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昌航空大学辽宁各专业排位:
1.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11739(需要考595分);
2.飞行器动力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16319(需要考578分);
3.飞行器制造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17187(需要考575分);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普通类排位17778(需要考573分);
5.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普通类排位18046(需要考572分);
6.通信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18356(需要考571分);
7.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物理类普通类排位18356(需要考571分);
8.电子信息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18961(需要考569分);
9.机械电子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19934(需要考566分);
10.测控技术与仪器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0563(需要考564分);
11.人工智能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0563(需要考564分);
12.自动化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0903(需要考563分);
13.智能制造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1230(需要考562分);
14.焊接技术与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1835(需要考560分);
15.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2120(需要考559分);
16.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3075(需要考556分);
17.工程管理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3421(需要考555分);
18.金属材料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3421(需要考555分);
19.土木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3738(需要考554分);
20.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4068(需要考553分);
21.应用化学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4744(需要考551分);
2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5100(需要考550分);
23.材料化学物理类普通类排位25779(需要考548分);
24.工商管理(民航管理)历史类普通类排位5020(需要考578分);
25.经济学(金融与投资)历史类普通类排位5889(需要考572分);
26.工商管理(数字化营销)历史类普通类排位6384(需要考569分);
27.会计学历史类普通类排位7058(需要考565分);
28.英语(外贸英语)历史类普通类排位7205(需要考564分);
29.电子商务(商务智能)历史类普通类排位7205(需要考564分)
2021年南昌航空大学各专业辽宁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辽宁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5 | 11739 |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578 | 16319 |
| 飞行器制造工程 | 575 | 17187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73 | 17778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72 | 18046 |
| 通信工程 | 571 | 18356 |
| 飞行器制造工程(航空维修工程与技术) | 571 |
| 电子信息工程 | 569 | 18961 |
| 机械电子工程 | 566 | 19934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64 | 20563 |
| 人工智能 | 564 |
| 自动化 | 563 | 20903 |
| 智能制造工程 | 562 | 21230 |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560 | 21835 |
|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 559 | 22120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556 | 23075 |
| 工程管理 | 555 | 23421 |
| 金属材料工程 | 555 |
| 土木工程 | 554 | 23738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553 | 24068 |
| 应用化学 | 551 | 24744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550 | 25100 |
| 材料化学 | 548 | 25779 |
| 工商管理(民航管理) | 历史类 | 578 | 5020 |
| 经济学(金融与投资) | 572 | 5889 |
| 工商管理(数字化营销) | 569 | 6384 |
| 会计学 | 565 | 7058 |
| 英语(外贸英语) | 564 | 7205 |
| 电子商务(商务智能) | 564 |
电子信息类
人工智能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备研发人工智能算法、软件和系统的基本技能、以及解决人工智能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能够在科研单位、高等学校、生产企业从事系统设计、技术开发、产品研制和科研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人工智能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水平:本专业依托江西省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重点实验室,师资均为高级职称或者博士毕业。专业学制四年,具有硕士推免资格,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硕士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硕士点的支撑专业。
专业主干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信号与线性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及汇编语言、数字信号处理、机器学习基础、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数据分析(Python)、自然语言处理等。
就业领域:人工智能是当今全球经济创新发展的新引擎,是未来信息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已纳入我国国家规划,成为国家战略,“人工智能+”已成为各行业领域发展的主要途径,在各行业技术中有效地引入、融合和发展相应的智能技术成为推动各行业发展的关键性动力之一,因此,各行业对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都有着巨大而迫切的需求。本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工业、信息、医疗、教育、电力、金融、航空航天等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找到具有高发展空间的工作岗位;也可以报考国内外智能科学技术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
化学类
应用化学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健全人格、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较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实验技能,富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应用化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设置: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药物化学、化工CAD制图、现代仪器分析、化工原理、现代波谱解析、现代分离技术、样品剖析技术、精细有机合成和精细无机合成等。
就业领域及去向:可在精细化工、能源化工、制药、食品、环境、材料等行业从事产品开发、工艺研究、分析等生产或管理工作,或攻读硕士研究生在科研院所、高校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仪器类
测控技术与仪器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的前身是经原国家国防科工委和国家教委于1982年批准设立的无损检测专业,是国内高等院校中首家设立的无损检测本科专业。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拥有“构件质量与控制”国防特色学科和江西省一流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在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居“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全省第一。
专业方向:方向一:无损检测
方向二:无损检测(卓越计划)
方向三:精密测试与仪器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要求掌握在不损害或不影响被检测对象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利用热、声、光、电、磁等特性对构件进行检测与评价的综合工程技术。培养从事工业无损检测与评价、无损检测仪器开发与质量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水平:本专业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建设最早且培养规模最大,拥有国内最为完备的无损检测技术实验室,是国内系统培养无损检测本科及研究生的本科高校之一,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学水平居全国高校同类专业前列,在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中位居“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全省第一。
科研平台:拥有国家级科研平台“无损检测与光电传感技术及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是江西省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联盟盟主单位。
师资力量:现有教师37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人选2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6人,中国无损检测学会副理事长1人,中国无损检测学会专业委员会主任、副主任2人,专业委员会委员6人,江西省无损检测学会理事长1人,具有中航工业、无损检测学会高级培训教师资质12人,有8位教师持有无损检测三级证书。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工程材料、传感器原理、材料加工工艺、无损检测物理基础、声学检测、射线检测、电磁检测、光学无损检测、航空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无损检测新技术、无损检测仪器、无损检测标准等。
就业领域:可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先进制造、石油化工、能源、交通、特种设备等行业和科研院所等从事无损检测、无损检测设备开发、质量管理等工作。
材料类
焊接技术与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五年
本专业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西省特色专业。学制四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硕士推免资格。培养能够在焊接工艺与设备、结构设计和质量检测等领域从事科研、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经营管理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实施分层次、分类型的工程化和国际化培养。设有培养创新人才的“春晓班”、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卓工班”、留学交换生以及中国航发南方卓越现场焊接工程师定制班等校企联合培养班。可在校内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并报考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证书。国内多家企业在该专业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如“昆山华恒奖学金”、“无锡透平奖学金”、“江铃奖学金”、“山中合金奖学金”、“云龙焊接助学金”等。
主要课程:焊接理论基础、材料焊接性、焊接结构学、弧焊电源及其数字化控制、弧焊方法与设备、焊接生产与工程管理,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就业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锅炉、石油、电子通讯等行业。
材料类
金属材料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创建于1952年,专业前身为航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和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1998年两专业调整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我校航空特色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西省首批高校品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试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并入选江西省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201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推出《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2019)》,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唯一五★+水平,在全国所有开设此专业的80所高校中排名第1。本专业为我校较为强势的学科专业之一,1985年成为我校首批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之一,2000年获批材料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江西省双一流学科、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建设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019年,“金属材料工程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开始,本专业在江西省和全国大部分省份按照一本招生。
本专业定位准确、航空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优势突出,得到了众多同行高校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为江西省和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我国航空企业热表方向技术骨干一半以上由本专业培养,以及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电镀企业由本专业校友创办。本专业现下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和“腐蚀与防护”两个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本专业方向原为航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在1952年建校时成立,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与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学校资金的支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拥有江西省“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示范中心、江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示范基地、江西省“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重点实验室、南昌市“金属材料热处理”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正高级工程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教师2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地方,服务航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在金属材料制备、热处理技术等领域从事产品研究和开发、装备和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技术,钢的热处理,有色金属及热处理、合金钢与高温合金、材料科学综合实验,金属工艺学等。
就业领域:能够航空航天、化工、医学、国防、石油、电子、信息、交通等领域中的金属材料制备、热处理技术、金属材料构件失效分析与预防等方面从事产品研究和开发、装置和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或科学研究。
培养质量:已培养毕业生3000多名,为地方和航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级应用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并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几年该专业方向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考研率在33%以上。
专业方向二:腐蚀与防护
本专业方向原为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我校是新中国最早设立腐蚀与防护专业的3所高校之一。本专业方向在1952年建校时成立,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与航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专业方向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材料物理与化学”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示范硕士点的支撑专业。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腐蚀与防护”实验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航空材料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
培养目标:立足地方,服务航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金属腐蚀与防护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在金属材料表面防护等领域从事产品研究和开发、装备和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金属腐蚀学、电化学原理、电镀理论与工艺、涂料与涂装工艺、材料科学综合实验、表面技术改性、特种涂料、化学电源、电镀废水处理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在航空、电力、石化、电子、汽车、铝业、金属表面处理行业、高等学校从事与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有关的科研、设计、生产和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等相关工作。
培养质量:已培养毕业生2000多名。学生遍布全国表面处理行业,在行业内有良好声誉。在国内航空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也颇受欢迎,许多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另外还有不少毕业生考取了国内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工程管理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思想素质好、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及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建筑力学、工程结构、工程施工、经济学、工程经济学、管理学、会计学原理、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招投标及合同管理、建设法规。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政府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国际工程公司、投资与金融等单位从事工程管理等工作,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相关专业的教学或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