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n,教育网址:https://yz.***,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网上报名信息中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调档函、录取通知书等有关材料,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须在2022年10月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或联系方式变更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
(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后,考生可通过“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了解我校的调剂办法、计划余额等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自主多次平行填报多个调剂志愿。
(3)考生应按我校要求如实填写学习情况和提供真实材料。
(4)考生要准确填写本人所受奖惩情况,特别是要如实填写在参加普通和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等国家教育考试过程中因违纪、作弊所受处罚情况。对弄虚作假者,将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严肃处理。
(5)报名期间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考生可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考生也可在报名前或报名期间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网址:https://www.***.cn)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
未能通过学历(学籍)网上校验的考生应在我校规定时间内完成学历(学籍)核验。
(6)按规定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须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且申请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
(7)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下同〕。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8)现役军人报考地方或军队招生单位,以及地方考生报考军队招生单位,应当事先认真阅读了解解放军及招生单位有关报考要求,遵守保密规定,按照规定填报报考信息。不明之处应当事先与招生单位联系。
(9)考生应当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现场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10)考生应当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答案来源于:2022年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考生体检工作由我校在考生拟录取后组织进行。我校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和届时可毕业本科生。考生录取当年入学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之日,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我校相关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需提供就读学校同意报考的同意书,并在录取前先办理原就读学校的退学手续)。
(二)报名参加以下专业学位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的各项要求。
(2)报考前所学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可以报考),获得法学第二学士学位的可报考法律(法学)专业学位。
3.报名参加公共管理、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第(一)条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符合我校相关学业要求,达到大学本科毕业同等学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三)原则上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四)考生除了符合上述报考条件之外,还应符合招生专业目录中的报考要求(详见辽宁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五)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登录“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s://yz.***.cn/tm)填报志愿并参加复试。截止规定日期仍未落实接收单位的推免生不再保留推免资格。已被我校接收的推免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其推免录取资格。
二考生须按照研究生招生考试有关要求办理网上报名和现场或网上确认手续考生报名时应当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按要求进行现场或网上确认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选择填报志愿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现场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答案来源于2022年大连理工大学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2023年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网上报名时间为2022年10月5日-10月25日,每天9:00-22:00。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4考生应当按规定缴纳报考费5考生应当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6考生填报的报名信息与报考条件不符的不得准予考试7报考点由各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确定并公布报考点接受考生咨询办理报名手续安排考场组织考试答案来源于2022年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答案来源于2022年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网上报名报考2022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方式1网上报名时间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网上预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2网上报名要求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信息中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调档函录取通知书等有关材料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通
2.网上报名要求:(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调档函、录取通知书等有关材料,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等),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须在2019年1
2023年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网上报名要求
2021年辽宁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网上报名要求
2.网上报名要求:(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n,教育网址:http://yz.,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报考招生单位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录取通知书等有关材料,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省、市、县、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姓名等),通讯地址须在2016年10月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而出现投递失误等
2网上报名要求1考生应在规定时间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教育网址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并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上报名信息或重新填报报名信息但一位考生只能保留一条有效报名信息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网上报名信息中通讯地址主要用于寄发调档函录取通知书等有关材料考生务必认真填写通讯地址和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须在2022年10月前有效考生所填的通讯地址须详尽准确如因地址不详或联系方式变更而出现投递失误等问题我校概不负责2考生报名时只填报一个招生单位的一个专业待初试结束教育部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