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黑龙江 | 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创新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604 | 2268 |
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华罗庚数学班)、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华罗庚数学班)) | 597 | 2778 | ||||
电子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 | 594 | 3031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创新班) | 593 | 3115 | ||||
应用化学(理学、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张大煜化学班) | 593 | |||||
应用物理学(王大珩物理基础科学班) | 591 | 3278 | ||||
工程力学(含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589 | 3437 | ||||
电子科学与技术(含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就读大连开发区校区) | 589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含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 | 588 | 3515 |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创新班) | 587 | 3602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86 | 3689 | ||||
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 | 586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日语强化) | 585 | 3770 | ||||
工程力学(钱令希力学创新班) | 585 | |||||
软件工程(含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专业.学费前两年每人每年6240元后两年每人每年16000元.非英语语种考生慎重报考.就读大连开发区校区) | 584 | 3860 |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583 | 3960 | ||||
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 | 583 | |||||
车辆工程(英语强化) | 582 | 4044 |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 581 | 4145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含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安全工程) | 580 | 4241 | ||||
生物工程 | 578 | 4451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知识产权、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577 | 4536 | ||||
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74 | 4854 | ||||
材料类(金属材料工程、功能材料、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中日精英班)) | 574 | |||||
土木类(土木工程、土木工程(国际班)、水利水电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程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交通工程、海洋资源开发技术) | 574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59 | 6647 | |||
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557 | 6901 | ||||
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555 | 7175 | ||||
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553 | 7435 | ||||
英语(招英语考生) | 文科 | 普通类 | 577 | 1009 | ||
日语(招英语考生) | 572 | 1160 | ||||
新闻传播学类(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 572 | |||||
俄语(招英语考生) | 571 | 1196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熟练的俄语语言技能、扎实的俄语语言文学专业 知识和其他相关专业知识,能在相关部门和领域熟练运用俄语和母语从事翻译、外事、外贸、教 育、管理、研究等各种工作的俄语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俄语语言和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兼学有关历史、哲学、 政治、艺术、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接受系统的俄语听、说、读、写、译等 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良好的俄语口头及书面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有广阔的国际 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具备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科学研究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俄语语言和文学基础知识;
2.具有熟练运用俄语进行口笔语交流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掌握运用俄语和母语的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和 科学研究方法;
4.熟悉我国在外交、外事、教育、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具有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 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6.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强的法制观念、诚信意识和求实创新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 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
1.俄语专业技能核心课程,包括基础俄语、高级俄语、语音、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 译等。专业技能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40%。
2.俄语专业知识核心课程,包括语言学导论、俄罗斯文学选读、学术论文写作、俄语词汇学、 俄语语法学、俄语修辞学、翻译理论等。
俄语专业知识课程学时数占专业教育课程学时数总量不少于35%。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外学习和实践 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扩展,应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课外学习和 实践活动应以课堂教学的内容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语 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发 展学生个性,提倡人人参与,培养合作精神,其形式可包括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 剧表演、编辑报纸杂志、专题访谈、拍摄电视片等。以上环节应提倡积极建设和有效利用计算机 网络系统、多媒体资料中心和多媒体自修中心,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加灵活、方便、实用和广阔的学 习与实践的空间。除参加校内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各 种专业实践(如涉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热工、力学和机械科学理论为基础,以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为工具,培养具 备能源生产、转化、利用与动力系统研发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以及具备节能减排理念,能在工 业、国防、民用等领域从事能源动力、人工环境、新能源研究开发、优化设计、先进制造、智能控制、 应用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与技术,接受现代科学与工 程的基本训练,掌握能源、热科学及动力系统基础理论,掌握计算机及控制技术等现代工具,具备 从事节能、制冷、动力、环保和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领域设备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应用管理所必需 的工程技术知识,初步具有应用所学知识提出、分析及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学生 还应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对职业、社会、环境有责任 感,树立节能减排的理念。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并能应用与本专业相关的数学、物理、力学、材料、机械、热工、控制、电工电子等工程 科学基础知识;
2.具有专门针对能源动力系统提出、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本专业要求的个人 能力和专业素质,能进行能源新产品和新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运行维护以及相关制造,具有集成 创新的能力;
3.了解能源生产、转化和利用的行业需求动态,熟悉能源高效转化和利用技术的理论前沿 和应用背景,贯彻执行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和技术路线;
4.具有在能源动力类企业的初步工程实践经验,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 时掌握并应用相关新技术为社会服务,成为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 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基本知识(工程热力学、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设计基本知识 (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基本知识(电工学、控制理论)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流体力学(56学时)、传热学(56学时)、工程热力学(56学时)、燃烧基本原理 与建模(24学时)、机械设计基础(48学时)、机械制图及CAD基础(24学时)、电工电子学(72学 时)、自动控制理论(32学时)、工程力学(含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64学时)。
示例二:工程流体力学(A)(72学时)、传热学(72学时)、工程热力学(72学时)、燃烧理论 基础(16学时)、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自动控制理论(72学时)、理论力学(48学时)、材料力 学(48学时)。
示例三:流体力学(80学时)、传热学(60学时)、工程热力学(75学时)、燃烧学(30学时)、 机械原理及设计(90学时)、工程图学(90学时)、电工电子(90学时)、自动控制原理(30学时)、 工程力学(12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训练(金工实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课程 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实验、热工实验(包括工程热力学实验、工程流体力学实验、传热学 实验)、能源与动力相关方向的专业实验(如燃烧学实验、热工控制与测试类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掌握至少一种主流软件开发平台,具有较强编程能力的高级实用型专业人才。可在IT企业、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软件(管理信息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文化娱乐产品和控制系统等)开发的需求调查、编码、测试、维护、营销售后服务及软件生产管理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能在机械制造领域从事设计 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电子及自动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 和基本知识,接受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设备控制及生产组织管 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数学及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机械工程科学的知识和应用能力;
2.具有制订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具有设计机械系统、部件和工艺的能力;
4.具有对于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初步能力;
5.初步掌握机械工程实践中的各种技术和技能,具有使用现代化工程工具的能力;
6.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7.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沟通能力;
8.具有国际视野、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机械设计原理与方法(含形体设计原理与方法、机构运动与动力设计原理、 结构与强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精度设计原理与方法、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机械制造工程原理 与技术(含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技术、现代制造技术)、机械系统中的传动与控制(含机械电 子学、控制理论、传动与控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含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辅助技术)、热 流体(含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
核心课程示例:
1.示例一:工程制图(40+32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理论力学(60学时)、机械原理(56 学时)、机械设计(56学时)、电路理论(4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40学时)、数字电路(32学时)、 微机原理(40学时)、机电传动控制(64学时)、工程材料学(32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40学 时)。
2.示例二:理论力学(64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机械工程制图(48 +64学时)、机械原 理(64学时)、机械设计(64学时)、电工技术基础(64学时)、电子技术基础(64学时)、工程材料 (32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64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
3.示例三
(1)工程机械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发动 机构造与原理(32学时)、液压与液力机械传动(48学时)、工程机械底盘(40学时)、现代工程机 械(48学时)、工程机械设计(32学时)、工程机械运用技术(32学时)。
(2)机电一体化方向:机械制图(32+48学时)、机械原理(48学时)、机械设计(48学时)、控 制工程基础(40学时)、机械电子学(48学时)、机制工艺学(48学时)、机电传动控制(40学时)、 液压传动(40学时)、CAD/CAM(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科技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机械设计基础实验、互换性测量技术基础实验、工程测控实 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机电传动与控制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和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基础知 识,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政府、企业与科研单位从事环境保护及相关领域 工作以及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环境科学专业技能的 基本训练,培养系统地识别、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和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了解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与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前沿;
2.掌握全面扎实的环境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环境科学专业实验的基本技能;
4.具有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分析与解决环境问题的素质;
5.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环境自然科学、环境技术科学、环境人文社会科学。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学、环境监测学、环境影响评价、环 境管理学、环境法学、环境经济学、环境规划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问题(48学时)、环境科学(64学时)、环境工程学 (64学时)、环境管理学(64学时)、环境化学(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环境数据分析方法 (32学时)、环境经济学(48学时)、环境法学(32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与发展(32 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化学(32学时)、环境监测(40学时)、环境生物学 (32学时)、环境工程原理(40学时)、环境规划与管理(64学时)、环境影响评价(48学时)、水污 染控制工程(56学时)、环境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环境学基础(24学时)、环境地学基础(48学时)、环境微 生物学(48学时)、环境分析化学(64学时)、环境生物学(48学时)、环境监测(56学时)、环境工 程学(64学时)、环境规划学(32学时)、环境管理学(48学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32学时)、环 境系统分析(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环境学实习、环境地学实习、环境监测实习、环境污染控制实习、环境 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环境化学实验、环境监测实验、环境生物实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物理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或五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哲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5分,日语(英语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5分,俄语(英语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5分,公共事业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68分,英语(英语考生)(英语、翻译)文科录取分数
大连理工大学2019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设计学类艺术文录取分数线为328分,雕塑艺术文录取分数线为343分,哲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哲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78分,俄语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0分,俄语(英语考生)文科录取分数线为58
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69分,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1分,数理基础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76分,俄语(英语考生)文科录
2020年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运动康复、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理学)、环境生态工程(生态与食品工科实验班)(含环境生态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药学、商务英语(招英语考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能源化学工
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药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经济学类(电子商务、经济学)(经济与商务实验班)、能源化学工程(能源、资源与生物化工工科实验班)(含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工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29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1分,数理基础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市场营销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5分,日语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5分,工程造价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5分,测绘工程理科录取分数
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黑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工程力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5分,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
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黑龙江省招生专业:软件工程、工商管理、工商管理、日语、地理空间信息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测绘工程、日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市场营销、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风景园林、公共事业管理、
2021年大连理工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应用化学(理学、国家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张大煜化学班)、数理基础科学(中外合作办学)(盘锦校区)、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国际班)、制药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工、制药与新材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