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电气工程主要是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转换、控制、储存和利用的学科。本专 业隶属于电气类,培养具备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基础理论、专业技术和实践能力,能在电气工 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等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科 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电磁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机 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电与弱电相结合、 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元件与系统相结合。本专业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 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解决电气工程领域中的装备设计与制造、系统分析与运行及控制问题的基本 能力。学校可根据情况设置专业方向,如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及其控制、高电压技术、电力 电子技术等。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管 理科学基础,具有外语运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电气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 理、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原理与应用等;
3.掌握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验技术;
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5.具有本专业领域内1~2个专业方向的知识与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
6.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组织管理的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知识领域应涵盖电路、电子、电磁场、信息分析 与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工程设计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以及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机与 电力拖动、电力电子与电气检测、电力设备与高电压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此外,建议适当涉 及电气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各学校可根据办学特色设置相关课程。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气学科概论(16学时)、电路基础(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电磁场(32 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自 动控制原理(48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电机学(上)(48学时)、电机学(下)(48学 时)、电力电子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基础(64学时)、电力传动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48学时)、电气检测技术(48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
示例二: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32学时)、工程电磁场(40学时)、数字逻辑电路( 64 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技术(40学时)、控制工程基础(48学时)、微 机原理与接口技术(72学时)、电机学(上)(32学时)、电机学(下)(48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 学时)、发电厂电气工程(48学时)、电力系统分析(64学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64学时)。
示例三:电路(96学时)、数字逻辑电路(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信号与系统 (48学时)、自动控制理论(56学时)、微机原理与应用(64学时)、电机学(上)(64学时)、电力工 程(上)(64学时)、电力电子技术(48学时)、微机保护基础(48学时)、电力系统自动装置(48学 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48学时)、电力系统故障分析(48学时)、工程电磁场(48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电气工艺实习、计算机软硬件实践、电气工程专业课程 设计、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控制实验、电气工程系统实验、电力电子实 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南昌交通学院(原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成立于2001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目前,学校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适当开展继续教育和技能培训,并与华东交通大学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会计、翻译五个专业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2020年年底,教育部正式公布,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转设更名为南昌交通学院,是江西省首批成功转设的高校之一。
办学条件:学校现拥有南昌黄家湖校区、靖安墨轩湖校区和靖安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占地2800余亩。配备有大型电子阅览室、智慧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计算机中心,以及物理、机械、汽车、检测、力学、建筑、电工、电子、通信、单片机、网络、3D打印、物流、摄影、演播等177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80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615万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128万余册,电子文献125万余册。
学科专业:学校现有交通运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商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文法学院、体育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基础学科部等九院一部。目前开设了44个本科专业、15个高职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艺、教育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其中,工学及管理学类本科专业有33个,占全部本科专业的75%,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并且在交通类、智能制造类、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形成一定优势。在全省第一轮专业综合评价中,我校共有25个专业参与全省专业综合评价,其中5个排名第一,9个排名第二,总体排名靠前。通信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3个专业被列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控机床与编程》《中级财务会计学》3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中西文化对比》为省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高等数学(上)》《高等数学(下)》《中级财务会计学》《C语言程序设计》《机械设计(A)》5门课程为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教育教学: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实践性、技术性、应用性”的特点,学校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比重达40%左右。学校还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先后与大唐移动、省建科院、江西中核测绘院、南昌铁路局、江西运通汽车、中铁二十四局等几十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开展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合作办学,校企合作专业覆盖率达100%,进一步健全了“宽基础、强能力、重应用、善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依托铁路系统单位、校企合作单位和江西省浙江总商会的丰富企业资源(在赣企业6万多家,上规模企业1万多家,亿元企业1千多家),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位于江西省同类高校前列。毕业生考研(含出国留学)、参军入伍、录取公务员、事业单位、央企国企、上市大型企业等人数逐年增加。学生参加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屡创新高,三年来共获国家级奖项720项,省级奖项628项。
科研创新: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创新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科研管理制度,组建了“能源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所”“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所”“质量发展研究中心”“智慧城市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等高水平教研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用”探索,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三年来,学校获批省级科研立项五十余项,签订横向课题14项;发表高质量论文93篇,其中SCI/EI论文15篇,北大中文核心论文38篇;出版专著17部;自编教材30本;专利授权151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48项,发明专利授权3项);软件著作权获登记92项。目前1项科技成果获奖正在转化培育;移动通信实验室、5G无线网络优化重点实验室获批南昌市重点实验室,节能与结构实验室获批赣江新区重点实验室,微纳米功能材料团队获批赣江新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校企合作开展已略显成效,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7份,涉及26家企业。
师资队伍:目前,师资力量充足,生师比为17.18:1。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32.99%;研究生学历占比59.16%。
开放办学:学校于2016年成立了国际交流中心,历经机构变更,现为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积极秉承“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先后与马来西亚、泰国、加拿大、西班牙、德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多所大学达成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每年组织出国留学宣讲会,迄今为止已有数百名学生出国深造。2020年学校获批来华留学生招收与培养资质。
党建思政: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初心和使命,把党的建设全方位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彻教育事业,切实以“服务学生成才、服务教师成长、服务学校发展”为核心,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保证政治方向、领导思政建设、引领校园文化、凝聚智慧力量、推动学院发展”的政治核心作用,取得了一系列党建成果。汪吉珍入选江西省百名优秀思想政治教师;青年教师林晶晶喜获2021年江西省高校思政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二等奖;论文《重大疫情促进大学生自立行为发展的方式研究》荣获2020年度江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论文征集活动一等奖;《独立学院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研究与实践》荣获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奖;《学生党建中心》获全省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实践创新成果一等奖;《学生入党公开答辩机制》获江西省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成果三等奖;获评江西省高校标准化党员活动室一个;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一个。
社会声誉:学校严格规范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开拓办学思路,办学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影响力逐年增强,转设前位于全国独立学院前列,省内独立学院第一方阵,先后获得“全国先进民间组织”“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全国教育总评榜综合实力独立学院20强”“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等级学校”等50余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转设后,又荣登“2021年中国民办大学百强榜”第八名。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重要之年,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足新的发展阶段,顺应新的发展趋势,贯彻新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努力彰显交通特色,积极传播南昌交院新品牌,为加快建设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明显、社会贡献突出的高水平一流应用型大学不懈奋斗。
●国家助学贷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财政部、人民银行、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和江西省国家助学贷款相关规定,对符合贷款要求学的学生采取生源地贷款的方式办理。
●申请国家助学金:根据教育部和江西省相关文件精神,对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2000~4000元/人·学年不等的国家助学金。
●学院设有勤工俭学岗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申请从事勤工俭学活动,实行按劳取酬。
●资助学费:对于特别困难的学生,学校给予一定的资助。
南昌交通学院河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为459分(物理类)。南昌交通学院河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
南昌交通学院天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为459分(综合)。南昌交通学院天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本科批B段普通类
南昌交通学院北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为423分(综合)。南昌交通学院北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本科批普通类电气
南昌交通学院新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为329分(理科)。南昌交通学院新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3
南昌交通学院宁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为399分(理科)。南昌交通学院宁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电
南昌交通学院青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为325分(理科)。南昌交通学院青海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本科二段普通类电
南昌交通学院甘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为339分(理科)。南昌交通学院甘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
二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机学电力拖动与控制计算机技术信号与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牵引交流传动及其控制系统电力电子系统与控制等答案来源于2021年南昌交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方向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产品应用基本设计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能从事铁路电力机车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的管理运行维护安装调试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答案来源于2021年南昌交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方向
三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铁路局公司地铁公司各类交通运营与管理公司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力机车动车组城市轨道交通机车车辆的设计安装维护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也可从事其他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或继续攻读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答案来源于2021年南昌交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牵引与传动控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