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2023年大连工业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4 02:29:32 解决时间:2022-10-09 12:15

满意答案

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纤维复合材料、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食品机械、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业管理、食品加工与安全、风景园林、工商管理、美术学、设计学、艺术设计等专业。
一、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院系学习形式人数
070300化学功能材料化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7
070300化学有机合成化学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7
071000生物学植物代谢调控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42
071000生物学微生物及生物转化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42
071000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42
077600环境科学与工程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13
0776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功能材料及应用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13
0776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高级氧化技术及应用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13
080200机械工程轻工机械装备设计理论及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11
080200机械工程智能制造系统及信息化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11
080200机械工程特种精密加工与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11
080200机械工程机械系统测控理论与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11
080300光学工程半导体光源技术及其应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8
080300光学工程光源产品与光环境设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8
080300光学工程光源与光环境测试评价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8
080300光学工程光通信及量子通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8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方向)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15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方向)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13
080500材料科学与工程软物质与生物功能材料(交叉学科)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0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物联与智能微电网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16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及应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16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交互设计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16
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与冷热控制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16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绿色化工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10
081700化学工程与技术精细化工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8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材料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28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工程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28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品设计与工程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28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28
0821Z1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高分子方向)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6
0821Z1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无机方向)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6
0821Z1纤维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纺织方向)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2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服装数字化与先进制造技术服装学院全日制5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服装人因工效与功能服装服装学院全日制5
082100纺织科学与工程服装产业与市场研究服装学院全日制5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化学与清洁生产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20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造纸化学与纸基功能材料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20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植物资源化学与高值化利用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20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包装与印刷技术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20
0822Z1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生物质能源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25
0822Z1生物质能源与材料生物质材料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25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工业微生物资源与生物催化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19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机理与生理活性物质转化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19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酶工程与分子改造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19
082200轻工技术与工程糖品工程与糖生物学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19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6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功能材料及应用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6
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高级氧化技术及应用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6
0832Z1食品机械食品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3
0832Z1食品机械食品制造过程检测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3
0832Z1食品机械食品制造过程信息化与装备集成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3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食品学院全日制74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水产品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食品学院全日制74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产品贮藏保鲜与精深加工食品学院全日制74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食品学院全日制74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调控食品学院全日制74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学院全日制74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功能因子开发利用食品学院全日制74
083200食品科学与工程功能食品与功能配料食品学院全日制74
085400电子信息光电信息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29
085400电子信息控制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23
085400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34
085400电子信息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全日制32
085500机械轻工机械装备设计理论与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55
085500机械智能制造系统及信息化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55
085500机械特种精密加工与材料成型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55
085500机械机械系统测控理论与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55
085600材料与化工材料与化工(轻化工程)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7
085600材料与化工材料与化工(化学工程)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4
085600材料与化工材料与化工(高分子方向)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7
085600材料与化工材料与化工(无机方向)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全日制8
085700资源与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2
085700资源与环境环境功能材料及应用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2
085700资源与环境环境高级氧化技术及应用轻工与化学工程学院全日制2
086000生物与医药工业微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39
086000生物与医药发酵机理与代谢途径工程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39
086000生物与医药生物信息与现代基因工程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39
086000生物与医药生物化学与生物制药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39
086000生物与医药细胞工程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39
086000生物与医药生物分离工程生物工程学院全日制39
086000生物与医药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学院全日制21
086000生物与医药水产品加工与综合利用食品学院全日制21
086000生物与医药农产品贮藏保鲜与深加工食品学院全日制21
086000生物与医药食品与发酵工程食品学院全日制21
086000生物与医药食品加工与安全控制食品学院全日制21
086000生物与医药食品新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学院全日制21
09513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水)产品加工装备设计与制造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6
09513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水)产品加工过程检测技术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6
095136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农(水)产品加工过程信息化与装备集成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全日制6
095137农业管理农业经济与政策管理学院全日制46
095137农业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管理学院全日制46
095137农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管理学院全日制46
095137农业管理农业供应链管理管理学院全日制46
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水产品加工食品学院全日制28
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农产品加工食品学院全日制28
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功能食品与特殊食品开发食品学院全日制28
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学院全日制28
095135食品加工与安全食品微生物与安全控制食品学院全日制28
095137农业管理农业经济与政策管理学院非全日制75
095137农业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管理管理学院非全日制75
095137农业管理涉农企业管理管理学院非全日制75
095137农业管理农业供应链管理管理学院非全日制75
095300风景园林矿山生态修复与工业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设计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36
095300风景园林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36
095300风景园林宜居城市风景园林设计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36
120200工商管理轻工企业大数据与智能物流管理管理学院全日制13
120200工商管理轻工企业组织管理与协同创新管理学院全日制13
120200工商管理轻工企业智能财务与成长管理管理学院全日制13
130400美术学实验艺术研究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4
130400美术学摄影理论研究服装学院全日制3
130400美术学动态影像艺术研究服装学院全日制3
130400美术学时尚摄影研究服装学院全日制3
130500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研究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9
130500设计学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室内)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10
130500设计学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景观)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3
130500设计学产品系统开发设计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2
130500设计学新媒体与交互艺术设计及理论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4
130500设计学设计历史与理论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6
130500设计学服装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服装学院全日制4
130500设计学服装品牌设计与管理服装学院全日制4
130500设计学服饰史论与民族服饰文化研究服装学院全日制4
135108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研究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23
135108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24
135108艺术设计产品系统开发设计与实践研究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9
135108艺术设计新媒体与交互艺术设计及理论艺术设计学院全日制8
135108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产品化服装学院全日制30
二、大连工业大学
254
软科(综合)
185
校友会(综合)
367
武书连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食品、轻工、纺织、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入选辽宁省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2021年底,学校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自主增设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工程”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中心顺利通过备案,获得批准,成为全国在该领域首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54个普通本科专业、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3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来华留学),其中学校获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现有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辽宁省特色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共53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3000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5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46人,教授、副教授516人,博士生导师73人,硕士生导师945人。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荣获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1人,获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等省级人才项目人选近百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
学校共拥有74个市级以上研究平台,其中包括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开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平台,辽宁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海珍品精深加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贝类专业分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连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7个相关部委研究平台,还拥有32个辽宁省研究平台及32个大连市研究平台。
学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近五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发表研究论文4886篇,其中高质量学术论文238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89件。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182项,其中2003、2005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2015、2018年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21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学校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服务辽宁“五大战略”发展为主线,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牵头组建辽宁省轻工纺织产业校企联盟,成立辽宁省高等学校轻工纺织技术研究院,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服务辽宁、面向全国为基本定位,积极推进校地、校企深度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主办的《大连工业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辽宁省一级期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辽宁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被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学校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实施学校;2014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实施学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大学生工程训练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2017年获批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和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2018年获批“大连市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并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9年,学校入围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百强高校,辽宁省仅三所高校上榜。2021年,学校获批备案“大连市众创空间”。2022年,学校获批首轮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开放基地。学校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40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3项,并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学校现有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辽宁省创业项目选育基地、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大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共计47个。现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100余门,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6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8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8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10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数字化项目立项3项。2021年,朱蓓薇院士主编的《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8年,有24名同学入选北京奥运会礼仪引导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2018年11月,学校完成本科审核评估工作。近年来,我校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大数据应用与分析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乡村生态宜居环境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节能环保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辽宁省研究生海洋食品创新大赛等国家、省级赛事。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
学校不断推进教育国际化工程。打造“留学工大”品牌,先后获批辽宁省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商请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和港澳台地区学生培养院校资格,开设了3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吸引品学兼优的来华留学生到学校学习。“十三五”期间,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达到2500人,生源国涵盖51个国家,来华留学学历生占比逐年提高,学生层次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形成了来华留学生本、硕、博培养体系。
经教育部批准,2011年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所需的国际化人才。
学校与美、英、法、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法国北加莱公立高等美术学院、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北陆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校际交流本科生“2+2”项目、本科生“3+1”项目、研究生“2+1”项目、研究生“1+1+1”项目、本硕连读项目、短期互换生项目、国家公派留学等项目,“十三五”期间参加各类交流项目的学生人数累计800余名。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高端引智项目7项、省市级引智项目20余项。2022年,学校成功获批并开展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开辟了新的国际化研究生培养途径。
学校经过不断发展与历史积淀,形成“博学精思,笃行致新”的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为国家和省市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始终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不断追求、止于至善,不断取得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中专 2022-10-09 12:15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3年辽宁师范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1楼

    辽宁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法学理论、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

  • 中专学校

    2023年大连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2楼

    大连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审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学科教学(体育)、学科教学(语文)、小学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中国史、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软件

  • 中专学校

    2023年大连外国语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3楼

    大连外国语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国际商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汉语国际教育、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

  • 中专学校

    2023年大连医科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4楼

    大连医科大学研究生专业有:伦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技术、动物学、人文医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儿科学、

  • 中专学校

    2023年大连海洋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5楼

    大连海洋大学研究生专业有: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英语笔译、日语笔译、海洋科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农业工程、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土木水利、水产、渔业发展、

  • 中专学校

    2023年大连海事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6楼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经济学、国际商务、法学、国家安全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社会工作、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英语口译、日语笔译、日语口

  • 中专学校

    2023年大连交通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7楼

    大连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力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安全与工程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环境科学与工

  • 中专学校

    2023年大连理工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8楼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哲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金融、应用统计、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教育管理、体育、汉语国际教育、中国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笔译、英语

  • 中专学校

    2023年大连民族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9楼

    大连民族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国际商务、民族学、生物工程、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计算机技术、控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工程、材料工程、化学工程、生物与医药、生物技术与工程、食品工程、林业、艺术设计等专业。大连民族大学研究生专

  • 中专学校

    2023年大连工业大学考研有哪些专业|专业目录|专业代码

    10楼

    大连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纤维复合材料、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质能源与材料、食品机械、食品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