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南昌航空大学陕西各专业排位: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43562(需要考471分);
2.飞行器制造工程(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52731(需要考455分);
3.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3315(需要考454分);
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3315(需要考454分);
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3923(需要考453分);
6.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普通类排位54552(需要考452分);
7.飞行器设计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4552(需要考452分);
8.机械电子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5829(需要考450分);
9.物联网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6409(需要考449分);
10.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7652(需要考447分);
11.网络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7652(需要考447分);
12.电子科学与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8285(需要考446分);
13.人工智能理科普通类排位58285(需要考446分);
1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58285(需要考446分);
15.飞行器动力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8285(需要考446分);
16.自动化理科普通类排位58285(需要考446分);
17.通信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8285(需要考446分);
18.飞行器适航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8964(需要考445分);
19.数学与应用数学理科普通类排位58964(需要考445分);
20.交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8964(需要考445分);
21.飞行器制造工程(方向)理科普通类排位58964(需要考445分);
22.电子封装技术理科普通类排位58964(需要考445分);
23.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8964(需要考445分);
24.金属材料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9590(需要考444分);
25.智能制造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9590(需要考444分);
26.工程管理理科普通类排位59590(需要考444分);
27.工业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9590(需要考444分);
28.复合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9590(需要考444分);
29.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59590(需要考444分);
30.焊接技术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0249(需要考443分);
31.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0249(需要考443分);
32.土木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0249(需要考443分);
33.材料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0249(需要考443分);
34.环境工程理科普通类排位60249(需要考443分);
35.应用化学理科普通类排位60249(需要考443分);
36.新闻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4636(需要考497分);
37.电子商务文科普通类排位14636(需要考497分);
38.公共事业管理文科普通类排位14910(需要考496分);
39.德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4910(需要考496分);
40.工商管理(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14910(需要考496分);
41.英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5208(需要考495分);
42.法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5208(需要考495分);
43.法语文科普通类排位15208(需要考495分);
44.工商管理(方向)文科普通类排位15482(需要考494分);
45.经济学文科普通类排位15482(需要考494分)
2021年南昌航空大学各专业陕西排位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陕西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1 | 43562 |
| 飞行器制造工程(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收集中) | 455 | 52731 |
| 电子信息工程 | 454 | 53315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454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453 | 53923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452 | 54552 |
|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 452 |
| 机械电子工程 | 450 | 55829 |
| 物联网工程 | 449 | 56409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447 | 57652 |
| 网络工程 | 447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446 | 58285 |
| 人工智能 | 446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446 |
| 飞行器动力工程 | 446 |
| 自动化 | 446 |
| 通信工程 | 446 |
| 飞行器适航技术 | 445 | 58964 |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445 |
| 交通工程 | 445 |
| 飞行器制造工程(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收集中) | 445 |
| 电子封装技术 | 445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45 |
| 金属材料工程 | 444 | 59590 |
| 智能制造工程 | 444 |
| 工程管理 | 444 |
| 工业工程 | 444 |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444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44 |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443 | 60249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443 |
| 土木工程 | 443 |
| 材料化学 | 443 |
| 环境工程 | 443 |
| 应用化学 | 443 |
| 新闻学 | 文科 | 497 | 14636 |
| 电子商务 | 497 |
| 公共事业管理 | 496 | 14910 |
| 德语 | 496 |
| 工商管理(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收集中) | 496 |
| 英语 | 495 | 15208 |
| 法学 | 495 |
| 法语 | 495 |
| 工商管理(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收集中) | 494 | 15482 |
| 经济学 | 494 |
材料类
金属材料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创建于1952年,专业前身为航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和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1998年两专业调整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为我校航空特色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江西省首批高校品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和江西省卓越人才培养试点专业,江西省一流优势专业,并入选江西省2019年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7年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排名第一,2018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推出《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8-2019)》,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唯一五★+水平,在全国所有开设此专业的80所高校中排名第1。本专业为我校较为强势的学科专业之一,1985年成为我校首批培养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之一,2000年获批材料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是江西省双一流学科、学校“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博士点建设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西省优秀教学团队。2019年,“金属材料工程一流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得江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11年开始,本专业在江西省和全国大部分省份按照一本招生。
本专业定位准确、航空特色鲜明、师资力量雄厚、优势突出,得到了众多同行高校和企业的高度认可,为江西省和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我国航空企业热表方向技术骨干一半以上由本专业培养,以及全国近三分之一的电镀企业由本专业校友创办。本专业现下设“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和“腐蚀与防护”两个专业方向。
专业方向一: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本专业方向原为航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在1952年建校时成立,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与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近年来,在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学校资金的支持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目前,拥有江西省“材料科学基础”实验示范中心、江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产学研示范基地、江西省“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重点实验室、南昌市“金属材料热处理”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正高级工程师)6人,副教授10人;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的教师24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地方,服务航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在金属材料制备、热处理技术等领域从事产品研究和开发、装备和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技术,钢的热处理,有色金属及热处理、合金钢与高温合金、材料科学综合实验,金属工艺学等。
就业领域:能够航空航天、化工、医学、国防、石油、电子、信息、交通等领域中的金属材料制备、热处理技术、金属材料构件失效分析与预防等方面从事产品研究和开发、装置和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工程应用或科学研究。
培养质量:已培养毕业生3000多名,为地方和航空企业输送了大批高级应用人才。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并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近几年该专业方向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考研率在33%以上。
专业方向二:腐蚀与防护
本专业方向原为航空材料腐蚀与防护专业。我校是新中国最早设立腐蚀与防护专业的3所高校之一。本专业方向在1952年建校时成立,197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与航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合并为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专业方向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轻合金加工科学与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和“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材料物理与化学”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示范硕士点的支撑专业。拥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腐蚀与防护”实验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腐蚀与防护”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航空材料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
培养目标:立足地方,服务航空,面向全国,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金属腐蚀与防护过程的基本原理、专业技能与研究方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修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在金属材料表面防护等领域从事产品研究和开发、装备和工艺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金属腐蚀学、电化学原理、电镀理论与工艺、涂料与涂装工艺、材料科学综合实验、表面技术改性、特种涂料、化学电源、电镀废水处理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主要在航空、电力、石化、电子、汽车、铝业、金属表面处理行业、高等学校从事与金属材料腐蚀与防护及表面工程有关的科研、设计、生产和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教学等相关工作。
培养质量:已培养毕业生2000多名。学生遍布全国表面处理行业,在行业内有良好声誉。在国内航空企事业单位工作的毕业生也颇受欢迎,许多已成为所在单位的技术骨干和负责人,另外还有不少毕业生考取了国内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外国语言文学类
法语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法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法语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
主要课程:基础法语、高级法语、法语听力、法语口语、法语写作、法语应用文、法语泛读、翻译理论与实践、法国文学史、法国文学选读、旅游法语、商贸法语、法语口译及英语、计算机应用与实践等课程。
毕业生应掌握扎实的法语语言文学知识及相关人文、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熟练的法语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一定的知识应用和创新能力。毕业生主要面向外事、经贸、工业企业、文化、新闻、教育、科研、旅游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科研、管理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工作。近三年,法语专业的专四通过率为95%以上,其中2013-2014年为100%,全省排名前列。
外国语言文学类
德语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又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德语高级专门人才。本科学制四年。
主要课程:基础德语、高级德语、德语视听说、会话、阅读、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德语文学作品分析、德语国家文学史、经济德语、语言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与实践等。
毕业生应掌握扎实的德语语言文学知识及相关人文、科技方面的基础知识,具有熟练的德语听、说、读、写、译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信息获取及处理能力;主要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工作。近三年,德语专四的通过率为90%,全省名列前茅。
机械类
智能制造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是结合我国航空工业、航空发动机等机械制造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依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台与教学资源,面向智能制造新兴工程领域,以机器人为载体,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培养具有优良思想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智能制造专业知识,具备工程应用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根据新工科建设理念,设置数字化为核心、智能化为方向的课程体系,按照“理论教学+校内实践+科研项目+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应用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与工业物联网、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控制工程基础、机械电气控制及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
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航空航天国防企事业单位、机械制造行业、科研院所从事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等工作。
机械类
机械电子工程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属以机为体、以电为用、机电控相融合的多学科交叉型专业,学制四年,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及硕士推免资格。本专业是将机械学、电子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注重夯实学生机电工程基础,强化机电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机械故障诊断等知识和技术的传授,致力于培养个性健全、情操高尚、基础扎实、知识面广、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机电一体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实施分类型培养,如出国留学交换生、校企联合培养班、春晓班等。国内多家企业在该专业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如“昆山华恒奖学金”、“无锡透平奖学金”、“江铃奖学金”、“山中合金奖学金“等。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传感与检测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机电传动与控制、机械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液压与气压传动、计算机辅助三维设计、电子电路CAD、嵌入式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等。
就业领域:主要到航空、航天、国防、汽车等机电设备企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国家机关从事技术开发、技术管理、科研、教学、经贸以及管理工作。
计算机类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南昌航空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被称为“21世纪最热门的专业”。当前信息技术正在向数据技术转变,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已将发展大数据产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大数据人才的缺口日益增大。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主要学习软件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理论、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展现以及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学习背景方向专业知识,掌握系统科学、软件工程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获得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展现的基本能力,并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图像处理、商业智能等领域从事相关的大数据产品的研发工作。
毕业生能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等从事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展现以及应用,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