学试验班.5辽宁省历史不限新闻传播学类.17辽宁省历史不限英语辽宁省历史不限汇总.6辽宁省物理不限材料类.14辽宁省物理不限电子信息类.86辽宁省物理不限工业设计.5辽宁省物理不限功能材料辽宁省物理不限供应链管理辽宁省物理不限环境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辽宁省物理不限机械工
专业学院低分高分平均辽宁省 .73理科 .76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43电子信息类信息科学与技术.38纺织类纺织.5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与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功能材料纺织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商管理.5化学类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科学与工程.5机械工程机械工程.17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3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试验班工商管理.75经济与贸易类工商管理.33理
省份科目学院专业低分高分平均分辽宁省理科总计 .91辽宁省理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类.14辽宁省理科材料科学与工程理科试验班.75辽宁省理科纺织纺织类.60辽宁省理科纺织功能材料.50辽宁省理科服装与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00辽宁省理科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50辽宁省理科工商管理经济管理试验班.25辽宁省理科工商管理经济与贸易类.00辽宁省理科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化学类.50辽宁省理科环境科学与工
省份文理科学院专业低分高分平均值辽宁省理科总计?.32辽宁省理科材料材料类.86辽宁省理科纺织纺织类.43辽宁省理科纺织功能材料.50辽宁省理科服装服装设计与工程.00辽宁省理科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5辽宁省理科管理经济管理试验班.25辽宁省理科管理经济与贸易类.00辽宁省理科化工化学类.17辽宁省理科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类.50辽宁省理科环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75辽宁省理科环境能源与环境系统
省份文理科学院专业低分高分平均值辽宁省理科总计?.32辽宁省理科材料材料类.86辽宁省理科纺织纺织类.43辽宁省理科纺织功能材料.50辽宁省理科服装服装设计与工程.00辽宁省理科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类.75辽宁省理科管理经济管理试验班.25辽宁省理科管理经济与贸易类.00辽宁省理科化工化学类.17辽宁省理科环境环境科学与工程类.50辽宁省理科环境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75辽宁省理科环境能源与环境系统

2021年东华大学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19理科最低位次为10656。2020年东华大学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44理科最低位次为9344。2019年东华大学内蒙古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88理科最低位次为4718。2018年东华大学内蒙古理科

2021年东华大学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77理科最低位次为8744。2020年东华大学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77理科最低位次为15354。2019年东华大学山西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48理科最低位次为14942。2018年东华大学山西理科最低分

2021年东华大学河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03理科最低位次为12248。2020年东华大学河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38理科最低位次为11231。2019年东华大学河北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11理科最低位次为12087。2018年东华大学河北理科最低

2019年东华大学天津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65理科最低位次为9462。2018年东华大学天津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09理科最低位次为5148。2017年东华大学天津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82理科最低位次为5696。2019年天津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天津各

2019年东华大学北京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03理科最低位次为7506。2018年东华大学北京理科最低分数线为602理科最低位次为7887。2017年东华大学北京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92理科最低位次为7886。2019年北京理科录取分数线及北京各

2021年东华大学辽宁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学费6500元/年)、经济管理试验班(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会计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服装设计与工程、供应链

东华大学在辽宁省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批,2020年为本科批,2019年为本科批,2018年为本科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2022年东华大学在辽宁招生专业有化学类(轻化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经

东华大学2021年辽宁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轻化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82分,材料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3分,服装设计与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604分,

2021年东华大学辽宁文科最低分数线为611文科最低位次为1570。2020年东华大学辽宁文科最低分数线为622文科最低位次为1298。2019年东华大学辽宁文科最低分数线为615文科最低位次为1233。2018年东华大学辽宁文科最低分数线

2021年东华大学辽宁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82理科最低位次为15164。2020年东华大学辽宁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83理科最低位次为13878。2019年东华大学辽宁理科最低分数线为578理科最低位次为15467。2018年东华大学辽宁理科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