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方向 | 院系 | 学习形式 | 人数 |
---|---|---|---|---|---|
035200 | 社会工作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人文学院 | 全日制 | 19 |
035200 | 社会工作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人文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70100 | 数学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理学院 | 全日制 | 20 |
071300 | 生态学 | 修复生态学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6 |
071300 | 生态学 | 应用生态学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0 |
071300 | 生态学 | 植物生态学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7 |
071300 | 生态学 | 修复生态学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7 |
071300 | 生态学 | 园林生态学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7 |
071300 | 生态学 | 应用生态学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7 |
071300 | 生态学 | 微生物生态学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6 |
0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成型工艺及其装备制造技术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 |
0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 |
080201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先进表面工程技术及其装备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 |
080202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电系统智能化集成技术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6 |
080202 | 机械电子工程 | 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6 |
080202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器人应用技术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6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机械系统可靠性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非线性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动力机械强度与振动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绿色高效过程装备技术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 |
080202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电系统智能化集成技术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0 |
080202 | 机械电子工程 | 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0 |
080202 | 机械电子工程 | 机器人应用技术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0 |
080204 | 车辆工程 | 机车车辆结构特性研究与安全性分析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3 |
080204 | 车辆工程 | 轨道车辆电气控制与自动化技术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3 |
080204 | 车辆工程 | 轨道车辆运行环境分析与监测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4 |
080203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非线性力学理论及其应用 | 理学院 | 全日制 | 1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材料成型与加工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晶体材料及生长技术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与节能材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3 |
08050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新能源与节能材料 | 理学院 | 全日制 | 9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故障诊断与智能控制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0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检测与传感技术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0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检测与传感技术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6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故障诊断与智能控制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5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机器人与自动化装备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5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检测与传感技术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4 |
081100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智能检测与传感技术 | 理学院 | 全日制 | 7 |
081701 | 化学工程 | 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技术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 |
081701 | 化学工程 | 电化学工程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 |
081701 | 化学工程 | 石油化工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5 |
081704 | 应用化学 | 表面处理化学与技术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081704 | 应用化学 | 绿色能源化学与纳米技术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081704 | 应用化学 | 精细化学品合成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9 |
081705 | 工业催化 | 催化新材料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 |
081705 | 工业催化 | 清洁能源与催化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 |
081705 | 工业催化 | 环境催化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 |
0817Z2 | 制药工程 | 新药合成与设计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 |
0817Z2 | 制药工程 | 药物合成工艺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 |
0817Z2 | 制药工程 | 药物分析与质量控制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 |
081703 | 生物化工 | 天然产物功能因子的功效评价与应用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4 |
081703 | 生物化工 | 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及提取技术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4 |
0817Z3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 香精制备技术与应用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5 |
0817Z3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 香料制备技术与应用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5 |
0817Z3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 香料香精质量评价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7 |
0817Z1 | 材料化学工程 | 光电材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5 |
0817Z1 | 材料化学工程 | 高分子材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5 |
0817Z1 | 材料化学工程 | 新能源材料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 |
081701 | 化学工程 | 绿色化学与清洁生产技术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 |
082200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香料化学与香精技术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11 |
082200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化妆品科学与技术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11 |
082200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发酵工程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11 |
082200 | 轻工技术与工程 | 食品资源与风味化学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11 |
085400 | 电子信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8 |
085400 | 电子信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3 |
085400 | 电子信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9 |
085400 | 电子信息 | 智能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2 |
085400 | 电子信息 | 光电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技术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2 |
085400 | 电子信息 | 轨交智能控制与检测技术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3 |
085400 | 电子信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理学院 | 全日制 | 19 |
085400 | 电子信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机械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400 | 电子信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400 | 电子信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400 | 电子信息 | 智能计算与大数据技术 | 轨道交通学院 | 非全日制 | 2 |
085400 | 电子信息 | 光电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技术 | 轨道交通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400 | 电子信息 | 轨交智能控制与检测技术 | 轨道交通学院 | 非全日制 | 2 |
085400 | 电子信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理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500 | 机械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机械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0 |
085500 | 机械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机械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600 | 材料与化工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55 |
085600 | 材料与化工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39 |
085600 | 材料与化工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4 |
085600 | 材料与化工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600 | 材料与化工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7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城市安全与应急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0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化工安全与能源环境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资源安全与灾害防治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9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700 | 资源与环境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轨道交通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5900 | 土木水利 |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5 |
085900 | 土木水利 | 工程风险评价与管理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5 |
085900 | 土木水利 | 人工环境及能源利用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0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1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15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15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天然生物质技术与工程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全日制 | 13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不区分研究方向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非全日制 | 1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非全日制 | 1 |
086000 | 生物与医药 | 天然生物质技术与工程 | 香料香精化妆品学部 | 非全日制 | 1 |
086100 | 交通运输 | 列车智能诊断与监测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5 |
086100 | 交通运输 | 轨道交通信息与安全控制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5 |
086100 | 交通运输 | 铁道基础设施智能维护 | 轨道交通学院 | 全日制 | 5 |
095300 | 风景园林 |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095300 | 风景园林 | 建筑环境与城市设计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095300 | 风景园林 |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095300 | 风景园林 | 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应用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095300 | 风景园林 | 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利用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8 |
095300 | 风景园林 |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9 |
095300 | 风景园林 | 建筑环境与城市设计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1 |
095300 | 风景园林 |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95300 | 风景园林 | 建筑环境与城市设计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95300 | 风景园林 | 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95300 | 风景园林 | 园林植物种质创新与应用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95300 | 风景园林 | 风景资源与遗产保护利用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095300 | 风景园林 | 风景园林历史与理论 | 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信息系统与商务智能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20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服务科学与管理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20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技术创新及知识产权管理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20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系统工程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10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系统工程 |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 全日制 | 2 |
120100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创意城市管理 | 人文学院 | 全日制 | 26 |
125600 | 工程管理 | 化工工程管理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5 |
125600 | 工程管理 | 大数据与智能制造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5 |
125600 | 工程管理 | 知识产权管理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5 |
125600 | 工程管理 | 工程项目管理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全日制 | 5 |
125600 | 工程管理 | 化工工程管理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125600 | 工程管理 | 大数据与智能制造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125600 | 工程管理 | 知识产权管理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125600 | 工程管理 | 工程项目管理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非全日制 | 1 |
135100 | 艺术 | 视觉传达与交互设计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全日制 | 13 |
135100 | 艺术 | 景观与室内设计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全日制 | 13 |
135100 | 艺术 | 产品与陈设艺术设计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全日制 | 13 |
135100 | 艺术 | 公共艺术设计 | 艺术与设计学院 | 全日制 | 14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始创于1954年,是中国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入选上海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8年以来,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同类型高校中连续四年排名第一。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应用导向、技术创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产业而兴、托科技而强”的办学理念,凸显“协同创新、共创价值”的科技创新文化,追求“卓而独特、越而胜己”的价值取向,积极推进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
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设有19个二级学院(部),拥有本科专业55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等8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5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建有以“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为引领、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为协同的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00余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育人成果丰硕。大力弘扬“厚德精技 砥砺知行”的大学精神和“明德 明学 明事”的大学校训,聚焦未来工程师关键能力,构建“爱科技”“六融合”“双协同”卓越引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过硬本领、勇担责任的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和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1个;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6个,入选首批上海市重点现代产业学院立项建设1个;拥有国家级和上海市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等42门;获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9个;近两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参与单位)、二等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项,其中特等奖1项。近五年学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各类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3000余项,毕业生整体就业率长期处于上海高校和同类高校领先水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和好评。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科研实力突出。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积极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需求,依托、服务和引领相关重点产业发展。拥有国家香料香精化妆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稀土新材料测试评价行业中心、香料香精化妆品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学科平台6个,拥有香精香料及化妆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物理气相沉积(PVD)超硬涂层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绿色氟代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光探测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食品风味与品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部级学科平台16个;与地方政府、头部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产业研究院、上海市大学科技园、上海创业学院、中欧知识产权学院和各类协同创新研究院、产学研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高水平技术创新和成果孵化平台。近五年,以第一单位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专项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30余项、省部级项目近200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和全国性行业协会各类科技奖项50余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制定各类标准40余项;2021年学校专利申请量及发明专利授权量均居上海市同类高校第一。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61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586人,博士生导师37人,“双师型”教师812人;拥有省部级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159人次,其中国家级人才22人次、省部级人才137人次,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引领、省部级领军人才为支撑、优秀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高水平人才梯队。教师获全国优秀教师、“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宝钢优秀教师奖、上海市“四有”好老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学校国际交流活跃,影响日益提升。设有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分互认高校数达51所;近年来,共派出2000余人次学生赴海外院校学习交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设全国首家国际化妆品学院,与国际知名大学共建中欧知识产权学院。近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开设老挝铁道工程人才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培养高素质铁道工程技术人才,获批外交部亚洲合作资金项目,获批上海市“一带一路”中老铁路工程国际联合实验室,成立“一带一路”澜湄铁路互联互通中心,持续推进高水平国际协同育人和协同科创工作,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获得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起点谱写新篇章。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特色优势学科建设为引领、以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为使命、以开放合作和数字赋能为路径、以大学治理体系优化为保障,努力打造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新高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优选地和特色学科专业培育地,为上海城市发展和国家民族富强贡献智慧和力量,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大学的目标不断奋进!
上海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科学技术哲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应用统计、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国际法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中共党史、国际政治、国
上海中医药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科学技术史、生物与医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临床基础、方剂学、中医诊断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工程、中医伦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五官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医史
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翻译、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电子信息、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生物
上海电力大学研究生专业有:英语笔译、数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工程、人工智能、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通信工程(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应用统计、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汉语国际教育、外国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
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应用经济学、金融、税务、国际商务、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字出版与传播、艺术传播、英语笔译、日语笔译、德语笔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数学、物理学、化学、系统科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应用统计、审计、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法律(法学)、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学科教学(思政)、学科教学(语文)、学科教学(数学)、学科教学(物理)、学科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有:国际商务、职业技术教育、英语笔译、机械工程、电子信息、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艺术设计等专业。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研究生专业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院系学习形式人数025400国际商务国际供应链与循环产业管理经济与管理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专业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交通运输、药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艺术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生专业有:社会工作、数学、生态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制药工程、生物化工、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材料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